乐读文学

高效PDCA工作术

乐读文学 > 科普学习 > 高效PDCA工作术

要领一 将课题抽象化之后分解

书籍名:《高效PDCA工作术》    作者:富田和成



接下来,这里将列举因式分解需要注意的七个重点事项。

一部分专业书籍把置于逻辑树顶端的内容称为“论点”或者“Issue”。

“Issue”英文原意是指“课题”。在此,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因式分解找出需要解决的课题。如果在顶端放置“课题”势必造成混乱,为此本书将置于逻辑树顶端的内容称为“主题”。

既然是“主题”,就不一定必须是PDCA循环中的“目标”。

例如,公司将经营目标设定为“营业利润十亿日元”。将这一经营目标因式分解,这时的主题可以是“利润构成”。紧接着逻辑树的第二阶段,可以将这一主题继续分解为“销售额”和“经营成本”。

无疑,也可以将经营目标“营业利润十亿日元”直接写进逻辑树当中。

只是在这种情况下,逻辑树的第二阶段也不得不相应地加入“销售额五十亿日元,经营成本四十亿日元”之类的数字,以至于从一开始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假说。对经营者来说,公司的经营数据早已是见怪不怪,为此这样写并非不可能,更何况因式分解起来速度更快,只是作为因式分解的“主题”难免陷入混乱。

正确的做法,仍然是将“利润构成”这一一般性的内容设置为主题,并将重点放在如何因式分解上。根据情况再加入一些数字,这样多数情况下依旧可以促进PDCA快速运转。

另有一种方法,在对主题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当中,如果明显地出现了重大的课题要素,就应当将这一课题另行设置为主题,并且为此重新建立起一个逻辑树。这种方法与运转PDCA循环时,将总体目标分解为不同的课题,将这些课题分别作为PDCA的中循环或小循环独立运转是同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