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如何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乐读文学 > 外国小说 > 如何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从锁定原因到研究对策

书籍名:《如何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柏木吉基



假设我们已经锁定了问题的关键,例如“问题是支店  A  的销售”或“问题是服务  B  的集客效果”等。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考虑“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为了找到原因所在,需要进一步缩小对象范围。关注  2  种以上数据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锁定原因。这里才是数据分析的精髓。

从上一阶段“找到问题的关键”开始,“数据整理”的工作逐渐开始变为可以叫作“数据分析”的内容。当然,只是找到原因不能算解决了问题,还要针对原因决定必须采取的措施,而且提出方案,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层面。

设定什么样的目标?数值是多少?实施需要哪些资源?只有将这些内容落实为具体的数值,决策者才会批准。方案最终获得实施,才算到达终点(实际上,之后还需要检验和反馈实施的结果)。

如果各个分析过程的内容及结果互不相干,无法形成一个连贯的故事,就没有说服力,我们需要通过整个流程,形成一个贯穿全体的故事(经过)。为此,首先要明确最重要的目的和问题,确保所有过程与操作在理论上最终都与这一目的或问题相关,这样整体的逻辑和流程才不会出现偏差。

此外,就像我在日产的所有工作一样,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在有限的(多是极其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某种形式的成果。如果分析漫无目的,时间转瞬即逝,结果很可能会超过期限。

把握包括分析阶段在内的整个解决问题流程,就能从全局来考虑时间的分配,了解“还有多少时间可用”“目前在整个进度中处于哪个阶段”等。

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平衡准确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考虑为目前从事的分析分配多少时间、答案需要精确到何种程度的同时,有计划地开展工作。这样,我们到达“得出答案”这一终点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

如果没有时间限制,我们或许可以不计成本地进行高准确度的分析,但对不是专门从事分析的普通人来说,这是不现实的。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一定的成果,建议大家从一开始就对整体计划和“地图”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