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高效PDCA工作术

乐读文学 > 科普学习 > 高效PDCA工作术

第六章 验证阶段:周密计划与精准实施基础之上的“回顾”总结

书籍名:《高效PDCA工作术》    作者:富田和成



●验证失败的两种形式


“CHECK”一词在日语当中可以翻译为“验证”“观察”“检验”“评价”“回顾”等。验证的对象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KGI:目标的达成率。

·KPI:子目标的达成率。

·KDI:行动计划的达成率。

除此之外,如果这些目标或者计划与想象中的完成日期相比大幅度推迟,则需要查明“造成计划进展缓慢的原因”;如果目标顺利实现,还需要总结“促使计划进展顺利的经验”。

以上便是验证阶段的大致内容。

在具体介绍验证阶段各个步骤之前,这里首先想谈一谈在验证阶段容易造成PDCA失败的两种主要形式。一个是——事前做好了周密的计划并且也已经付诸实施,但是却没有对结果进行验证;另一个是——事前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事后只对结果进行一番形式上的检查。



1.不对结果进行验证的,所谓“放任自流派”


只顾埋头拉车以致迷失了方向,结果只能是劳而无获。

现实当中,只想着如何实施计划却完全忽视了结果验证的大有人在。借口工作繁忙无暇顾及结果验证,这种托词也是随处可闻。

我在做证券推销员时,总是特意将下班以后的饭局交际安排在平日,以便利用周末对过去一周的工作进行总结,制订出未来一周的规划(同时尽量避开周五,因为周五晚上让人精神放松,往往喝起酒来夜不归宿)。无疑,将周末时间百分之百地用于提高自身修养,这种人并不多见。可我要说的是,只要有了某种愿望,总能找到时间。

对那些不善于回顾总结的人来说,相比停下脚步潜心思考,整日在外奔波或许更具有成就感。的确,那种不懈的努力很容易让人感到精神上的“满足”。

可是,那样只能使人不断地重复旧辙,最终远离目标自己却无法察觉。老实说,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实现自己的目标,提高验证频率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其中关键的问题在于,验证不能等到“有时间再说”。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比如在操作软件的日期栏内预先制订出计划,确定“周日上午十时至十一时”为一周的回顾总结时间。仅此一项便可以改变你的意识,变实施过程中的“被迫验证”为“主动验证”。



2.为了验证而验证的,所谓“形式主义派”


这是一个与第一种形式完全相反的类型。

有些公司领导对于PDCA只是一知半解,想象当中觉得PDCA的关键在于“回顾总结”。于是,当年轻职员在会上提及PDCA如何重要时,公司领导便被动地表示:“既然如此,每周一召开一次会议商量如何?”

然而事先既没有周密的计划(课题选定马马虎虎,更没有明确的KPI指标),实施阶段又不下力气推进(没有KDI指标),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召开会议又怎么能够对实施成果进行有效的验证呢?

结果只能是空喊一通“努力”,每周一次的汇报总结也是那样的冗长,显得枯燥无味。

这是一个公司行动迟缓的典型事例。

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人提出了问题,但是由于并非立足于假说思维的基础之上,致使论点无法集中,结果问题只能是越发“含混不清”,以致找不出任何解决方案。

毋庸讳言,正是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人们才开启了PDCA的无限循环,为此本人无意将其全盘否定。但是如果上述现象出现蔓延趋势,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总的来说,验证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步骤,下面就逐一对其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