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轻健身:正在横扫全球的运动瘦身革命

乐读文学 > 哲学心理 > 轻健身:正在横扫全球的运动瘦身革命

我的轻健身亲体验

书籍名:《轻健身:正在横扫全球的运动瘦身革命》    作者:麦克尔.莫斯利



第一次听说HIIT的时候,我很好奇,但和学院派们一样,我也对它也持怀疑态度。我喜欢这类在短期内成功减肥的理想,尤其愿意改善我的血糖水平。因为我的父亲就死于和糖尿病有关的疾病,所以,我简直可以预见到自己也会走上同样的道路。

经过考虑,我选择的HIIT轻健身训练方式是:每次3轮20秒钟的高强度运动,每周3次,坚持4周。我的导师是拉夫堡大学的杰米·蒂蒙斯(Jamie  Timmons)教授,他向我保证,这种方式通常能将胰岛素的敏感性提升25%左右,最大摄氧量提升约10%。他还提醒我说,这些只是平均数字,所以我可以有机会做得更好,当然,也许做得更差。

向我推荐他的短期高强度锻炼法之前,杰米测量了我的葡萄糖耐量和最大摄氧量。前一天晚上禁食后,我空着肚子来到他的实验室,喝掉一杯味道恶心的甜甜的液体。然后,我躺下来,接下来的2小时里,他们每隔10分钟就采集一次我的血样。

杰米带着结果来找我,从他的表情看,我觉得不会是什么特别好的消息。

“你的结果并不完美,”杰米说,“喝掉那杯糖水之后,你的血糖上升了,然后慢慢下降,略低于我们所谓的‘糖耐量受损’标准。所以,你有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但仅仅只是有风险。”

回想着这个令人不安的结果,我跨上一辆健身自行车,让他们测量我的最大摄氧量。在20分钟的时间里,我将自己的运动能力推到了极限,希望测量结果能给人一点鼓舞。我的最大摄氧量是37毫升/(千克·分钟),即每分钟每千克体重以毫升为单位的摄氧量是37毫升。虽然并不出色,但至少能够接受,只能说这样的水平“以我的年龄来说还算不错”。

拿到结果之后,我就跳上了杰米借给我的一辆特殊的运动自行车,开始做HIIT训练。接下来的4周,我每天都要做1分钟的高强度运动,每周3次。短暂的锻炼时间和挑战自我的感觉都让我很享受,但我发现即使20秒的全速冲刺也会让我的大腿酸痛不已。

为了试验HIIT轻健身的方式是否对一般的上班族也很方便,我有时候会穿着西装打着领带锻炼。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运动时间非常短,才1分钟,我从来没觉得浑身燥热,更不至于大汗淋漓。

4周后,我又回到实验室进行复检。我又喝了一杯味道恶心的甜饮料,在自行车上进行了一番极限运动。

到了看结果的时候。好消息来了,我的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提升了25%,与杰米的预测完全一致,心花怒放的我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虽然并不十分肯定,但杰米认为HIIT类型运动的功效之一是中断糖原储备,也就是消耗储存在肌肉中的葡萄糖。“这种锻炼的关键在于,它真的能够破坏储存在肌肉中的糖原,使肌肉向血液发出信号——‘我需要利用更多的葡萄糖’。慢慢地,细胞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变大,血液葡萄糖水平趋于稳定。通常的散步或慢跑只能激活肌肉组织的20%~30%,然而HIIT能激活70%~80%的肌肉组织,所以,这等于创造了一个大得多的接收器来吸收消化饮食摄入的葡萄糖。”

以上就是好消息,胰岛素敏感性的增加,说明我暂时降低了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糖尿病人的风险。

但也有坏消息。坏消息是,虽然我能逼迫自己进行时间更长、强度更高的锻炼,并且对此感觉不错,但我的有氧适能并没有显著改善。而且,尽管我严格坚持了科学的健身计划,但我的心肺功能相较HIIT运动之前也并无进步。

虽然杰米曾经提醒过我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但它对我来说仍然是个讨厌的打击。

那么,为什么HIIT无法像改善我的胰岛素敏感性那样提升我的有氧适能呢?为什么它对其他人比对我更有效?答案令我沮丧:基因。

我和我的血糖水平

除非能够坚持下去,否则任何运动方法带来的益处都会逐渐消失。为了弄清楚轻健身的效果消失的速度有多快,2012年年初,我停止了HIIT轻健身。结果,短短几个月内,我的血糖水平又恢复到临界糖尿病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我并没有恢复HIIT锻炼,而是决定制作另一部测试轻断食效果的纪录片。正如我在《轻断食:正在横扫全球的瘦身革命》这本书中所描述的,利用轻断食的方法,我又减掉了9千克多体重,其中大部分是脂肪,我的血糖再次恢复正常。

现在,我成功地保持了体重,并且通过轻断食和轻健身相结合的方式,真正改善了自己的血糖水平和健康。



轻健身也会因人而异


我开始就说过,对于健身减肥,大家普遍接受的一条关于健身的看法:运动越多,身材越棒,身体越好。它看起来非常理所应当,完全符合常识,假如有人提出相反的意见,那他一定是疯了。也许坚持锻炼的你永远不会成为奥运选手,也没法在10分钟内跑完2千米,但如果你经常锻炼,那么,你的心肺功能当然会更强,寿命随之增加。

然而,可悲的是,生活并不是公平的。

“我们早就知道,”杰米说,“同样的健身方法,效果却因人而异,所以遵循任何特定的训练方法并不能保证获得有利的结果。”

甚至包括轻健身。关于这一点,希望大家也能有一个大概了解。

实际上,一些研究表明,不同人的身体对运动的响应各不相同。芬兰最近的一项研究中,要求175名未受训练的中年志愿者(其中89位男性、86位女性)参加21周的健身课程。志愿者们每周要么做2次力量训练(举重)和2次耐力训练,或者每周做4次结合了力量和耐力的训练。

研究人员对志愿者进行了认真的监督,以确保他们完成训练,而且还在训练前后对其进行了各方面的测试,例如测量最大摄氧量和肌肉力量等。

训练的结果至少可以说是“参差不齐”的,有些人的有氧适能提高了42%,令人印象深刻,而少数人的体能不升反降。

甚至还有更大的差异。例如,从力量练习结果来看,有些人的力量输出增加了87%,少数人训练结束后的力量输出甚至比训练开始前降低了12%。

如果你怀疑如此怪异的研究结果只是一个特例,或者觉得某些志愿者可能有所懈怠,那么,我要说的是,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果。过去这种现象之所以没有得到太多评论,是因为科学家们之前倾向于将所有数据放在一起,得出“平均”的结论,从而忽略了异常现象,将其排除考虑范围。然而,“平均”结论的完美,只代表大多数人从中受益,我们仍然无法保证每一个人都能确确实实从中受益。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类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的锻炼方式在不同对象的身上会引起各类不同的反应。例如,进行常规的锻炼后,有人可能反应特别明显,获益颇多,我们把这类人称为“超级响应者”;有人则没有什么变化,更不用说受益了,这类人则称为“无响应者”。

所以,怎么才能知道你是超级响应者还是无响应者呢?

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最可靠的方法,是按照芬兰研究人员对待志愿者的实验方法去做:先测量你的各项体能,然后参加21周的艰苦训练,以此弄清楚你属于哪一类响应者,另一个选项则有可能是验血。

杰米和他的搭档们研究了人们对运动的不同反应,发现在有氧适能的差异方面,我们可以在11个基因的遗传编码中找到决定因素,根据这一发现,他们开发出一种基因测试,并声称能够准确预测个体对运动的响应情况。

打开我的HIIT轻健身锻炼计划之前,杰米抽取了我的血样,送交DNA测试,直到我完成4周的HIIT训练后,他才告诉我测试结果。

当我再次接受了体能测试,并且失望地发现我的有氧适能并未得到预期(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我希望至少能改善10%)改善时,杰米拿出了我的基因测试结果——根据基因测试,对我来说并不理想的结果,从杰米的角度来看,却觉得非常好。

他们当时还测试了另外700多人的基因,我的结果属于得分最低的行列。我的那些看起来有利于提升最大摄氧量的“积极”基因非常少。一看到我的结果,杰米就意识到我是有氧适能改善训练的无响应者,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根据人之常情,我相信他一定希望告诉我更好的消息,但作为一个科学家,由于做出了准确预测,他也同样觉得高兴。

但作为一心想靠轻健身减肥、获得健康的我自然是深感失望,但我也并不完全感觉意外。我似乎早就隐约知道,无论做多少运动,我都不会像其他人那样获得明显的效果。

但我不相信基因能够决定我的命运。所以,我对这类测试结果持保留意见。我相信杰米的测试比大多数其他测试更为准确,但任何实验的准确度都不可能达到100%。

毫无疑问,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基因测试结果,这些测试不仅想要预测你是有氧适能改善运动的响应者或无响应者,还希望知道健身能否提高你的葡萄糖耐量,抑或是你的基因是否能够确保力量训练之后获得更大块的肌肉。

这些基因测试的其中几个可能是有益的,但其余的也许预测精度非常低。

有的科学家讨厌这种测试,不仅因为它们有炒作的嫌疑,而且因为他们担心此类测试一旦广泛应用,那些发现自己是无响应者的人会干脆放弃所有的运动尝试。

然而我认为这是不可能发生的。理由是,虽然你是某种运动的无响应者,但这并不会排除你是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积极响应者的可能性。  我显然永远不会打破长跑比赛的世界纪录,但我很高兴通过锻炼改善了自己的胰岛素敏感性。而且,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患有运动恐惧症,我发现定期的轻健身让我感觉很好,因为它真的帮助我保持了体重啊!

无论如何,虽然基因测试让20%的人知道他们是无响应者,但它也同时告诉大多数人,他们是运动的积极响应者。而且,对那些幸运的少数人而言(虽说少数,却也占总人口数的20%),只要他们锻炼了,就能获得巨大的收益。例如,本书的另一位作者佩塔就是超级响应者的一员,对于各种提高最大摄氧量的运动,她总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后文我们可以看到她经过轻健身后,各项体能指标的惊人改善。

佩塔:我的健身DNA

与麦克尔·莫斯利一样,我抱着些许怀疑的态度参加了体能DNA测试,作为一个愿意终身锻炼的人,我想知道测试的结果会揭示出哪些我还不知道的事实。

经验告诉我,我很可能会是积极响应者。我总是发现运动既简单又有成就感。虽然我知道自己并非天生具有足够让我成为优秀的短跑运动员、曲棍球运动员或跳远运动员的“快肌纤维”,而且先天基因也不允许我从大量的负荷训练中获益,但我一直很喜欢耐力训练,比如长跑。

目前能够提供DNA测试的公司有好几家,我尝试了两家比较有名气的公司,得到了有趣的结果。第一家DNA公司认为我确实是有氧适能训练的超级响应者,最适合耐力型的活动——这完全符合我的体能背景。

但是,当我把样本寄给第二家公司后,他们告诉我,我的耐力潜能较低,反而更适合爆发力训练,如短跑、举重、篮球和足球类运动——而对于这些运动,我一向不感兴趣。当然,也许我在这些方面拥有隐藏的天资,由于不了解自己的遗传弱点,才错过了从事此类运动的机会。但我不这么认为。

显然,DNA测试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其可靠性尚有不足——例如我的两次基因测试结果的矛盾。不过,就麦克尔的情况而言,基因测试有助于让他面对自己的不足,鼓励他更有效地锻炼,这些测试自有其用处,而且很有可能成为有用的工具,帮助我们了解个体是如何对运动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