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

乐读文学 > 哲学心理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

第八堂课 科塞老师主讲“社会冲突”

书籍名:《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    作者:仲英涛



刘易斯·科塞(Lewis  Coser,  1913-2003)

刘易斯·科塞,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于1933年流亡法国,后于1941年移民美国。195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著有《社会冲突的功能》,提出一种“冲突功能主义”,对当代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铃声响过后,教室里依然没有安静下来,大家都在猜测将要走进教室的是哪一位老师。大家吵嚷议论之际,一位戴着眼镜的男子推门走了进来。大家都朝他看去,只见他大约四十岁的年纪,目光凛凛,微笑中透着一股威严。他穿着笔挺的西服,款步走上了讲台。

“大家好,我是科塞,很高兴有机会能与同学们一起来分享我的社会学心得。”他边说着,边用眼睛扫着教室。

科塞的话音尚未落定,教室里就响起了掌声。对于科塞的名字,没有人觉得陌生,因为他是美国当代极为著名的社会学家。

“有人认为,我是社会学大师,这种评价让我汗颜。”科塞笑笑,表情显得极为谦逊,“如果说我果真做了一点儿什么贡献的话,那么是因为我提出了一种‘冲突功能主义’。这节课,我想来和同学们一起聊聊有关社会冲突的话题,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感兴趣?”

“感兴趣!”

“非常感兴趣!”

“想听!”

……

同学们叫嚷着,显得兴致极浓。不用说,大家都很喜欢这位名叫科塞的老师。张梓专注地瞅着他,忽然感到同桌用手臂碰了他一下,便扭头望去。陈艳悄声对他说:“这个老师多谦逊呀,我喜欢听他讲课!他的声音也很好听,富有磁性。你不这样觉得吗?”

张梓不禁笑了一下,说道:“不错,他是一个受人欢迎的老师,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外部冲突有助于群体内的凝聚


科塞说:“在表达我的观点之前,我想先请教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冲突?”

有同学说:“冲突就是一种不和谐的状态,它意味着矛盾、破坏与伤害。”

“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人们常常为了利益、权力与资源而与人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对立双方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破坏,以至伤害对方。

“在很多人看来,冲突意味着功能失调与毁坏,他们忽视了冲突的积极功能。即使是帕森斯这等当之无愧的社会学大师,也轻易地将冲突、越轨行为、异端等现象视为社会均衡状态中的病态,需要一定的社会机制来加以救治……”

科塞还没说完,底下的同学们就纷纷议论起来,帕森斯的观点不对吗?冲突不正是社会均衡中的病态吗?有位同学甚至颇为激动地站起来,有些冒昧地问道:“冲突不就应该是加以拒绝的一种状态吗?”

科塞笑笑,知道这位同学说的几乎是全班同学的疑问,便说道:“如果只是看到冲突的消极作用,过分强调其对社会稳定、整合的破坏性结果的话,我认为是非常片面、保守的。冲突绝不仅仅意味着对社会稳定与整合的破坏,绝不单纯只引起变迁过程,它对社会的团结、一致、稳定、整合,同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陈艳点点头,似乎听懂了科塞的话,并十分赞同。不过张梓却感到云遮雾罩,科塞的观点似乎让他不能接受。他举起右手,待得到允可后,站起来问道:“以老师之见,冲突并不是社会之病态,还有其积极作用?那么冲突具有哪些积极作用呢?”

“在我看来,冲突是社会之常态,是社会过程的一个基本方面。我们应该看到,没有哪个组织是完全和谐的,因为那样一来,组织便会缺少变化过程与结构性。组织既需要和谐,也不需要和谐;既需要合作,也需要对立。一句话,冲突绝不全是破坏因素。



谭日辉老师评注


作为社会过程的一个基本方面,冲突是社会之常态,不全是破坏因素。

“刚才这位同学问,冲突的积极作用有哪些体现。我认为,对于不同的冲突,其积极作用也是不一而足的。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冲突有哪几种吗?”

陈艳朗声答道:“群体之间会发生冲突,群体内部会发生冲突。”

“很好,冲突主要包含外部冲突与内部冲突,而它们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这位同学,你请坐!”

陈艳坐下来,得意地笑着看了张梓一眼。张梓说:“你挺厉害啊,这都知道!”

“这有什么?我好好预习过了!”

科塞接着说:“群体之间的冲突,能够促进各个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与整合度。我为什么这么认为呢?首先,这种冲突有助于建立、维持社会或群体的身份与边界线。换句话说,它有助于地位相同的人形成有共同利益、自我意识的群体组织,并维持和加强它与其他群体之间的界限。”

“我们需要看到,工人阶级只有在不断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下,才能保持自己的特征;如果没有这种冲突,他们的特征便会泯灭,也就无所谓工人阶级了。正是因为处于冲突之中,其成员才能认识到自己的阶级身份。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只有通过冲突,阶级才得以形成,若干个人在客观上可以拥有一种共同的社会地位,可是只有通过冲突并处于冲突之中,才能认识到他们身上的共同利益。



外部冲突增强群体内凝聚力


一个群体在遭遇外部冲突时,群体内成员为了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就需要联合起来,以增强凝聚力与战斗力。

“再者,群体之间一旦有冲突发生,那么在各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其统一性与团结也往往会得到加强。可见,当一个群体处于和平状态时,就会允许与敌对成员在某种不确定的条件下相互生活在一起;可当处于冲突状态时,群体中的成员就会紧密结合起来,并感到同样的刺激,使得他们要么必须互相完全融洽相处,要么必须完全互相独立。”

“老师的意思是,必须把所有力量集中于一点,以便在任何时候、任何需要的方面,使用这些力量?”有位同学问道。

“这位同学所言不差!一个群体与外部群体有了冲突,其成员便会受到相同的威胁,这样便促使他们产生一种‘休戚与共’‘风雨同舟’之感,也就更加意识到彼此间的同一性与依赖性,这无疑有助于加强群体的内部团结。”

科塞说到这儿,暂时停了下来。陈艳这时皱起眉头,她思虑片刻,举手相问:“老师,对于一个认同感较低的社会群体,也是如此吗?”

科塞说:“这位同学问得好!我下面正要说这个!外部冲突与内部团结之间,并非是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群体与外部发生冲突时,其成员未必就会紧密团结,也可能自乱阵脚。如果在发生外部冲突之前,内部成员如同一盘散沙,并不认为有必要保护群体,或者群体成员将外部威胁视作对群体中属于‘他们’的那一部分人的威胁,而不是属于‘我们’这部分人的威胁,那么当遭遇外部冲突时,就未必增强内部团结。”

顿了片刻,科塞总结说:“所以,只有群体内部存在着价值与利益的一致,外部威胁被认为是对整个群体的威胁时,外部冲突才会对群体内部起到整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