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反惯性思维

乐读文学 > 科普学习 > 反惯性思维

“躺下想一会”再作判断

书籍名:《反惯性思维》    作者:任白



识别那些经不起推敲的事情

在自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每个人都能自由发言并借助互联网将自己的观点迅速传播,除了享受信息高速带来的红利外,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许多虚假信息。这些信息通常怀有某种不正当目的,有的为了商业炒作,有的为利益驱使,还有的利用大众的猎奇心理,纯粹为了制造卖点来博取眼球。不论出于哪种心态,这些信息都在故意蒙骗我们的眼睛,影响我们的思考。有些信息欺骗的逻辑比较简单,我们能够一眼识破;但也有很多信息看起来言之凿凿,具有很强的逻辑欺骗性。不过,假的就是假的,只要你能够运用辩证思维,打破经验的惯性细加判断,就可以发现有些信息根本经不起推敲,它们在逻辑上是破绽百出的。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信息具有太强的欺骗性,而是我们缺乏理性和辩证的思考能力——被情绪化的惯性和先入为主的常识主导了思维的方向,被新闻中的某些倾向性语言所引导。现当下社会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人们要面对无数庞杂的外界信息,要用最快的速度作出自己的判断,很多信息都来不及过滤和处理就被一股脑地接收了——这导致人们知道得不少,判断力却不高。所以,有许多不良商家与平台宣传机构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故意炒作热点事件,并且刻意地回避问题的真相来引发社会舆论,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

重要的是,习惯了定式思维与喜欢情绪化判断的大众经常在这样的氛围中掉进逻辑陷阱。

你亲眼看到的也未必是真相

不明真相的围观者以为自己在字里行间看到了事情的原委,实际上他们距离真相可能有十万八千里;人们以为自己站在了公平正义的一方,事实上却被一双隐形的“大手”引导着,正走向他们所期待的方向。

当你面对一些具有轰动效应的信息时,不要轻易下结论,你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相反的是,看不到的那一部分才是真实的。

我们经常会在不同的国家、时间和场合看到提醒和善意的忠告,但它们经常被人们有意忽视——因为忠告是在挑战他们的判断力,激起了人们的逆反心理。你越是让人们小心地思考,他们越喜欢轻易地相信。讽刺的是,这种心理反应机制也转化成一种思维惯性,即,当你警告他谨慎思考某些特定的新闻事件时,他们更倾向于接受那些信息的暗示或鼓动。这成了今天一种流行的思维习惯。

Facebook上有一个短视频,一位漂亮的年轻女孩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专心致志地画画。这时走过来一名年轻的小伙子,他坐到长椅的另一边,距离女孩有一米左右。他看到女孩笔下的画很见功底,于是夸赞道:“你的画很美。”夸赞是人际沟通最有效的武器之一,但是女孩却没有理他。小伙子有点儿生气,他仍然礼貌地又说了一遍:“你的画很美,这是我的真心话。”女孩依然没有理他。这下小伙子彻底怒了,他感觉自己被冒犯了,站起来冲到女孩的跟前大声地叫嚷:“喂,我正在称赞你,可你的态度太傲慢无礼了。”说完他气呼呼地走开了,自己的背包还放在长椅上。女孩一脸茫然,她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她把自己刚才的那幅画从本子上扯下来,并在上面写了一句话,留在小伙子的背包下面,然后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小伙子回来取自己的背包,看到了那幅画。上面写道:“对不起,我可能冒犯到了您,但请不要放在心上,因为我听不见。”

用轻率的态度下定论是人类思维的弱点之一,我们判断事物时通常首先会基于自己的立场,并优先考虑那些被证明有效的常识,比如这名小伙子习惯地认为“女人对赞美是无抵抗力的”。一旦遇挫,他们就会盲目地猜测,或者对于眼前的事物产生强烈的不信任、被激怒感以及偏执的见解。例如,多疑、愤怒、对峙或扣帽子的行为,这都是掉进思维逻辑陷阱的表现。

纠正轻易下定论的习惯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梦中杀人”典故,主人公是三国时期生性多疑的曹操。因为害怕身边人趁自己睡着时谋害自己,他就对手下说自己有梦游症,喜欢在梦中杀人,以警告下人不要随意靠近。结果有一天,一个贴身侍者在他睡着的时候给他盖被子,曹操从梦中惊醒,立刻拔出剑来把侍者杀了。这个故事表现的就是曹操多疑与冲动的一面,他轻易地下定论,然后随便拔剑杀人,使身边的人每日活在恐惧与忧虑之中。

轻信和多疑,都反映了人在逻辑思维方面的欠缺,即缺乏推理思维和因果思维,凡事靠主观臆断下定论,不尊重常识和客观依据,也很少进行辩证思考。这类人往往容易做下冲动的事,随即又感到后悔,让人觉得他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人。

躺下思考——研究人员发现,最聪明的思考方式不是让自己处于高度紧张的临场状态,而是躺在床上或蜷在沙发上。这会让我们有一种隔离感,清空头脑中那些先入为主、极端、盲目乐观、偏执等情绪化的因素,降低思考的压力,集中注意力。所以,我总是鼓励人们给自己一个躺下来想问题的机会,这能让我们看清头脑中都有哪些不正确的惯性。

对比式思维——Asda连锁超市的前任首席执行官阿奇·诺曼建议人们用对比式的思维分析问题:“要学会从两个截然相反的方面来论证同一件事,反复验证同一个结论,看看究竟是不是这一回事,才能使最后得出的结论更加深入人心,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否则,任何单向思考得出的结论都是不可信的。”要用全方位的对比式思考,理性地推理出事物的原因、过程与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