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图解逻辑思维一学就会

乐读文学 > 科普学习 > 图解逻辑思维一学就会

第3章 Just Do It! 应用篇 图解,是展现个性的表达法──动手做图解,感受图解沟通的力量

书籍名:《图解逻辑思维一学就会》    作者:邢群麟



第14课  动手练习图解论文  如何图解内容扎实的文章?


切入点不同,表达方式也会大为不同


本课的图解素材出自2000年1月11日《日本经济新闻》早报“经济教室”专栏中寺岛实郎撰写的论文《对于美国经济的提问——紧盯本质性结构问题》(原文刊载于本课最后)。

寺岛实郎曾任日本三井物产策略研究所所长,以及财团法人日本综合研究所理事长,是国际关系与经济方面的知名学者。我跟他第一次见面,还是他在三井物产担任代理课长时的事情,至今我们已有二十多年的交情。但每次与他见面时,都会给我新的刺激。

我常有机会听寺岛先生演讲,他的演讲总是能够反映时代变化,即使讲的是同一个主题,每次也都充满全新的真知灼见。想必他拥有非常扎实的思想架构,因此一有新信息,就能依循自己的思考架构消化思考吧。即使现在拜读这篇论文,仍会让我深感他的思考架构依然适用。

本课将列举4位学生的图解实例。相信这能让读者明白,虽然图解的是同一篇文章,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切入点与表达方式,因此画出来的图也大为不同。

这就是图解的乐趣。前面我们也提到过,图解并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即使面对同样的素材,切入点与表达方式也因人而异。换句话说,图解同一个素材,正确答案会有很多个。

在第3章中,我们会针对每个图解解说其特点与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是,本章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读者能从中感受到“看事情的角度有很多种”“表达图解的方式可以如此不同”,进而了解图解有多么丰富的变化。如果说第2章是让各位读者了解图解“深度”的一章,那么第3章就是让大家了解图解“广度”的一章。

本课中提到的《日本经济新闻》“经济教室”专栏中,专门刊登了专家学者们呕心沥血撰写的文稿。短短的文章充满许多智慧,内容极为丰富扎实。甚至对有些文章,如果缺乏相关基本知识,即使读过也难以理解。

寺岛先生的这篇论文是知识密度非常高的一篇文章,想要用一张A4纸图解很不容易。底下的几个实例,是我明知这一点,还要求学生们勇于挑战而绘制的图解。有些论点会让人觉得只看图无法了解原文重点,所以如果有必要,请先阅读后面的原文。



避免树形图过于扩散


接下来,让我们仔细看看各张图解。

图14-1是一张画得很用心的图解,用了很多种不同的圆圈和方框,包括方角的长方形、圆角的长方形、加底纹的方框、星形框与对话框,变化相当丰富,甚至还想到用美国国旗做背景,看得出来下了很多功夫。

而且,整张图的阅读顺序自“美国经济的本质问题”开始,像卷轴一般由左向右展开,非常清楚易懂,完全不会混乱。

图14-1是由一个要素为起点渐渐展开的图,我们称之为树形图。借由树状结构,能清楚表达问题的结构和衍生要素,我建议读者们记住这种结构。不过,在画树形图时,必须留意3个地方,在此我会详细说明。

所谓的树形图,就如从树干开枝散叶一样,特征是由“树干→树枝→树叶”不断展开。这本身绝非坏事,不过,如果稍不注意,连内容也扩散开来,最后可能会搞不清楚什么才是关键,不了解结论究竟是什么。

图14-1的情况就是这样。一眼看过去,根本看不出到底哪里是重点,焦点在哪里。如此一来,会减弱这张图的冲击力。如果是自己用于理解的图解也无所谓,但如果是用于传达给别人,那么这张图可能会欠缺想要传递的信息,而这正是图解最被重视的要素。请大家务必留意这一点。

树形图的第二个问题,在于展开的要素彼此都为并列结构,难以使人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图14-1也是如此,一路往右边分解出去,每个要素都处于并列的状况。虽然文字写在圆圈或方框里面,但本质上和条目式写法一样。如此一来,对分解到最后的那些要素,很难让人看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比方说,最右边的“美国企业的业绩不振”与“股价下跌”这两个要素应该不是彼此无关吧?业绩出现隐忧,股价自然会受影响。反之,股价下跌会导致信用评价受损,从而对业绩造成不良影响。请各位注意,树形图的末端,也就是这张图最右侧的各个要素之间,常存在某些关系,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部分多做一些缜密的思考。

绘制树形图时,必须注意的第三个问题,是图解会失去立体感。这张图的阅读方向是由左往右,但是,既然我们绘制的图解是表达在二维空间的,那么可以充分利用纸的纵向部分,试试看能不能使用具有立体感的表达方式。如果图解的阅读方向单纯是由左往右的话,就与文章没有区别了。所以,为了让图解异于文章,不只是横轴,纵轴也应该充分活用。

图14-1是一张简洁又好看的图,看得出来运用了许多技巧,花费了很多工夫才完成,但还是有好几个地方落入了树形图的陷阱。如果能留心这些细节,相信这张图会成为一张更好的图解。

图14-1 学生A图解论文“对于美国经济的提问”

除此之外,图14-1还有两点值得改进的地方。其一,是图中并没有详细说明各区块,即树形图的各个阶层分别代表什么意义。位于同一阶层的要素,使用同种类的框(圆圈或椭圆等)是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标示出各阶层的意义,就能一目了然。比方说,在最右栏星形阶层的最上方加上“隐忧”这个关键词;在右数第二栏椭圆形阶层的最上方加上“具体事实”这个关键词,就能一清二楚。希望各位读者养成在各个阶层标出解释说明的关键词的习惯。

如果无法找到足以代表整个阶层的关键词,就表示该阶层的各个要素如同一盘散沙,整体架构没有整理好。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有必要重新思考各个要素是否得当。

第二个值得再改进的地方,是这张图里混杂了两种箭头,有表达“某个事项的原因是什么”的细箭头,也有表达“原因造成结果”的粗箭头,导致每个箭头分别代表什么意思,让人不容易理解。

要避免造成阅读混乱,只要在箭头旁边加上简短的说明文字就可以了。只要加进“因为”“所以”等字眼,箭头表示的因果关系就会非常清楚。

按上述各个要点重新调整一次细节的话,表达就更为精确。



分成几个大区块


图14-2试图将所有要素之间的关系拆解到最细。看得出做这张图非常辛苦,也肯定花费了许多时间。

可惜这张图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究竟该从哪里读起。再加上箭头交错,反而让人难以看清要素之间的关系。

图14-2 学生B图解论文“对于美国经济的提问”

此时,一个不错的方法是先做几个大区块以掌握整体。

这张图过于注重阐明细微要素之间的关系,欠缺从大框架掌握整体的鸟瞰视野,有点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

在绘制图解时,首先要从整体架构着手。先将各要素分到不同的大区块里,在确定了各区块间的关系后,再对每个区块的细节进行图解。

比方说,在这张图里,我们可以把资料分成美国经济、欧洲经济、亚洲经济三大区块。仔细观察图14-2,我们会发现虽然美国经济的比重特别大,但大体分为三大区块并无错误。只不过,由于箭头太多、交叉太庞杂,让人实在看不出这张图解分成了三大区块。如果能更明确地划分三大区块,应该会更好。

三大区块之间的关系,以粗箭头表达;各区块内部的关系,以细箭头表达。这样做的话,该箭头表达的是区块与区块之间的关系,还是区块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就能一目了然。

寺岛先生的原文详细解说了美国经济,但是,可能因篇幅所限,关于欧洲经济与亚洲经济着墨不多。此时,要抱有“即使原文没写,也要自己研究并补足,以让图解内容更为丰富”的态度,尽可能找出提到“寺岛先生对欧洲抱持什么看法”“寺岛先生对亚洲抱持什么看法”的相关资料,这样一来就能扩大自己的学习范围。

如果找不到相关资料或报道,那么用自己的思考加以补足也是方法之一。事实上,没必要完全照着原文作者寺岛先生的意见进行图解。自己研究、思考之后再着手图解也是可行的。“虽然寺岛先生的意见是这样,但是我并不认同。”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就将自己的思考加进图解里。试着图解看看你与作者究竟在哪些地方的看法不同,也是一种学习。

“研究原文里没出现的部分,并且补充到图解里面。”如果能抱持这种态度,那么这张图解中欧洲与亚洲区块的内容一定能变得更充实,而美国、欧洲、亚洲这三大区块的比重也会显得更均衡。而且我相信,在研究的过程中,自己的思考也会变得更深入。

附带一提,图14-2的优点是,它是4张图中唯一写着结论的图。其他的图不是没写结论,就是让人看不懂哪个是结论。图14-2在图的最下方明确地写出:别容许美国的独善其身!加速强化与欧洲国际机构之协调!这是值得称许的一点。



在图中加入“我”


图14-3清楚地划分成几大区块,版面安排得清楚易懂。然而,上方的两个区块和下方的两个区块的主题差异相当大。遇到这种情况时,在每个区块加上标题,就能让人更容易理解。

上方的两个区块主要着眼于经济,左下方的区块主要着眼于政治。根据着眼点把信息分成政治面与经济面,是非常清楚易懂的切入方式。其次,只要在表达方式上多花点心思,就会是一张很好的图解。

图14-3 学生C图解论文“对于美国经济的提问”

如果一定要指出这张图中不易懂的地方,那就是“美国”这个关键词一共出现了4次。4个圆圈里都写着“美国”,但是切入点却各不相同,这很容易造成读者的混淆,一时之间弄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能把这几个圆圈全部整合在一起,或是整理为“在描述美国的什么局面”,应该就能讲清楚。

此外,区块与区块之间的相关程度也不清晰。尤其是上方的区块与下方的区块,如果能多仔细思考一下彼此之间的关系,会让图解更好。

上方区块刚讲完“美国在金融·IT领域表现优异”这个结论,下方马上跳出“轻易相信金融·IT是危险行为”这个负面结论。这两者在图中并没有以箭头相连,但是,由于其论点正好是一正一反,所以把这两者用箭头联结起来,加上一句“然而”之类的说明文字,意思会更完整。大家绘制图解时,应该像这样仔细思考各区块之间的关系,善用箭头,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明确。

而且,我建议删除“美国在金融·IT领域表现优异”这句话,从其上方的“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脱钩”这个部分直接拉一个箭头到“轻易相信金融·IT是危险行为”,让论点一致,读者读起来也能清楚易懂,不至于混乱。

另外,请各位特别留意一个细节,那就是像“金融·IT”这样用“·”符号连接的表达方式。一般来说,“·”表示并列,不过实际上“·”的使用方式相当暧昧,很多人常常没有想太多,就随意使用“·”将两个要素连接起来。然而,其实可能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关系,比如“A  and  B”“A  in  B”“A  with  B”等各种关系。

说到IT与金融的关系,现实的情况是IT已在金融工学与衍生型金融商品等领域成为金融的支柱。用文字表达其关系的话,应该是“金融  with  IT”。所以,请大家切勿轻易使用“·”连接两个要素,而应培养思考以“·”连接的要素之间有何关系的习惯。

话说回来,图14-3是4张图中唯一明确出现“日本”这个要素的图。这个着眼点非常值得称赞。因为寺岛先生的文章虽然描述了美国经济的问题,但论述的总结却是“所以,日本应该选择什么方向?”因此,把“日本”这个切入点加进图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体现。

绘制图解时,把“我”这个要素放进图解中,能让整体的焦点明确。这张图中放入的正是相当于“我”这个要素的“日本”。而且,这张图把日本配置在图解正中央附近,也很容易让人注意到“日本”。此外,如果能把“日本”画得再大些,让它更明确地成为图解的中心,那就更好了。

我们可以看出,图14-3非常想要明确主角“日本”的方向性。

“日本不应该只注重美国观点,也要纳入欧洲的价值观。”寺岛先生在文章中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能在图解中以更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这一结论,那就更好了。

即使是寺岛先生在原文中没有写到的观点,在自己动手图解时,也可将思考之后的观点加进图解里。比方说,如果你认为美国观点较倾向于“胜者为王”的精神,而欧洲由于社会民主主义的政党力量较强,比较重视“济弱扶贫”的精神,那就把从这些观点出发的问题意识画进图里。然后从中导出“日本应该在胜者为王与济弱扶贫的精神之间取得平衡”的结论,这也是可行的方式。

读完一篇报道之后,不仅要图解报道的内容,也要以自己的方式研究相关事项,画出更深入的图解。如此一来,才能提升图解的技巧与思考力。



尽量减少文字量


图14-4和图14-2一样,让人弄不清楚该从哪边开始阅读。第一眼看去,很容易误以为最下面的粗体字是结论。但是,真正的结论却是位于右上角的“应不偏不倚地钻研问题的本质……”。

图14-4 学生D图解论文“对于美国经济的提问”

图14-4的阅读顺序是从下往上,所以容易使人分不清楚该从哪边读起。

一般来说,我们习惯从上往下阅读。所以如果是横向文章的话,阅读方向通常是由左上往右下。我们会在无意识中觉得结论应该在最下方,所以绘图时尽量将阅读顺序设计为由上往下。如果不得不从下方开始,就应该明确标出起始点,并且在每处以数字标上阅读顺序。

图14-4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文字量相当多。如此一来,如果不认真阅读每个要素,就无法理解内容。包括商务人士在内的大多数人,生活都相当忙碌,需要花太多时间阅读的图解,容易让人敬而远之。此外,人们通常无法立刻记住一大篇冗长的文章,所以这样的图解最终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只由关键词构成的简单图解,比较容易让人印象深刻。所以各位在绘制图解时,一个圆圈里的文字最长不要超过一行。

在图解中塞进很多文字,应该是绘图者希望传达正确内容的想法相当强烈。诚然,要做出“正确”图解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毕竟是图解,不是文章,我认为图解应该表达出与文章的差异。即使可能需要牺牲一点点正确程度,也请各位尽量减少文字量,练习只用关键词架构出图解。



图解完毕之后,重新下标题


顺带一提,本课中4张图解的标题全都是原文标题“对于美国经济的提问”。原文标题固然需要标注在数据出处里,但既然是自己绘制的图解,其实没有必要采用原文的标题,而应配合自己想传递给读者的信息调整标题。

更何况,在书籍和报纸等纸媒上,所谓的标题不见得是从文章内容本质萃取而来的。在第4课中,我们也跟大家提到,其实有许多标题是为了引人注目而起的。尤其是新闻报道或杂志文章的标题,通常不是由作者决定,而是由编辑起的。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可能为吸引读者的注意,起了超出作者原本想象的标题。

这篇文章也是一样,虽然寺岛先生是针对日本未来应该采取的态度提出建言,但文章的标题却是“对于美国经济的提问”。我想,这应该是因为在当初这篇文章见报的时间点,这是一个最好的标题。

当时是美国经济仍然强盛、日本正处于IT鼎盛期的时代,互联网上的金融交易活跃,美国型金融经济倍受重视。“学习美国”的论调充斥于大众传媒中。也许正因为这样,这篇文章才下了这样的标题,以作为对美国型经济敲响的警钟。在大众传媒的论调全都往美国一边倒的时代,“对于美国经济的提问”这个标题具有相当大的冲击力。

但是,正因为这并不是表达文章内容的标题,所以我们在为图解取名时,下个直接一点的标题更易懂。比如“日本切勿向美国一边倒”“日本应纳入欧洲式的价值观”或是“日本应平衡美国与欧洲的观点”。原文的标题不一定正确反映了文章的本质内容,所以请各位记住,不要被原文标题迷惑,要聚焦于真正的内容,为图解重新取个好标题。

这样图解就对了!

•  位于同一阶层的项目,务必使用同类型的框或让它们具有共同特征。如果能在各阶层注明该阶层的意义,则更加清楚易懂。

•  箭头代表的意义并不容易正确传达给读者,因此建议在箭头旁边加上“所以”“但是”等说明文字。

•  图解首先要从大区块间的关系开始,阐明大区块间的关系之后,再针对各区块内的细微要素进行图解,这样比较容易整理。

•  “·”代表的意思可能有很多种,务必仔细解读相关的两者间的关系。

•  即使是图解,文字也很容易过多,建议练习只用关键词建构图解。

◎自己动手做图解◎论文

寺岛实郎  对于美国经济的提问──紧盯本质性结构问题(2000年1月11日《日本经济新闻》经济教室)

轻信金融·IT是愚者之举,“关门闭户”让世界接受考验

•  最近,导致世界股价同时下滑的美股修正,其原因源自对伴随油价高涨而来的通货膨胀的隐忧,以及从欧洲流入美国的投资资金已开始出现撤离的状况。

•  应注意不断脱钩的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以及对IT(信息技术)的过度评价等美国的结构问题。

•  如果一并把美国那种关门闭户的态度考虑进来,那么美国要主导世界经济有其难度。综上所述,日本应采取同时重视欧洲式价值观的政策构想。

通膨隐忧与资金撤回

20世纪90年代,坚如磐石、成为世界经济核心的美国经济已露出败象。在不到4年的时间之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由5,000点升破11,000点,在2002年初开始进入盘整格局,因此忧心于加速世界股价同时下滑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2001年,美国经济即使面对减速的预测,也仍实现了无通货膨胀的持续发展荣景。欧洲经济形势近期也表现强劲,再加上日本与亚洲其他国家看似顺利步上发展轨道,乐观来看,2002年的世界经济可期望美国、欧洲、亚洲三极,加上俄罗斯、东欧、中南美,全部达成实质正成长。然而,如果作为关键的美国经济与美国股价产生动摇,状况就大不相同。

应该注意的是,目前市场状况已变成投资法人拥有较多判断信息,对于纽约股市已经采取观望态度;相对地,个人投资者把近一半的金融资产全数投入股市,大举逢低买进。细细思考这个结构,会发现支撑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两大要素,已经出现很大的变化。

第一,是石油价格的飙涨。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一直维持稳定的油价,在这半年中暴涨一倍,油价升至每桶超过23美元。当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减产动作对此有所影响,但是对冲基金等资金投入石油与黄金,进行投机交易也是一个因素。

虽说美国消费的石油之中有四成多来自美国国内,但美国是大量消费石油的国家,人均石油消费量为日本的两倍多。因此,原油价格飙升对第一产业产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型通货膨胀隐忧”的影响甚巨。事实上,2001年11月美国的生产者物价指数已较2000年同月上升3.1%,涨势不小。

一方面也是为了抑制进口型通货膨胀,自2001年6月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三度升息,使长期利率站上6%。在这个状况之下,过去享受低利率的美国企业业绩开始不振。

第二,是欧洲经济呈现超乎预期的好转。欧盟(EU)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在2002年有望达到3%左右。与2001年上半年还在担忧“欧洲失速”的市场预期相比,这是没有料想到的荣景。站在世界经济长期稳定的角度上,为维持世界经济平衡,我们非常乐见欧洲的成长。

然而,美国有2/3的经常收支赤字需要仰赖欧洲的资金才有办法补足(1998年),如果资金因为欧洲经济好转而加速撤回欧洲,可能会对美国股价下滑造成更大的压力。

1987年黑色星期一的导火线,也是源自东西德尚未统一之前,西德变更了金融政策。虽然许多欧洲经济学者认为目前欧盟已跨入货币统一的时代,各个国家难以推行独自的金融政策,再加上德意志银行收购了美国信孚银行等,欧美金融机构相互持股的状况越来越多,目前的环境已和1987年时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不易继续向美国投资也是不争的事实。从亚洲经济好转这一点来看,也能发现过去资金流向美国造成华尔街游资涌入的结构,已开始出现变化。
适度控制IT是当务之急

展望美国经济的未来时,有必要探讨20世纪90年代的本质结构。其论点有两个,而事实上,也正因为对这两个论点的认知不同,使得世界对美国经济的评价分成正反两派,讨论更加混乱。

第一点,是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脱钩。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特色,可谓金融经济过度扩张。尤其是被称为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等直接金融部门呈现急速成长态势。自1992年起,美国国内全产业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2%,而直接金融部门却高达14.8%。

值得注意的是,直接金融部门的过度扩张与IT革命息息相关。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衍生型金融商品。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互联网引起的IT革命,就不会造成新金融商品的急速成长,也不会改变整个金融环境。

IT支持下的金融呈现过度扩张,这使得论述世界经济时的体系都产生了质变。有一方的观点盛赞在高端金融工学研究支撑下的领域创造出附加值是一种“全新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有观点针对直接金融部门的过度扩张,质疑其对国民经济带来的作用,批评其为“玩过头的金钱游戏”。

我的看法是,如果是金融技术的革新,若能够培育出像20世纪80年代的融资收购(LBO:以收购对象的资产做担保来融资收购企业)基金或创投基金,甚至是纳斯达克等新机制,并发挥使资金流向未来产业或新技术开发领域的功能,则确实应给予正面的评价。然而,现在美国在IT支持下的金融,已堕落为金融部门内部高超的金钱游戏,对国民经济不具有任何积极意义。

第二点,是对美国在IT领域表现杰出与否的评价。我们确实应该肯定IT在生产、流通、研发、经营管理等所有层面,在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方面的贡献;也能理解有人认同美国在IT革命领域的领先,以及强调在股价维持高档的背景下,IT作为溢价要素拥有享受先行者利益的正当性。

可是,关于IT革命对雇用和经营造成的影响,甚至是对社会变革造成的影响,如果仅仅是歌功颂德,会显得太肤浅。这正是我们接下来应该深入讨论的课题。不应只停留在“制定电子交易的规则”这种技术论上,而是朝向人类的幸福,尽早对IT进行适当控制。

政策上应反映欧洲式的价值观

目前世界经济潮流可归纳为“市场全球化”及“IT革命的进行”。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这是源自美国的时代潮流。我们甚至能这么说,以IT革命为杠杆支点的全球化说穿了其实是“全球的美国化”,甚至有句话是“冷战之后美国一极支配”。即使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倡导全球化的美国已渐渐失去精确主导全球化的能力与责任感。

比方说,如果我们留意从否决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到世界贸易组织(WTO)西雅图部长会议失败的始末,会发现其中存在“关门闭户的美国”的趋势。

超越仅着眼于保护本国利益的自我主张,耐心调节世界上的各种问题,努力达成该有的共识,这才是真正的领导者。但美国的现状却是热衷于史无前例的繁荣中的金钱游戏,几乎看不出其具有主导新世界经济秩序负责任领导者的心态。总统选举将至,也让人不得不忧虑其是否将更进一步向“保护主义”倾斜。

2001年12月上旬,当我为了参加在柏林召开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会议而在欧洲各处拜访时,对欧洲知识分子也对“关门闭户的美国”非常担忧这件事,有着深刻的印象。也因为这样,相信未来在制定新的国际规则方面,那些总部设置于欧洲的国际机构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日本,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G)等国际机构的总部设于美国首府华盛顿,因此比较受到瞩目。如同“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这个词的表达方式,总部位于华盛顿的IMF、WBG这类机构,常常反映的是美国的利害关系与价值观。相对而言,OECD、WTO等总部设在欧洲的国际机构,将反映欧洲圈的主张,较容易抑制“美国的独大”。

美国当然会对此感到不快,不过,对日本来说,在美国经济开始动摇的现在,正是日本应该以中立的姿态深入研究问题的本质并依此拟定政策,进而加强与欧洲国际机构的协调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