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硬核运营 : 技术流新媒体养成

乐读文学 > 科普学习 > 硬核运营 : 技术流新媒体养成

第19页

书籍名:《硬核运营 : 技术流新媒体养成》    作者:计育韬


时间距离近且模糊

选择的时间都很近并且模糊,“最近”“前几天”“今天”“有一次”,让读者感到事件正在发生,模糊的时间增加了论据考证的难度。

人物距离近且模糊

“一个实习生”“影视圈的朋友”“我的朋友xx”“我的助理”“我”,这些人物都是以“我”为圆心发散的模糊关系,无从考证。此外,生活化的人物增加了亲切感,拉近了读者距离,读者容易感同身受。这和议论文“联系自身经历举例,说服力更强”的论证方式是一个道理。

场景故事

没有完整的头尾,以场景描写为主,容易营造视觉效果,这是心理学上的“鲜活性效应”(参考“如何做标题觉”一节)。

咪蒙会用寥寥数笔勾画出人物画像,画面感很强。

例如:《父母天天秀恩爱是什么体验》全文都是对话描写为主的鲜活场景。

3.

我们一家三口去逛街。

我爸爸拿着一件衣服在身上比划,远远地喊:“宝贝儿!”

我无动于衷,继续挑衣服。

旁边的售货员看不过眼,说:“你爸在叫你。”

我头都没抬:“他叫的不是我。”

老爸又叫:“宝贝儿,来嘛。”

我妈从我身边经过,一脸嫌弃地朝我爸走过去:“来了来了。”

售货员目瞪口呆。

4.

我妈陪我在美国读书。

有一天,我妈又开始唠叨:“记得叠被子,叠被子能代表一个人的精气神……”我把食指竖在嘴唇上:“嘘。”然后继续埋头写作业。

我妈长叹,关上房门。

太好了,终于没有唠叨了,我写作业的动作都轻快几分。

过了一会儿,我收到我爸的微信:小子,再敢让我老婆生气,小心我对你不客气!

我感受到字里行间浓重的杀气,屁滚尿流爬去叠被子。

夸大情绪/升华主题(200~700字)

在夸大情绪/升华主题的结尾段落,每一句话单独成段,多用短句和排比句提升气势和增加力量感,绝不拖泥带水。接着诉诸权威(名人、名言或成功者),把自己和权威摆在同一立场,增加心理优越感和观点可信度。借权威之名歧视对立人群,“摆脱他们的最佳办法就是比他们更强”,升华为正面励志主题。

模板总结:叙事+观点类热文的优秀模板

1.提出论点——直白、极端,提高打开率的关键。

2.提供论据——多个短小故事,情节人物简单,减少读者阅读障碍。

3.排序分段——每个故事作为独立,上下空两行;故事关系递进排列;1~2句内换行、短句多,版面大量留白,减轻读者阅读负担。

4.时间距离近且模糊——让读者产生“迫近”感。

5.人物距离近且模糊——人物亲切,让读者产生共鸣。

6.场景故事——容易阅读,感受鲜活,产生共鸣。

7.夸大情绪/升华主题——渲染读者情绪,升华到正面主题,引发读者转发的冲动。

科普类:果壳网

图2-72中显示的标题不全,可见标题有多长,完整标题如下。

图2-72  “果壳”阅读量最高的9篇文章的相关数据



《科学家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了:今晚的“大新闻”到底说了个啥》

《化学课本没告诉你的:拉瓦锡身边的漂亮老婆到底有多牛?》

《自动扶梯夹住人?请牢记这个救命按钮》

《“1500米跳水”是什么效果?果壳算了一下……》

《向日葵真的会在晚上集体“猛回头”?真相比想象更颠覆!》

《为什么很多动物不用学就会游泳?比如……猪?》

《企鹅每年游8000千米看望老爷爷!真有这么重感情的鸟?》

《落水鬼?水猴子?最新“水鬼”出现了,这货……有点眼熟啊!》

《“恐龙灭绝”是弥天大谎?它们还在,就潜伏在你我身边》

转折+疑问性长标题→热点引入→简短科普→“接地气”的比喻→绝妙配图→果壳式冷幽默

转折+疑问性长标题(17~27字)

“果壳”选择的是长标题,与“咪蒙”的观点类标题形成鲜明对比。观点类标题伸缩性强、简短直白,能给人留下一针见血的鲜明印象。而科普类标题仅知识点关键字就要占3~7个字,而且只有知识点关键字的标题吸引力是很小的,所以“果壳”选择了转折+疑问性长标题。

·  疑问性:多用疑问和反问句,让读者产生好奇。

·  转折性:多用转折,前后形成对比。

“谣言—真相”转折。《向日葵真的会在晚上集体“猛回头”?真相比想象更颠覆!》《“恐龙灭绝”是弥天大谎?它们还在,就潜伏在你我身边》

“科学知识—日常场景”转折。《座头鲸的特殊癖好:出手搭救虎鲸的猎物(虎鲸:你蛇精病啊!)》  [5]

颠覆惯性思维转折。《为什么很多动物不用学就会游泳?比如……猪?》《化学课本没告诉你的:拉瓦锡身边的漂亮老婆到底有多牛?》

语言风格口语化,比如“啥”“这货”,不拽文,不用专业术语。再加上转折+疑问的结构,“果壳”的标题具有互动性,好像作者在和普通读者对话,瞬间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降低了预期的阅读难度。

热点引入(100字以内)

“果壳”热文都紧追热点,有时候是社会热门事件(如引力波事件),有时候根据微博热门话题进行奇异的构思(孙杨1500米跳水、向日葵猛回头)。热点引入部分所占篇幅较短,文字100字以内,大多数是微博等消息来源配图。

简短科普(300字以下)

“果壳”纯粹科学知识的严肃部分采用简短明了的风格。如果有多处需要科普,那就把科普内容分成好几段,每一段都在300字以下并单独成段,插科打诨和幽默配图紧跟其后,让读者放松之后,再插入下一段科普内容。

“接地气”的比喻

比喻句是“果壳”解释专业知识的常用手段,常见的比喻方法是:把数据和抽象理论与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或事物类比。我们来看“果壳”使用的比喻句。

例如,《科学家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了:今晚的“大新闻”到底说了个啥》。

《泰坦尼克号》里的杰克和露丝:

“当有质量的杰克和有质量的露丝加速跳起转圈舞的时候,他们周围的时空会发生什么?起伏,震颤,波浪……你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词形容你在上图看到的“时空扰动”。这种变化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用听起来很厉害的说法讲,就是‘引力波’,换文艺点的说法讲,就是‘时空的涟漪’。”

《泰坦尼克号》里的番茄酱:

“即便你能在宇宙中堆满番茄酱,想要吸收掉1%的引力波能量,你的番茄酱墙需要大概400万亿光年那么厚——可观测宇宙的尺度是1000亿光年左右,因此你需要4  000个满是番茄酱的宇宙才能削弱引力波1%的能量。”

在严肃的科学知识中突然插入读者非常熟悉的事物,既有幽默效果,也能让读者立刻感到简单易懂。

绝妙配图

“果壳”的配图值得严肃活泼风格的账号学习。对读者来说,读图比读文的阅读成本低,文字勤换行、多插图,能够缓解读者对阅读科普不耐烦的情绪。因而,“果壳”的图片占比较高(如表2-2所示)。

表2-2  “果壳”的图文比例



同时,“果壳”的配图也值得学习。

在配图时,选择严肃图片2~3张,其余都是表情包和有趣的配图并与内容契合。这和编辑的年轻化和对网络文化的了解分不开。

“果壳”的图片配文不是枯燥的介绍,而是层出不穷的精彩配文(如图2-73所示)。

例如:《科学家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了:今晚的“大新闻”到底说了个啥》。

图2-73  “果壳”精彩配图



果壳式冷幽默

“果壳”的幽默是极客冷笑话式的,“果壳”2016年引入了“AI说”栏目,效果也很好(学员里有做人工智能公众号的)。“果壳”公众号人格化形象是如今在网络非常受欢迎的高智商天才高冷吐槽腹黑的人设,这种风格值得科学、科普类型公众号借鉴(如图2-7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