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硬核运营 : 技术流新媒体养成

乐读文学 > 科普学习 > 硬核运营 : 技术流新媒体养成

第8页

书籍名:《硬核运营 : 技术流新媒体养成》    作者:计育韬


图2-8  Google的字偶距设计效果对比



这意味着,计算机设置的字间距有时候不足以使不同字符间的距离看起来完全和谐,需要通过更精确的像素级调整,才能实现更优化的设计。笔者介绍字偶距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家在图文排版过程中逐字调整,而是在进行纯文本新媒体编辑时,用一个讨巧的办法解决对齐问题。

在新媒体领域,有诸多平台不支持富文本编辑,包括当我们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纯文本时,结果内容的右侧往往歪歪扭扭,不同系统手机的呈现效果参差不齐。究其原因,全角字符和半角字符的衔接导致最右侧无法自然对齐。所以当全角字符(如汉字)和半角字符(如西文和数字)排列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一种类字偶距的方式——通过半角空格,手动对齐。

实际上在专业的电子文档排版中,有这一条重要规范。如果你阅读报纸、杂志等媒体刊物,就会发现它们的排版一定遵循用半角空格隔离半角与全角符号的定则。不过,当一个半角字符衔接了一个全角标点符号时,这种半角空格式字偶距是不需要的。

CSS字体修改

在当前富文本编辑功能比较强大的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平台)上,可以实现CSS字体调整。由此,我们可以针对iOS系统、安卓(Android)系统等分配最优雅的非默认字体展示,毕竟不是每个新媒体运营者都有能力像星巴克这样,条条都是一图流。

在微信公众平台图文编辑器中,我们可以针对iOS设置一种默认字体。但是如何进一步确保iOS系统上的中英文、Android系统上的中英文字体都按照运营者的预期展示呢?这时我们就需要通过CSS进行设定。

这种差异设定带来的美观度是显而易见的。以微信图文默认字体替换为iOS系统特有的PingFangTC-light字体为例,呈现的效果更具有艺术感(如图2-9所示)。

图2-9  差异设定带来的美感



其实对于任何机型的设备而言,都有阅读字体和UI字体。微信图文本身就是HTML5页面,可通过微信内置的TBS浏览器打开它,所以它是由HTML代码中字体的显示规则和手机终端支持的字体规则这二者决定的阅读字体文本。当我们在微信图文的代码中不对字体做任何申明时,各系统默认字体如下:

·  Android采用DroidSans-Bold(西文)、DroidSansFallback(东亚文),而最新版的Android则采用全新的思源黑体,英文采用Rotobo;

·  iOS采用Myriad  Pro(西文)、华文细黑(中文),而从iOS  9开始,中文采用苹方体,英文采用San  Francisco;

·  Windows采用Segoe(西文)、微软雅黑(中文)。

但如果我们用代码做了额外申明,那情况就不同了。当然Android在申明微信图文字体后,字体发生调整的幅度最小。一方面,Android的开源导致不同手机的厂商系统千差万别,适配性不统一;另一方面,谷歌为Android默认适配的几款中文字体本身视觉差异不大。所以更多时候,Android用户会在手机中安装自己喜欢的字体,让界面内所有文字都自定义显示。

iOS在申明微信图文字体后,字体可能发生显著的效果改变。iOS的封闭操作系统使大多数苹果用户的手机系统情况接近,而苹果公司一向在美观上下足功夫,譬如MAC  OX中预装的字体包括了苹果丽黑、华文细黑、冬青黑体、兰亭黑和黑体-简等。而在手机上微信图文字体的优化方面,中文字体一般用“PingFangTC-light”,也就是用“蘋方-繁細體”表现更优雅的视觉效果,而西文字体则一般用“Optima-Regular”优化。那么CSS字体修改是如何实现的(如图2-10所示)?

图2-10  CSS字体修改的实现



如果暂时还不理解CSS的基本书写规则,那么你可以先翻阅到后文CSS排版的部分快速学习。上述代码描述的一个

标签段落内,对字体的显示设定了Optima-Regular、PingFangTC-light、Helvetica的排序显示。即当手机打开这个页面并读取该段落时,会根据要求选择系统字体:这段文字在本系统内可以调用Optima-Regular显示吗?可以,那就调用并显示;如果不能,那这段文字在本系统内可以调用PingFangTC-light显示吗?可以,那就调用并显示;如果不能,那这段文字在本系统内可以调用到Helvetica显示吗?可以,那就调用并显示;如果最终三个字体都不能调用,那就使用系统和App要求的默认字体显示。

通过以上CSS代码策略,我们可以驾驭多种机型的终端新媒体展示效果。现在绝大多数微信公众平台,包括时尚、美妆、艺术类的头部大号,基本都采用了这种文字显示方案。

字体版权

对于文本输入而言,字体版权是由操作系统支付的,运营者并不需要顾虑“CSS字体修改”行为是否侵权。因为但凡能被调用的字体,就一定是操作系统已经购买的字体。

但是在图像等非文本设计中,就非常需要谨慎对待字体版权问题。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大多数运营者根本不知道微软雅黑属于付费字体,版权属于方正字库,如果未经授权在设计品中使用,就会面临索赔。

微软雅黑字体是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字体作品。版权分为两个部分:在Windows系统的内嵌使用,包括屏幕输出和个人使用为目的的打印,微软已经向方正支付了版权授权费用,所有正版Windows用户均可放心使用;但是以商业发布为目的的字体版权,仍由北大方正保留。

那么,有哪些免费字体是可以在商业设计中应用的呢?这里简单推荐几款。

思源系,如思源黑体、思源宋体等。它是谷歌和Adobe合作推出的一款免费、开源的字体,也叫作“SourceHanSans”或“NotoSansCJK”。整套字体设计优雅,显示效果优秀,思源黑体相比微软雅黑有过之而无不及。思源系支持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日文、韩文及英文;支持ExtraLight、Light、Normal、Regular、Medium、Bold和Heavy共7种不同粗细的字体,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文字显示需求。思源系字体通过免费开源方式提供,支持多种语言,适合设计、开发人员甚至普通用户下载和使用。

站酷系,包括站酷酷黑体、站酷意大利体、站酷快乐体、站酷高端黑等。站酷字体是2014—2015年站酷集合站酷各种字体设计爱好者及官方合作设计,共同发布的一系列公益字体。站酷系旗下包含这四种字体,主创人员承诺站酷字体系列开放给所有人免费使用。

关于字体,还有一个设计学常识,那就是斜体/伪斜体、粗体/伪粗体的概念。在诸如Word等本地编辑器中的加粗、倾斜等功能,本质上是通过对矢量的运算和对文字进行外描边或斜向变形产生的。真正专业的大型字库则独立制作不同版本的粗细和倾斜字库供单独调用,效果会明显优于经过运算产生的伪斜体和伪粗体。

一个中文标准字库有至少6  763个字符。造字要经过笔体和自重设定、结构与造型设定、模板字设定等初始过程,再依次对逐个文字进行设计和扫描,然后在矢量软件中优化路径细节,最终才能完成整个字库。整个过程历时通常2~5年,凝结了字体设计师极大的心血。尊重版权、购买并使用正版字体从事商业活动,是每一个新媒体人应当遵循的运营基本准则之一。

而如星巴克这一级别的头部品牌,不仅会大量购买字库,很多时候还会自行设计字体用于主标题和短段落等。因而尊重版权往往是著名公司非常看重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