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硬核运营 : 技术流新媒体养成

乐读文学 > 科普学习 > 硬核运营 : 技术流新媒体养成

第9页

书籍名:《硬核运营 : 技术流新媒体养成》    作者:计育韬


留白

留白,是给予页面呼吸的空间。

留白指页面排版上除文字与图像外的空白区域,例如行距与间距。这个术语源于白纸上可见的空白区域。适当地留白可以使页面排版看起来更整洁、优雅,提高设计水平,增强艺术感。

更重要的是,留白在交互设计层面上,意味着用户更高效、更准确地锁定视觉目标。在交互设计七大基本原理中,有一项费茨定律(Fitts'Law)。它指从一个起始位置移动到一个最终目标(T  ,Target)所需的时间由两个参数决定:到目标的距离(D  )和目标的大小(W  )(如图2-11所示)。

图2-11  决定目标的两个参数



其数学公式表达为:

T  =  a  +  b  log2  (D  /W  +1)

在这个公式中,log以2为底的对数函数本身过(1,0),为了让T  尽可能小,所以D  应当尽可能小,而W  则尽可能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直观认为交互距离越短,目标越大,交互效率越高。而在留白中,看似D  特别大,W  则往往较小,难道留白和交互设计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吗?

并非如此。因为留白并不代表“无”,它也是T  (Target)的一部分。

排列十分密集的页面内容,实际上意味着D  较小、W  也较小;而具有留白的内容,留白是W  的一部分,因而D  就趋于无限小,W  则由留白和信息共同组成,面积庞大。所以当用户滑动屏幕并用视线和图文产生交互时,它高度符合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留白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以下是四种基本的留白形式(如图2-12所示)。

图2-12  四种基本的留白形式



平稳型:留白空间在图样中呈对称状,居于次要地位,留白为了衬托主要内容。

活跃型:非对称性构图强调了一种动态节奏。由于打破了设计构图的平衡,页面十分有活力。

渐退型:这种画面会形成一个大面积留白区和一个视觉焦点。

主导型:内容成为主要关注点。

在阿迪达斯、卡地亚、星巴克、肯德基这类顶尖案例中,不同类型的留白往往穿插应用或复合应用,这成为它们版式设计的一种典型风格。

平衡

设计横向版面时,各个元素应产生和谐感。对内容运营而言,平衡设计往往出现在电商、PC网页、手机横屏响应和iPad屏等情形中,一般可以采取三种基本的页面布局方法:对称式、非对称式及纷扰式(如图2-13所示)。

图2-13  三种基本的页面布局法



对称式:严谨,有正式感。

非对称式:读者从一列前往另一列时,感受到更灵活的阅读节奏。

纷扰式:更自由奔放的主题,是时尚类、音乐类、美食类内容的首选形式,当然也是最难驾驭的一种版式设计。

尤其对电商而言,充分掌握“平衡”对提高商品点击率至关重要。即便使用第三方电商平台,电商运营者也一定要注意多个列和行的布局关系。在后文中,我们将结合差评案例和访谈,解读电商页面布局和运营的细节策略。

用户“订阅”动机

“平衡”在新媒体运营中另一个特殊却普遍的应用是微信公众平台顶部的分栏设计。JZ多媒体解决方案于2015年起,开始向行业内普及这种设计的意义。如今官方账号顶部依然保持栏目设定的使用并基于CSS  布局(如图2-14所示)。

图2-14  JZ多媒体解决方案官方账号的顶部设计



至2018年,已经有许多新媒体运营者使用类似的顶部设计并充分结合自己账号的调性做了改造和优化。那么在它背后,交互设计优化的逻辑是什么?追根溯源,是“订阅”这种新媒体平台用户行为。在此,详细阐述这种行为的本质,让大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订阅”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新媒体领域的用户交互行为设计,尤其常见于侧重文字内容的平台。我们都知道微信公众平台分为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三大类。订阅号之所以被称为“订阅号”,是因为微信团队对它的定位如此。

“订阅”一词,源自报刊。我们决定购买一份杂志的原因可能是封面的图像,也可能是本期的特稿,抑或它精致的排版,等等。但是购买单本和“订阅”是一种截然不同的行为,所以新媒体运营者仅从封面图像、文字内容、版式设计思考,远远达不到对“订阅”机制的深刻理解。

“订阅”是一种预支行为。在报刊领域,它意味着你需要支付长期(比如一年)的费用,以在未来稳定获取报刊。读者凭什么相信你未来的报刊能符合他们的诉求?这就要求报刊要能给用户一种预判。一份杂志的长期读者,绝不会打开杂志后从第一页开始就一页不落地阅读,逐条细读广告;而是直接翻到某页,直奔其最喜欢的主题或者最喜欢的作者的文章——这是因为读者有预判。

预判基于很多要素:明确的完整目录、清晰的内容分栏、持续的作者输出……这些因素移植到新媒体中,也能使新媒体运营者给订阅者带来预判。很多新媒体运营者疲于寻觅选题,逢热点必凑,长期运营节奏混乱,没有明确的内容分类……久而久之,用户发现既不理解账号的调性,又不知晓内容的范畴,那么无非取消订阅或不再打开。

顶部分栏,就是新媒体的“目录”。“平衡”是分栏设计整体架构的特点,它清晰地说明了账号的内容分类。破坏“平衡”的高亮,是点明本文的版面所属的标签,而它也是提高用户留存率和打开率的重要工具。当然除了顶部分栏外,正文底部关键字区、BANNER、标题的“XX|”式关键字命名法都起到了杂志化的运营效果。

结构层次

通过将各个元素布局在不同的位置,可以强调作品的层次感。可以通过组合、颜色、共性等引导读者并传递有效信息(如图2-15所示)。

组合:经过精心设计的元素进行的组合,强调某些重点,表达图形语言。

颜色:颜色可以增加层次感,同时和主要内容形成呼应或对比,它可以帮助读者区分内容。

共性:颜色、大小等参数经过校准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以形成重点。

图2-15  各元素布局



导向:图片、文字等通过方向性设定或外部引导,帮助用户朝着预期重点和预期顺序阅读。

规格:通过改变内容的大小、位置等参数,吸引或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格式塔原理

结构层次布局源自平面设计中的对齐原则、亲密原则、重复原则和对比原则,而这四大原则又是心理学中格式塔原理的应用。

格式塔原理认为,人的知觉感受大于视觉感受,即我们对任何一个要素的印象,知觉都会认为其牵连其他要素或要素组合的整体。且每一要素的特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基于和其他要素的关联而存在的。

格式塔中的完整和闭合倾向原则,说明整体形成闭合形状的部分容易被判断为整体。平面设计中的对齐原则正来源于此。我们设计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分散对齐等形式的目的在于让段落内容形成整体,而非彼此独立。

格式塔中的接近性与连续性原则,指距离较近的部分容易被判断为整体。该原则是平面设计中亲密原则的基础。同样在版式设计中,位置临近和具有连贯轨迹的设计可以使用户认为它具有整体性。

格式塔中的相似性原则,表示相似的部分容易被判断为整体。它对应平面设计中的重复原则。首尾重复、内容重复的设计,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但凡不依照格式塔原理而无法被纳入整体的设计,都会带来强烈的对比结果。这就是平面设计中对比原则的来源。产生对比的方式非常多,目的是让两个部分无法融为整体。

格式塔原理是专业设计师研习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心理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运营者不见得需要全面掌握,但是一定要善于应用,尤其在和设计师交流程中要基于设计学原则提出需求,而不是只随意喊出“LOGO要大”。LOGO为什么要大?你的理由基于完整和闭合,还是基于接近性与连续性或者相似性,抑或是对比?

《硬核运营 : 技术流新媒体养成》是计育韬创作的科普学习作品,乐读文学提供无弹窗的全文在线免费阅读

乐读文学所有书籍和文章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Copyright © 乐读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