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高阶运营:从小编到新媒体操盘手

乐读文学 > 科普学习 > 高阶运营:从小编到新媒体操盘手

第12章 微博运营:打造爆款微博的七大法则

书籍名:《高阶运营:从小编到新媒体操盘手》    作者:龙共火火



微博是一个具有强媒体属性的社交平台,脱胎自新浪网,2009年内测上线,先后打败了同期上线的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成为社交媒体的领头羊。截至2018年6月,微博的月度活跃用户数为4.31亿人,是目前国内除微信和QQ之外最大的社交平台。

本节简单介绍微博的一些运营法则。



12.1  第一法则:微博的初始化定位及矩阵建设


企业运营微博通常出于以下三种目的。

首先是品牌传播。企业主的微博账号有“蓝V”标识,像普通的个人用户一样可以随时发状态,平常可以通过“话题打造”等形式传播品牌。另外,微博上聚集了国内众多明星及公众人物,很多热点新闻事件都是在微博上被率先曝光。品牌主可以借势营销,其中比较有名的借势营销的品牌有“杜蕾斯”。

其次是舆情监测。因为微博的媒体属性强,很多用户遇到品牌问题时,会@相关企业的官微或者媒体。微博的话题属于广场式聚合,所以舆情爆发会非常快。企业通过微博运营能更好地监测舆情以及引导相关话题。

最后是销售产品,企业主在微博上可以直接卖货,增加销量。在微博上可以建立商品橱窗,附上淘宝店链接,用户点击商品链接即可购买。

从这三个目的来看,微博是企业建立新媒体矩阵的必备选项,尤其是舆情监测的功能,基本上每个企业都需要。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企业爆发危机,那么企业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但是通过订阅号每天只能发送一次消息,如果短时间内事件出现反转,则不能再发文说明。而通过微博,每天可以发很多条信息,并且能够随时更新,因此更适合解决舆情危机。

12.1.1  微博定位

企业微博如何运营?与微信公众号一样,微博运营同样需要先定位。

12.1.1.1  人群定位

从微博披露的2017年用户分析报告来看,30岁以下的微博用户超过八成,是微博的主力人群(如图12-1所示);同时,微博的男性比例稍高于女性,为56.3%;城市分布方面,一线城市的用户占月度活跃用户数的16.2%,三四线的城市的用户占50%以上。

图12-1  微博用户的年龄分布

从微博的用户人群可以发现,微博用户更年轻化,同时包括很多下沉用户。所以,企业做微博人群定位时,可以有意识地按照这个方向寻找用户。比如,某化妆品公司的产品的人群定位分布在20~45岁,那么运营微博时,就可以针对20~30岁这个区间段的女性运营,因为在微博上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的数量更多,也更加活跃。

12.1.1.2  内容定位

内容定位主要解决日常引发哪些话题的问题。

如果企业已有微博,就可以通过蓝色光标出品的BlueMC工具做一次KOL画像,画像包含用户的性别、年龄、兴趣、关注话题点、职业等标签。图12-2是“美丽说”的粉丝画像,不难发现,其粉丝最感兴趣的领域为搞笑段子、流行搭配和美容美妆,所以这三类领域将成为“美丽说”主要的内容输出方向。

图12-2  “美丽说”粉丝的兴趣分布情况

另外,也可以通过企业过去所发消息的转、评、赞排名最靠前的内容来摸清粉丝的喜好。图12-3是“学霸君”某个阶段微博的TOP5评论内容,这些内容主题是“我去上学啦”节目和直播活动。如果发现粉丝对这类活动感兴趣,那么微博号可以不断地根据数据进行内容调整,以符合众多粉丝的阅读兴趣。

图12-3  “学霸君”某个阶段微博的TOP5评论内容

如果企业还未开通微博,那么如何初步确定内容定位?可以结合以下两种方式。

首先,直接迁移自己其他社交平台的内容,比如将微信或者抖音平台上的内容在微博上进行改编并使用。

其次,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找一些粉丝,重点关注他们在微博上喜欢转发、点赞的状态。例如,发现这些用户喜欢某明星,那就可以经常转发该明星的状态,或者在该明星过生日时开展送礼品的活动。

12.1.1.3  栏目定位

下一步是确定内容的具体发送时间。因为每天发的状态条数不受限制,所以企业可以在某些固定的时间点做特定的栏目,让用户形成“肌肉记忆”,同时固定栏目也可以收录在某个话题中,增长整体的话题曝光数。

比如“美丽说”之前在周一至周四有固定栏目——“美丽说早”“美丽说安”“美丽说嗨”等(如图12-4所示)。其中早上8点发“美丽说早”的栏目,这个栏目的内容会带上相应的话题#美丽说早#。每天坚持发,这些固定话题的阅读量可以达到上百万。

图12-4  “美丽说”微博内容的栏目规划

设定固定栏目后,再根据栏目确定每天发文的固定条数。例如,图12-4中每天有5个固定栏目,那么每天根据栏目会固定发5条状态。除此之外,还要多发几条风格活泼的日常状态,这些微博数据根据团队、资源等具体情况而定。比如有专人负责微博,可以一天发10条;而由兼职人员运营微博,可以一天发5条等。当然频次也不宜过于频繁,每天发20条以上,可能引起粉丝的反感。

12.1.1.4  人格化定位

在确定内容的调性后,还需要进行人格化定位。相比微信公众号,微博的人格化更加明显。因为微博粉丝数排名前50的账号以明星的微博居多,他们都有很强的个人品牌属性。所以,企业微博也需要具有很强的人格化属性,让粉丝强烈地意识到他们喜欢的是一个具体的、形象的人。

关于昵称,可以用和公众号一样的名字。例如,“学霸君”在微信和微博上都叫“君君”;也可以进行一些区分,例如,“美丽说”在微信上叫“小美”,在“微博”上叫“花小美”。

12.1.2  微博矩阵的搭建

有些企业有不同的产品线,在确定了微博的初始定位后,还可以建立相应的矩阵。有三种形式的矩阵可供参考。

12.1.2.1  蒲公英式矩阵

蒲公英式矩阵的特点是,企业的品牌就像蒲公英一样,没有一个核心据点,多个品牌同时共存。例如“阿迪达斯”旗下有“阿迪达斯足球”“阿迪达斯训练”等微博号(如图12-5所示)。

图12-5  “阿迪达斯”的微博矩阵图




12.1.2.2  放射式矩阵

放射式矩阵的特点是,企业有一个核心微博号,其余微博号是属于中心点的下级分布账号。例如“万达电影生活”旗下有“洛阳电影生活”“东莞电影生活”等账号(如图12-6所示)。

图12-6  “万达电影生活”的微博矩阵



12.1.2.3  双子星式矩阵

双子星式矩阵的特点是,企业有两个核心微博号并且存在某种联动。最常见的是品牌与CEO联动,两者都处于强势的地位。

比如数据服务公司易观智库,其微博主要通过两个账号传播。一个是CEO于扬,其微博名为“易观于扬”,粉丝数超过300万。另一个其企业微博“Analysys易观”。两者经常互动,互相涨粉以及扩大传播度。

图12-7  双子星矩阵示例

这三种只是基本的矩阵类型,现在很多大型企业的微博号呈混合式矩阵分布。例如,小米旗下既有蒲公英式矩阵,包括“小米手机”“小米电视”等;又有CEO及其高管的矩阵,包括创始人雷军、CEO林斌等。多账号协同,其爆发势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