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高阶运营:从小编到新媒体操盘手

乐读文学 > 科普学习 > 高阶运营:从小编到新媒体操盘手

10.3 两大工具、三大步骤在投放前刷掉99%的假号

书籍名:《高阶运营:从小编到新媒体操盘手》    作者:龙共火火



建立账号库后,需要进一步筛选。筛号分为两步,初筛和复筛。

10.3.1  初筛

初筛主要筛公众号的一些基本属性,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10.3.1.1  账号阅读单价

阅读单价=该条报价/该条平均阅读量

例如,某公众号的头条阅读量是5万,报价5万元,则阅读单价为1元/个阅读。一般找供应商或者号主直接谈价格,看账号的阅读单价是否符合心理预期。如果心理预期阅读单价是0.5元,则该公众号不符合。

当然,不同行业、不同渠道、不同投放形式的标准单价不一,需要自行对比。

10.3.1.2  公众号的人群属性

确定阅读单价后,可以观察该公众号的简介和发文内容,判断该公众号聚合的人群属性:是以男性为主还是以女性为主;是集中在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是学生还是白领等。有些公众号的号主直接提供后台的人群属性截图,投放者可通过分析,判断该公众号是否符合自己的标准。

10.3.1.3  公众号的文章属性

初筛的最后一步是判断公众号内具体的文章调性是否符合投放的风格。例如,投放严肃类的内容,那么以幽默文章见长的公众号显然不符合诉求。

10.3.2  复筛

初筛完成后,保险起见,还需要进行复筛。

目前在公众号投放时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刷量,即投放的账号粉丝量、阅读量等数据造假。市面上每刷量1  000阅读的单价不超过100元,成本相对较低,所以有些公众号会采取刷量的手段。现在刷量的方式基本上是人工阅读刷,所以判断的难度也比较大。那投放者如何在投放前大概率地刷掉造假号呢?

下面分享复筛时常用的八条经验。当公众号符合以下情况时,造假的可能性较低。

●公众号有原创文章,且历史原创率较高。

●公众号每篇文章下面都有留言,且留言点赞数正常。

●公众号没有改过名或没有隔行业改名。比如美妆号改为做教育的号。

●公众号的注册时间较长,中间没有断更很长时间。

●公众号被新媒体大数据平台新榜、清博等收录。

●选择该公众号最近的100篇文章并观察分析阅读、点赞趋势没有明显异常(如图10-3所示)。


判断某公众号是否造假主要看阅读量的波动,有规律的波峰、波谷是正常的。如果公众号文章并不是每篇阅读量都在10W+,但发现阅读量明显一直稳定在某个具体数值,比如每次都是53  000,那该号就比较值得怀疑,因为文章的阅读量必然随内容质量有所波动。另外,重点看广告的文章阅读量是否反常偏高,一般广告文的阅读量都偏低。

选择公众号最早的一批文章

拉出该公众号最早的一批文章,看看有没有断更或大幅删文的情况。有些号虽然阅读量大,但是粉丝并不精准,前期粉丝可能不是该号的目标用户,所以会将前期的文章大幅度删除。

投放前实时监测数据波动

如果经过前几步筛选,还是对该公众号不放心,那么在投放前可以借助新榜的“分钟级监测”功能,先监测这个号其他文章的阅读量。通过监测结果可以看到两个数据:数据增量和数据总量。

数据增量  指每10分钟的阅读数,数据趋势图一般会遵循前高后低原则。如图10-4所示,左图是正常的阅读量走势;右图则增量走势极其不稳定,出现了很多个波峰,某个阅读高峰居然出现在凌晨1点多,不符合该公众号的阅读规律,该号明显是刷量号。


阅读数据总量  即累计阅读量图。正常的阅读量呈现平缓的上升趋势(如图10-5左图所示);非正常的阅读量则可能出现很多锯齿形(如图10-5右图所示)。

当然,监测的数据也不能绝对地作为判断标准。有些异常的波峰可能是号主通过社群等形式推广即时增加的量,这时候就要根据公众号的实际大小、社群数量等进行具体分析,通常号的体量越大,社群数量越少,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最后,投放者根据后续的实际投放情况,把账号库里的账号进行分级,比如从阅读单价、投放效果等标准进行分级,以便对其有更清晰的认识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