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高阶运营:从小编到新媒体操盘手

乐读文学 > 科普学习 > 高阶运营:从小编到新媒体操盘手

第10章 对外投放

书籍名:《高阶运营:从小编到新媒体操盘手》    作者:龙共火火



对外投放指寻找外部渠道,通过资金或其他资源等方式进行投放,完成企业的预期目标。对外投放的目标是达到最优化,就像函数一样,输入有限的资源和资金,输出最优结果,中间则是寻找最佳投放组合的过程。



10.1  投放前必知的三大要点


本节所讨论的投放,主要指微信端的文章投放。在正式探讨投放的技巧前,我们先了解企业进行微信投放的一些基本原则。

10.1.1  投放目的

在微信上投放文章一般出于两个目的。

10.1.1.1  以品牌公关为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品牌公关。企业注重通过投放打造品牌影响力,增加美誉度,在用户心中占领心智。这类投放活动往往包含在某个项目中,比如新品的宣发、公司的融资或者企业的事件营销等。

品牌类投放一般以创意为主;公关类投放一般以行业分析为主,在账号选择上会更加看中其账号粉丝覆盖量及作者的知名度。

企业在做公关类投放时一般会要求作者将文章全网通发,在企鹅号、头条号等平台上完成同步的更新,因为其目的是让信息触达更多用户。

10.1.1.2  以转化销售为目的

第二个目的是转化销售。企业更为注重通过投放直接带来效益,比如通过卖货带动销量或者直接提升App下载量等。

企业投放在账号选择上,除了关注账号覆盖的粉丝量,更注重用户的质量。投放以软文为主,而且一般都加上可追踪链接,便于追踪到后续的用户下载或者购买行为。

在实际投放中,企业一定会以其中一个目的为主。例如,2017年化妆品牌百雀羚投放在“局部气候调查组”公众号的刷屏文案。

但之后有人质疑百雀羚的这次投放没有直接带动大幅销量,所以是无效投放。人们的质疑基于以转化为目的的考核方式,但百雀羚的投放策略主要侧重宣传品牌,更加注重长期占领用户的心智,让大家知道老品牌百雀羚的品牌“年轻化”,以对长期销量有所助益。

10.1.2  投放形式

投放的形式很多样,在微信体系内,典型的投放场景有以下五种。

10.1.2.1  公众号投放

在公众号体系内,文章可以有两种投放形式。一种是软文投放,即通过撰写软文,引导用户最后点击下载或者购买相应产品;另一种是类似贴片性质的硬广,即在文章前面或尾部直接插入广告图片或小程序。例如,有一段时间,“咪蒙”的每篇文章前都会加上一段由手机品牌商vivo冠名的“金句时刻”。

在公众号中的具体投放位置也有多种。除了文章,还有菜单栏,企业可以在公众号菜单栏的某个固定位置插入链接进行引流。

10.1.2.2  KOL朋友圈投放

前文已经介绍,KOL是重要的连接点,可以有效提升信息的传播量。KOL的投放一般以朋友圈投放为主。企业找到行业内的KOL,与其合作,请他转发相关的文章或者海报,配上转发语,往往产生有效且可见的影响力。

10.1.2.3  社群投放

社群广告是一种新兴的投放形式。用户会集中在很多的主题社群,比如小区群、兴趣群等。企业在社群投放广告,一般直接请群主发送广告内容,群主可以@所有人关注;或者在某些品牌发布会上,社群采取临时冠名的形式,例如将原有的社群名称变为×××公司发布会临时群。

10.1.2.4  朋友圈广告投放

2015年1月,微信朋友圈广告正式出现。目前,朋友圈广告的门槛已经大幅降低,一般按照CPM(广告每千人曝光次数)收费,花5万就可以起投。

朋友圈广告的基础形式为图文或视频广告,用户看到后可以直接点击,然后跳转到与企业相关的链接或者小程序。还有两种更高级的投放方式:一种是卡片广告,在广告下方设置相应的按钮,跳转到不同的落地页(如图10-1所示);另一种是互动广告,用户可以在广告下方发表评论,广告主可以选择性回复。目前这两种投放方式起投门槛较高,需要100万左右。

图10-1  朋友圈中的卡片广告



10.1.2.5  互选广告投放

互选广告属于PMP(Private  Marketplace)模式,可以理解为程序化购买和直销的结合。和传统的CPM投放不一样,广告主可以更加精准地知道投放在何处。

例如,汽车品牌商宝马想把广告定向投向于30~45岁的用户,用PMP模式可以精准地匹配到具体公众号,比如“十点读书”“夜听”等。目前的互选广告属于测试阶段,只有少数微信大号才能收到邀请。

10.1.3  投放流程

在具体投放中,正常的投放流程通常分为以下六步。

10.1.3.1  第一步:定目标

首先确定此次投放的目的,是以品牌公关为主还是以转化销售为主。确定的目标需要具体到数字,比如这次投放想覆盖5  000万精准人群,还是直接带来10万下载量。

10.1.3.2  第二步:定预算组合

确定目标后,根据目标制订基础预算。根据往期或者行业的均值计算基础预算。例如,某企业的目标是5  000万的精准曝光,行业内每曝光给一个用户大概0.1元,所以大概需要500万的预算。

评估基础预算后,就可以考虑各个渠道如何选择投放组合。投放组合需要根据每个渠道的量级、效果、时间等因素综合评估。

例如,某成人教育机构的投放以销售转化为目的,想要一周内获取1万条有效用户信息,预算在100万以内。它目前拥有的较好投放渠道是朋友圈和微信文章。如何评估这两个渠道的配比?首先要看该渠道的获客成本,其次看转化率及该渠道的客单价,最后根据上述几个条件算出ROI(投资回报率)。

ROI=收入/成本=(线索数×转化率×客单价)/(线索数×获客成本)=转化率×客单价/获客成本

这样算出,朋友圈的ROI为300%,文章为400%,而且文章的获取成本低(如表10-1所示),所以应优先选择文章投放。

表10-1  朋友圈和微信文章的ROI对比

当然,同时还需要考虑该渠道的放量水平,因为渠道并不是无限放量,会根据时间、资源等有所限制。文章的投放效果虽然好,但是放量较少,因为需要提前预订,很多大号已经没有排期,所以最后企业选择了将公众号文章的用户信息目标数定为3  000条,这已经是文章渠道能够达到的最大量,另外7  000条则由朋友圈补充。经过计算,预期成本为65万,ROI为370%。

确定宏观的渠道组合后,还需要进一步确定到底用几个号同时投放软文。

10.1.3.3  第三步:选号进库

第三步是选择相应的公众号进行投放,这一步需要考核账号的健康度、运营情况、往期投放效果等。当然如果在朋友圈投放,也要使该朋友圈所在的地域以及定向人群与投放产品相匹配。

10.1.3.4  第四步:选定物料

选择了合适的投放账号后,就需要进行物料的制作,比如朋友圈的图片、H5或软文的撰写。

10.1.3.5  第五步:实际投放

在实际投放中需要定好具体的时间排期,在投放过程中需要定时监测数据。

10.1.3.6  第六步:持续优化

投放后,根据数据及时复盘,以便后期对活动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