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高效PDCA工作术

乐读文学 > 科普学习 > 高效PDCA工作术

第二章 计划阶段初级篇:找出差距,制订“计划”

书籍名:《高效PDCA工作术》    作者:富田和成



●制订计划既要小心谨慎又需大胆尝试


从本章开始,将就PDCA循环各个阶段的内容进行逐一详细介绍。

第一步制订计划。根据我的经验,实践PDCA的不成功人士中的百分之五十失败在制订计划的阶段。

失败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过于小心谨慎,另一种是过于粗枝大叶。其中由于个人的性格以及企业文化的不同,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那些做事小心谨慎,从不越雷池一步的慎重派,一听到制订计划就会感到全身紧张。在他们看来,一旦制订出计划就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

如果一个公司的经营老板是一位慎重派,那么在研究开发新项目时,公司部下就会为市场调查疲于奔命。这期间,市场或许早已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但是在公司每月定期召开的经营会议上,结论却仍然是老一套——再等一等,看看形势。

一个组织当中如果有了这样的领导,PDCA循环就很难运转顺畅。

另一方面,如果遇上办事粗枝大叶不认真思考的领导做PDCA循环,把草率制订出的计划付诸实施,就会让公司部下在接下来的实施阶段不知所措,在验证阶段无法进行定量比较,以致(特别是在事情进展不顺利时)找不到问题的原因所在。

以上情形表现为两个极端,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对PDCA没有做到充分的理解。

过分的小心谨慎和无端的顾虑重重,会降低PDCA的运转速度。

过分的粗心大意和一味的一团和气,会导致PDCA循环的精度大打折扣。

为此,要求从事PDCA循环的个人或组织既要小心谨慎又必须大胆尝试。

无疑,这只是一种感觉,并没有严格的定义。重要的是要经常扪心自问,与自己展开对话。既要看自己是否谨小慎微,又要看自己是否无所顾忌。如果发觉出现任何一种偏激,就要有意识地进行调整,以便使自己始终保持平衡。

顺便说一说,我每天都要对部下提交的课题报告提出意见,但我却很少感觉到不安甚至夜不成寐。有时为了做出重大决断,我会比以往更加小心谨慎。但是说到PDCA循环,我所做的百分之九十九的判断不外乎“不要怕出错,现在的重点在于提高假说的精度”。

我感觉,所有事情都应当通过PDCA循环运作,因为这样可以减轻许多精神上的负担,这是我从中得到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