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高效PDCA工作术

乐读文学 > 科普学习 > 高效PDCA工作术

高效PDCA工作术带来的恩赐

书籍名:《高效PDCA工作术》    作者:富田和成


PDCA作为一整套“催人奋进”的结构体系,推动公司经营以“高效”运转,促使公司、部门乃至个人迅速地得到巨大的利益。人们从收获当中增强信心,激发起更高的热情,反过来又促使PDCA循环更加迅速地运转。

这一良性循环,乃是高效PDCA工作术的精华所在。

有关高效PDCA工作术得以实现的核心之处,本书将逐一加以说明,其中重中之重就在于如何提高成果验证的频率。

所谓PDCA循环,绝非P、D、C、A机械地周而复始。现实当中,一旦制订出计划,接下来便是众多个细小任务相继履行的“实施循环”的不停运转。

举一实例,本公司将一般企业通行的每周一次的团队会议改为每周两次,大约三天召开一次会议,称之为“半周会议”。

在“半周会议”上,人们需要的绝非类似“同事们继续努力”之类空洞无味的呐喊,而是大家坐在一起逐项解决各自的课题。

会议当中,团队成员的行动计划围绕着会议日程,同样以半周时间为单位进行一次小结。包括目标成果在内,执行中的行动目标都需要按照数字指标逐条加以确认。通过半周会议,所有团队成员对各自数字目标未能达成的原因及课题实现共享,成员之间统一认识,为进入下一个循环做好准备。

通过这种方式,整个公司建立起一套机制,使工作当中因故受阻的成员不必等待一周时间。等待、彷徨,这种状态长期持续,不仅阻碍团队前进的步伐,更会让成员陷入困境。

企业在以高效前行的过程当中,会不断地遇到各种各样新的课题。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金融科技创新企业,面对的是来自前无古人的未知领域的挑战,因此就更是如此。一周时间,无法想象工作当中不出现任何问题。在我们看来——没有遇到新的课题,乃是未能采取任何行动的最佳佐证。

正因为如此,半周会议上坦言公开自己所面临的问题,不但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反而受到大家的一致赞许。现如今,这种理念已经在公司蔚然成风。要知道,没有问题的个人或组织,原本就不可能存在于世间。

那么,个人运转PDCA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个人的场合,如果养成习惯,做到每周一次对过去的行动做一番总结,必定能够取得相当可观的成果。但遗憾的是,能够养成如此良好习惯的人并不多见。多数人则是一年一次,在公司领导面前笼统地对过去一年的经历做一番回顾,空洞地谈一谈未来一年的抱负并以此了结。

在这一点上,我自从走上社会以来,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对自己行为的反思。

无论工作多忙,晚上喝酒回来多晚,回到家后我都要抽出时间反思一天的行动,将结果记录在纸上。每到周末,我很少安排外出活动,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或者咖啡馆里,以半周、周、月、季度、半年乃至全年为周期制订出行动计划并且进行反思,这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于个人运转的PDCA主题,可以是销售目标也可以是为报考商学院做准备,对此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内容。只要是下决心想要达成的目标,都可以运转起PDCA循环。对我来说,这早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早在野村证券公司任职时期,我就在证券推销以及私人银行家领域创下了无数个最年少记录。本公司运行的“ZUU网站”,作为提供金融产品相关信息服务的网络媒体,开业仅两年时间就发展成为全日本访问量最高的网站(不包括“雅虎金融”等股票信息网站)。所有这些成果的取得,无一不使我坚定地实践了高效PDCA工作术的结果。

学会运用高效PDCA工作术,可以让你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成长。面对那些高高在上的前辈,以及那些作为竞争对手的大企业,若以十倍于对方的高效奋力前行,终将会把他们远远抛在身后。

说起来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离开了PDCA就像徘徊在茫茫沙漠之中,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有了PDCA就有了目标,确保始终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向着目标迈进。

行走速度猛然达到周围人的十倍,这的确显得有些困难。但是,如果能够因地制宜展开训练,瞄准最短距离选择路径,总会以十倍于他人的速度走在时代的前列。

我对此坚信不疑。高效PDCA工作术让我迅速成长,我为此感到无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