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超级记忆:10倍速轻松学习

乐读文学 > 文学理论 > 超级记忆:10倍速轻松学习

4.快速扑克记忆

书籍名:《超级记忆:10倍速轻松学习》    作者:卢龙斌



我们对最强大脑印象特别深刻的估计就是“快速扑克”这个项目了,因为它多次出现在节目里面。

首先是第二季李俊慧在场下以0.5秒记忆一副打乱扑克牌的面试视频,让大家连震惊的时间都没有,这种比照相记忆还快的扑克记忆确实让人大开眼界,但是在现场展示的时候却两次挑战都没有成功。虽然李俊慧开始时也是一样使用记忆宫殿记忆扑克牌,但是后期她的速度越来越快,可以一个地点记忆多张牌,一闪而过就记得了,而且有些牌甚至都没有推开,特别是面试的0.5秒和舞台上第二次不到5秒的两次很明显有些牌是夹着看不到的。但是她又如何能够在0.5秒几乎全对,反而5秒时间却错了呢?还有挑战的第一次16秒大概记忆了4遍,平均每遍大概花费4秒钟,也是错了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从这方面来看,李俊慧使用的接近照相记忆,但是更加可能是超感官记忆。照相记忆大家容易理解,之前我们黄卡训练时也体验过,但是超感官记忆估计很多人都很陌生。其实这和时下很流行的蒙眼识字是差不多的道理,就是一种感应,就像我们所谓的心灵感应一样。我们的右脑蕴藏着无数的潜能,经过右脑开发的孩子可以进行超高速波动速读,甚至不需要翻开书就可以感知书里面的内容。这说起来有点玄乎,但是理论上是可行的。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在波动,光线有光波,空气有空气波,分子动理论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都是有一定的波动。假如人的大脑脑波能够调和到对应物体的波动,理论上是可以感应到这个物体的,就像共振一样。

随着右脑开发、间脑开发、HSP超感应等训练的推动,很多孩子都被开发出了这种波动速读和蒙眼识字的能力,只是这种能力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一个是需要非常高的心理素质,另一个是在这种超高速的状态下很难保证准确。就像王峰说的,用5秒钟记牌,他看都来不及,根本没法记忆。

这种超感官感应目前成功的案例很少,而且也难以展示,因此我们选择一种人人都能掌握并且随时可以展示的记忆方法,运用这方法,王峰在最强大脑的舞台上以19.8秒的成绩打败了世界纪录保持人西蒙。方法很简单,就是使用一个地点记忆两张扑克牌的方式。

一开始,我们需要对扑克牌进行编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直接转换为我们熟悉的数字编码,转换形式也很容易理解。

首先对花色先进行转换。

1.黑桃是一个尖角,所以编码为1。

2.红桃是一个心形,两个瓣,所以编码为2。

3.梅花是一朵花,三个花瓣,所以编码为3。

4.方块是一个菱形,四个角,所以编码为4。

先搞定扑克牌的A、2、3到10,我们把花色编码放在十位数,即以10、20、30、40开头,所以:

黑桃10直接对应数字10。

红桃10直接对应数字20。

梅花10直接对应数字30。

方块10直接对应数字40。

黑桃A直接对应数字11。

红桃A直接对应数字21。

梅花A直接对应数字31。

方块A直接对应数字41。

依此类推一直到:

黑桃9直接对应数字19。

红桃9直接对应数字29。

梅花9直接对应数字39。

方块9直接对应数字49。

接下来就是对带人物的12张牌进行编码,这次反过来我们把花色当成是个位数的1,2,3,4。

J看起来像钩子就是5,所以花色J对应从50开始。

黑桃J对应51。

红桃J对应52。

梅花J对应53。

方块J对应54。

Q看起来像6,所以花色Q对应为61,62,63,64。

K看起来像一挺机关枪,定义为7,所以花色K对应为71,72,73,74。具体编码对应如下表。

有些训练过扑克牌的可能有以下疑问:

1.是否可以把扑克牌另外创造一套和数字不一样的编码?

答:如果你时间是可以自己去重新编一套编码慢慢练,但是我们并不建议这样做,因为超级浪费时间,定义区别于100个数字编码本身就非常费时间,更何况还要去找合适的图片来记忆,熟悉起来也是费力费时。我们用同一套编码,那么扑克牌水平上来了,数字也就同步就上来了,可以大大地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2.是否可以把人物牌直接编码为特别人物,如猪八戒、孙悟空等?

答: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专业选手来说并不建议,因为人物本身都很像,都是一个嘴巴两只眼的,速度快了就容易混淆。

3.是否可以把人物牌编码到黑桃A到10不一样的其他任意数字编码?比如红桃Q,简称红Q,谐音红球,编码到我的79气球。

答:这个当然可以,其实只要你愿意,扑克牌可以编码到你任意的100位数字编码里面,你觉得舒适,反应图像快就行。

4.由于黑桃A到9对应11到19,而J,  Q,K顺其自然对应到11,12,13。所以我对应人物牌就直接加上40,也就是黑桃J,  Q,K对应到51,52,53,红桃A到9对应21到29,所以红桃J,  Q,K对应到61,62,63;同样的梅花J,  Q,K对应到71,72,73,这样是否可以?

答:这个是可以的,运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只要转换在100位数字编码里面,都是比较好的。

设定目标,制订计划

1.正常为每天3小时,30天左右达到2分钟记忆一副扑克牌全对,然后分解到每一天要进步多少。

比如每天晚上19:30开始训练3小时,到22:30结束。到了19:30就要准时开始(每天就该提前把其他事情搞完,或者安排到其他时间),这个时候无论什么事情都应该放下,第一天训练记牌:总的记忆了3副牌,最快的是12分钟。那么第二天就定目标记5副牌,最快要快于11分钟,就这样每天定时定量,每天加量完成。把目标和计划写在一张卡片上,贴在正对着自己训练的桌面或者墙上,随时看得见,这个就是把目标进行视觉化,时刻提醒自己训练和进步。我一直有个人生格言就是:每天进步1%。

2.每天按照目标和计划按时开始和完成,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能够做好,数量就是每天的训练量,质量就是训练的效果和成绩。完成了就在目标卡上打个勾,连续集满5个勾就奖励自己看场电影,或者出去玩;当天没有按时开始或者完成就加倍努力,还要惩罚做俯卧撑或者云板等!

这个奖惩方式很简单,主要是为了激励自己坚持下去,就像玩那些快跑游戏一样,如果单纯地在跑道上跑,玩一会儿你就无聊不想玩了。但是跑道上面设置了障碍,还有能量丸和物品收集补充,提升战斗力等,还能够闯关升级,这才能够激发你一直很兴奋地“勇攀高峰”。

3.以上做好之后,其实收获的不只是训练的完成或者能在多少时间内记完一副扑克牌,更多的是你对自己的时间管理、目标管理、计划的管理,能够养成这样的一个良好习惯,那么在未来的竞争中,一定是处于优势位置的。目标就像你播下的种子,想要丰收,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辛勤耕种。

世界脑力锦标赛中快速扑克的计分规则

目标:尽量以最短的时间记忆一副52张的扑克牌。

注:有两次比赛机会,每次的牌均不一样,取成绩优秀的一轮。

记忆部分

1.选手使用自备的四副扑克牌(组委会另有指定的除外),选手必须保证每副牌为52张,除去大小王。用于记忆的两副要提前打乱,另外两副用于回忆摆牌的可以按照选手喜欢的顺序排列好。

2.扑克牌必须要用盒子装好,贴上标签,并用橡皮圈绑好。每张标签上都应包括选手姓名,第几轮,是记忆用还是回忆用的扑克牌。比如某某某,第1轮,记忆;某某某,第1轮,回忆等。

3.四副扑克牌要用结实的袋子装好,在赛场报到处交给裁判保管。袋子上也要贴上标签,写上姓名、电话。

4.对于能在5分钟内记下一副完整扑克牌的选手,必须自备组委会认可品牌的魔法计时器。同时,组委会会安排一个裁判员检查计时器,监督选手整个快速扑克的记忆和回忆过程。

回忆部分

1.记忆完成后,裁判把选手回忆的扑克牌放在选手面前。只有当主裁判喊“开始”后,选手才可以回忆摆牌。

2.选手需将第二副扑克牌排列成已记忆的扑克牌的顺序。

3.当5分钟回忆时间到,选手必须停止摆牌。

计分方法

1.裁判会按照和选手在记忆之前约定的顺序,从选手记忆的第一张开始对牌。两副扑克牌逐张比较,当出现不一样,即错误时,对牌停止。裁判在答题卡上记录选手正确的牌数。后面的扑克牌对多少张、错多少张都不计入成绩。

2.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记下52张扑克牌的选手为冠军。

3.如果选手正确的扑克牌数少于52张,其记忆时间统一记录为5分钟,即300秒,而所得分数为c/52分,其中c是正确回忆的扑克牌数目。

4.选手最终成绩为两轮中最佳成绩。

我对以上规则进行了部分精简介绍,其实只要记得快速扑克的关键就是:在5分钟内用最短的时间内记完一整副打乱的扑克牌,然后在接下来的5分钟内能够完全正确地复原出来。

由于2014年之前该项目设定为1000分,只要25秒就可以达到,但是近几年25秒的成绩多次被打破,目前世界纪录是20.44秒,因此2016年开始重新设定的1000分标准是19.8秒。说来很巧,刚好是王峰在最强大脑上面展示出来的成绩。

2015年其他几个比赛项目多项世界纪录被多人打破,因此对很多个项目分数的计算基数都进行了提高,也就是想取得高分越来越难,记忆大师的门槛也越来越高,所以很多想参赛拿世界记忆大师称号的一定要趁早。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晚的是你总是不敢开始!

特别强调所有项目都要求准备第一,比如快扑只要出现错误,分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就像最强大脑的主持人蒋昌建对李俊慧说的:只要有一张牌出错就算挑战失败。所以在记忆中,最重要是准,其次是牢,最后才是快。

假如记的是错误的,那么记忆再多也是徒劳,假如记得不牢,记下来一会儿就忘记了,那么也没有多大意义,在记得准、记得牢的前提下,只要多训练,就一定能够把速度提升上来,速度只是时间问题,当然和训练方法也有很大关系,接下来我们就重点讲解扑克记忆该如何训练。

为什么把扑克作为重点?

1.数字谁都能记,但是扑克牌没有方法就很难,所以展示起来比较神奇,特别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记完,就非常具有震撼力,关键是可以大大地提升自信,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这个进步过程是十分激动人心的。

2.老少皆宜,扑克牌因为有东西在手上推比较好玩,不至于训练数字,看得人头昏眼花的,很难坚持。

3.推牌时候,大脑跟着手指运动在记忆,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记忆效果更好,数字记着记着可能就不知道分心想哪里去了,或者不小心都睡着了!

4.快速扑克和马拉松扑克占据了记忆大师标准的两个席位,显得特别重要,而且扑克水平上来了,其他所有项目也会跟着上来。

5.快速扑克的快确实比较适合做展示,所以很多电视节目都喜欢这样的表演,报社记者采访时也经常会报道这个项目。如果你百度搜索一下,大部分记忆大师拿到证书时都会有当地媒体的采访报道,而且肯定都会说到扑克牌,或者直接让记忆大师现场展示扑克记忆,然后录制播出。

6.快速扑克有些成人可以达到15秒左右,而小孩子在10秒左右的比较多,因为小孩天生图像感比较好,进步快,甚至像李俊慧这种0.5秒的也有几个。

扑克记忆如何训练

第一,读牌。

就是看到一张图大脑马上出图。

(1)读牌不要出声,可以在大脑里面默读。

(2)慢速读牌,慢速就是读牌时出图要反应出图像整体和特征甚至颜色,不是只知道扑克对应的是什么编码名字,一定要完整的图像,图像能够尽量清晰,甚至带入五感,速度相对比较慢。

(3)快速读牌。提速的关键在于加快推牌速度,推牌速度稍快于大脑图像反应速度,只要出现完整的编码图像即可,甚至到后期只要出现编码一闪而过的影像就可以过了。

(4)对于图像反应慢的牌筛选出来单独强化,如果某种扑克牌出图慢会严重影响记忆的效率和效果。在记忆时匀速非常关键,如果一下子快,一下子慢,大脑可受不了这样的刺激,会很混乱,难以记忆,这也是为什么王峰在记牌时候头部也在同步上下运动,是带入和保持这种节奏。

(5)将慢速读牌和快速读牌每天都结合训练,建议慢读2次快图1次,比较准确率优先,图像的清晰是准确的前提。

第二,连接。

就是对任意两张牌的图像进行两两接触,出现两位一体的画面。我们对任意两张牌做连接的时候把前面这张牌称为主动,后面那张牌称为被动,主动顾名思义就是主动出击,被动就是被动挨打的。所以连接其实很简单,就是主动出击被动即可。

(1)一定是两张牌的编码图像两两接触在一起,最后定格两位一体画面,就是两个图像同时出现在脑海当中。

(2)开始训练时连接可以尝试多种方案,选择记忆最牢固、感觉最好的一种方式固定下来。比如2132做连接,可以:

鳄鱼咬住仙鹤;

鳄鱼踩住仙鹤;

鳄鱼压住仙鹤;

鳄鱼尾巴甩打仙鹤;

鳄鱼抱住仙鹤;

……

这样多做连接接触的方式主要是为了发挥想象力,多维度思考,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局限性,所以这一步训练可以每三五个为一组进行分组讨论,对每个连接每人发挥想象提供连接方案,也可以把感觉不好连接的或者连接比较好的拿出来一起讨论分享。如果你确实想不到如何连接,那就和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来压着就行,这个是最简单也是最快捷有效的方式。

对于初学者来说,连接更多的需要靠动作才能够记得住,刚开始是可以的,当练习多了之后,只要能固定住两位一体的画面,后期就不需要动作了。当然,如果能够一开始就不需要动作直接放在一起接触就能够记得那样是最好的,如果能够直接摆在一起就记得的话,那么第二步这个连接甚至可以不用训练了,因为动作记忆存在以下问题:很容易分散你的注意力到动作上面而忽略了图像,导致图像印象不深刻,而且很多两两连接动作是类似的,靠动作记忆,容易混淆。

记忆时候动作太快,图像就容易模糊,导致记忆时候感觉记住了,但是回忆起来却因为图像太模糊容易混淆到类似的图像,或者已经没有图像感了,很容易出错。就像我们平时开车一样,速度越快,路边的树木就变形了甚至只有一点模糊的影像,根本看不出来那是什么东西。因此叨叨魏在最强大脑上面也经常说到,记忆的速度和准确度是成反比的,王峰也说在速度进入20秒以内自己都无法控制了,没有谁能够保证准确。

(3)读牌和连接都可以加上五官和内心的感受。比如:

21鳄鱼咬很可怕或者血腥的心里感受;

57飞机引擎轰隆巨响的听觉感受;

50煤球烧红很烫很热的触觉感觉;

33闪闪发亮,快亮瞎眼睛的视觉感受;

46石榴吃起来甜甜的味觉;

60榴莲闻起来味道很重的嗅觉。

有很多人在训练过程出问题的时候问那些大师,很多大师都会说多感受编码,但是从来不会告诉你如何感受,其实就是跟上述举例一样加入你的五官和内心感觉,把自己和编码融入一起,这样对编码的应用会更加得心应手。当然不是每个编码都需要有这么多强烈的感受,记忆的核心是图像,只要图像整体清晰完整,一般记忆效果都不会差,只是多带入一些记忆点,对于回忆就有更大的优势。

(4)注意连接摆放的顺序,这个是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也是最严重的错误,假如某张牌忘记了,总的就52张,剩下的几张可以推算出来,但是顺序错了,整副牌就全错了而且自己还不知道。一般我们以左右或者上下来区分顺序,前面那张牌的图像固定放在左边或者上面,后面那张牌固定就在右边或者下面,通过这个空间顺序来区分就可以了。

(5)连接一副牌结束之后进行检测,由于检测很费时间,因此一般连接3副牌检测一次即可,检测时候看第一张牌看是否能够想起第二张,看第三张能否想起第四张牌,依次这样检测直到结束。把想不起来或者错误的牌记录下来,思考错误原因,是图像不清晰,还是接触不好,或者受到前摄倒摄抑制影响。连接有26组,检测结果正确数低于20组,那么表明你的连接存在很大问题,需要找到原因;如果技术方面没有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的图像感确实比较差,可以考虑连接半副牌就是13组就开始进行检测。正确率保证在90%以上最好。

第三,记牌。

记牌简单来说就是使用记忆宫殿,一个地点桩记忆两张扑克牌是最广泛使用的方法。前面的读牌和连接训练是基础,如果基础不好,那么记忆效果肯定也不好。记忆开始前有些必要的准备:

(1)初学者准备好3~5套记忆宫殿,每套26~30个地点桩都可以,这几套宫殿一定要非常熟悉,最好能够在30秒内就能过完每套桩子的图像。

(2)记忆开始前做下深呼吸,还可以通过橘子集中法集中注意力。橘子集中法步骤如下:想象你的手上有一个橘子,你要感觉到它的重量、颜色、触感和气味。想象你抛起它,用另一只手接住,然后再丢回原来那只手,就像丢沙包一样,让它在两手之间来来去去。接着用你写字的手,把橘子拿到距离后脑勺上方15~20厘米的地方,用手轻触那一带的空间。接着把手放下,放松肩膀,想象橘子还留在那里。那是个有魔力的橘子,它会停留在你搁置的地方。慢慢闭上眼睛,和后脑勺上方的橘子取得均衡。这时你要感觉到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变化。你在放松的同时,精神也会非常集中。保持精神集中的放松状态,相信自己看过了就记得了。

(3)可以先读几副牌,感觉出图很顺畅就可以开始记忆了。

记牌方式

我们以一张桌子为地点,记忆黑桃6和红桃3,对应数字就是1623来举例。记牌方式主要有3种,我们分别做详细解释和优劣的说明。

(1)地点+主动+被动。就是大脑先出现地点,然后地点和主动接触再连接被动。记忆1623就是桌子上一个杨柳倒下来压到和尚,结果是桌子上有杨柳压着和尚,和尚趴在地上的画面,最先出图的是地点桩的样子,然后才是杨柳、和尚。

优点:直接使用熟悉的地点桩作为引导去记忆比较顺畅。

缺点:由于地点和主动先接触再接触被动,如果没有固定好三位一体的画面,就容易导致被动脱离地点桩,没有和地点接触而出现遗忘。

(2)主动+地点+被动。就是大脑先出前面那张牌的图像在地点上,再和后面那张牌连接,记忆1623就是杨柳在桌上倒下来压倒和尚,结果和前面是一样的,只是出图的顺序不一样而已,最先出图的是杨柳,接着是地点,最后是和尚。

优点:主动和被动都能够感受到和地点接触。

缺点:主动和被动容易脱离,由于主动先接触地点再接触被动,这样主被动隔着地点容易脱离。

(3)主动+被动+地点。就是大脑先出现前面牌的图像和后面那张牌连接。记忆1623就是杨柳倒下来压倒和尚在桌上。结果和前面也是一样的,只是最先出图的是杨柳,接着是和尚,最后才是地点桩。

优点:主动和被动在前期做了很多连接,所以直接按照前面练习的连接出来的两位一体画面直接放地点上记忆,显得很自然。

缺点:主动和地点桩脱离,容易导致主动的遗忘,所以要特别注意定格三位一体画面,或者能感受到主动和地点的接触最好。

不管你使用哪种记牌方式都是可以的,因为其实结果是一样的,最终目的是要固定住结果,就是最终的三位一体的整体画面。

要注意的是每个人只能选择一种记忆方式一直训练下去,只要在训练时注意发挥该种记忆方式的优点、避免缺点即可。一定不要换来换去,否则会导致自己很凌乱,而且容易出现顺序错误,我曾经就发生过这样的问题。我原来一直是以第一种记忆方式,由于自学的很多错误,导致准确率不高,后来改用第3种方案,导致有段时间很凌乱,完全无法记忆,错误的特别多,所以你们一定保持一个记忆方式就好,这种记忆方式可以运用到每一个项目当中。

每种记忆方式都有优劣,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需要羡慕别人是怎么样记忆的,关键在于扬长避短。练习到最后,速度快的时候就直接出现最终结果的那个画面了,没有动作也没有两两接触过程,只有最终结果的整体画面就记住了,而且速度非常快。当然如果有人在一开始训练记忆时就可以不需要动作和接触过程,那样效果是最好的。

当然还有很多选手是在一个地点记忆3张扑克牌的,特别是国外的选手比如多米尼克、Alex等世界冠军,但其实核心是一样的,比如地点是桌子,记忆132532,就是桌子上有个医生拿着二胡打仙鹤,基本就是“地点+人物+工具+物品”这样的记忆方式,这里不多阐述。

第四,复牌。

复牌就是拿另一副完整的扑克牌按照记忆的那副牌完全一样的顺序复原出来。

(1)提前把要复牌这副牌按A~K的顺序分别把4个花色分开,和新买的时候一样的顺序摆好。

(2)复牌时候从左到右一刷就把整副牌摊开,这样捡出来才快,如下图。

(3)复牌时某个位置或者哪张牌不确定的,先空着,把后面能回忆起来,确定准确的先复原好,剩下的几张牌再依次回忆和确认位置。

(4)复牌完成后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反复检查,确保准确无误。对于少数不确定的,建议相信第一感觉,大部分情况下,第一感觉对的概率大一些。

第五,核对和计分。

裁判会按照和选手在记忆之前约定的顺序,从选手记忆的第一张开始对牌。两副扑克牌逐张比较,当出现不一样,即错误时,对牌停止。

(1)注意这个“之前约定的顺序”,就是赛前选手必须告知裁判从哪一张扑克牌开始记忆,即从面到底还是从底到面。一旦确定,不可在对牌的时候改变。裁判将根据之前约定的顺序对牌算分,就是确定从第一张开始核对,还是从最后一张开始核对。

不过2015年的规则比较灵活,不需要约定,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情况以及有把握正确最多的方式来选择是从第一张或者最后一张开始核对。

鉴于比赛规则每年可能有一定变化,注意根据比赛的现场制定的规则为准。

(2)分数计算公式为:9386/(时间的0.75次方),即9386/时间0.75,注意时间单位是秒。在52张全对的情况下,满分为19.8秒;出现错误则时间统一计算为5分钟即300秒,把300代入上述公式得出的分数为130分之后再乘以c/52分,其中c是正确回忆的扑克牌数目,如果c为30,那么最后分数就是75分。这个分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第六,记录和总结改进。

训练一定要准备一个笔记本来记录,除了定时定量的记录,还有就是每天的训练情况和总结了。

(1)记录训练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2)记录训练情况,特别是出现错误的情况,一定要思考是什么原因,找到问题并解决,如果错误不解决,那么练习越多反而错误越严重,就得不偿失了。

错误检查和改进

图像不清晰——加强图像活化和放大缩小训练

地点上空或者第一张牌想不起来——

A.地点没有特征,改造出特征或者更换地点;

B.第一张牌图像不清晰,加强活化。

第二张牌想不起来——

A.第一张牌对第二张牌的接触不好,没有固定最后融合的三位一体的图像。

B.第二张牌过得太快,没有出图,或者整体图像不清晰。

C.后面的图像没有和地点接触,脱离地点。

总结:

今日问题和收获

很多学员学习完快速扑克课程后,还是有疑问该如何分配时间训练?以下是我们根据训练计划对初学者制定的记录表,按照这个记录表循环训练即可,在快速扑克稳定在90秒之前,都可以使用这样的记录表训练。前期以大量的读牌出图为主,连接为辅,记忆每天都要训练,读牌和连接,打造记忆宫殿,最终结果都是为了记忆,所以记牌必不可少,但是由于前期读牌出图太慢,记牌效率太低,因此以读牌为主,后期速度上来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调整。

我们之前讲过最强大脑选手很多都是把记忆项目转化为数字来记忆,因为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使用我们熟悉的数字编码,比如

第一期 晋级赛第一场 黄华珠 辨音报数字

第一期 晋级赛第二场 吴天胜 微观辨指纹

第一期 晋级赛第七场 黄金东 辨识二维码

第一期 挑战赛第二场 刘鸿志 智破密码锁

……

太多了不再一一列举,第一季、第二季的最强大脑项目可以购买中国记忆力训练网创始人张海洋和方然老师的《最强大脑解密》和《超强大脑是这样炼成的》这两本书,大都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最强大脑前面这两季各个项目的记忆方法,也可以直接百度搜索到,张海洋老师还录制了专门的解密视频,讲解非常清晰,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不过大部分都很不错。

特别是最后的国际赛,记忆类的项目几乎直接就是数字记忆了。当然节目组不会直接给数字来记忆,那样也太简单了,肯定会加点特效或者难度,让节目看起来更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