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性别的历史

乐读文学 > 科普学习 > 性别的历史

“红色皇后”

书籍名:《性别的历史》    作者:Matt Ridley



“红色皇后”开始发挥作用了。20年前,这位特殊的君主“红色皇后”成为生物理论的一部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其地位日益重要。

芝加哥大学一间昏暗的办公室里,成排地摆放着书架,随处可见书籍和纸张堆砌而成的金字塔和巴别塔,这真是一座迷宫。从两个文件柜中钻进去,一个扫帚间大小的空间就会出现在眼前。在那里坐着一位身着方格衬衫,胡须灰白的老人。他的胡子比上帝的长,比达尔文的短。他就是红色皇后理论的先知——利·凡威伦(Leigh  Van  Halen),一位专门研究进化的学者。1973年某天,他在研究海底化石时有了一个新的发现,然后他用恰当的词汇把新发现表述出来,即物种是否灭绝,与它们生存的时间长短无关,也就是说物种的生存能力不会因为生存的年代久远而逐渐增强(也不会像个体那样,因为年龄增长而削弱)。物种灭绝的概率是随机形成的。

这个重要的发现没有让凡威伦感到一丝轻松,因为它代表了进化中一个重要的真理,连达尔文都未曾完全理解。生存竞争永远都那么激烈。无论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多强,它们从不会因此而放松,因为竞争者和敌人们也适应了环境,生存就是一场零和比赛。成功的物种只会招来更多的竞争。

凡威伦的思绪回到了童年,似乎看到了故事中的爱丽丝在镜中世界的奇遇。红色皇后,一个令人敬畏的女人,她的速度快如风,但看起来却永远纹丝不动。

“在我们国家,”爱丽丝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如果你跑得够快,时间够长,你就可以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你们的国家慢得像只乌龟,”皇后说,“在这儿,你必须尽力奔跑才能保持在原地不动,如果你想移动位置,那么奔跑的速度至少还要加快一倍。”

凡威伦写了一篇文章《新的进化法则》,他把手稿发给了所有知名的科学周刊,结果等来的却都是被拒绝的消息。然而他的观点却出人意料地得到了公认。红色皇后成了生物界的著名人物,她在“性”理论方面也赢得了较高的荣誉。

红色皇后理论认为,这个世界的竞争你死我活,世界在不停地变化。然而我们不是才说到物种在很多代都很稳定,不发生很大的变化吗?是的。红色皇后理论指出,皇后跑得飞快,但依然停留在原地;世界不断地回归到起始的位置,变化确实存在,但却没有进步。

根据红色皇后理论,为适应无生命的世界所做出的改变——无论是体型增大,或更擅于伪装,或更耐寒抑或更善于飞翔——都与性无关。性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与反击的对手斗争。

对于夭折现象,生物学家过于重视身体上的原因,而忽视了生物原因。实际上,在进化的进程中,干旱、霜冻、风暴、饥饿都是生命的大敌。所谓的生存竞争就是适应这些环境。身体适应环境的奇迹——骆驼的驼峰、北极熊的毛、蛭形轮虫的耐热能力,都是进化过程中的伟大成就。第一批关于性的生态理论,都集中于解释对物理世界的调适。但随着纠缠的河岸理论的发展,一个截然不同的主题出现了,红色皇后理论开始占主导地位。只有很少一部分物理因素能够造成动物死亡或阻碍动物繁衍,其主要原因是来自别的生物——寄生物、捕食者和竞争对手。水蚤在拥挤的池塘中挨饿,不是由于食物短缺,而是由于彼此间的竞争;捕食者和寄生物是大部分生物死亡的直接或间接原因;树林中枯死的树木是因为各种霉菌削弱了它的生命力;鲱鱼几乎都是死在大鱼的嘴中或落入渔网里。两个世纪以前,是什么导致人类祖先的死亡?答案是:天花、肺结核、流感、肺炎、瘟疫、猩红热或是痢疾。饥饿和意外事故会使人变得虚弱,而传染病却会使人丧命。有些富人死于衰老、癌症或心脏病,但数目很小,寥寥无几。

1914年到1918年,“一战”的4年间,死亡的人数为2500万人,而接下来的流感在4个月内,又夺走了2500万人的生命。这只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一系列打击人类的致命恶疾之一。公元165年后的麻疹、251年后的天花、1348年后的淋巴腺鼠疫、1492年后的梅毒、1800年后的肺结核,都曾经使欧洲荒无人烟。这些只是流行病。地方性疾病也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正如植物不断地受到昆虫的袭击一样,动物也随时被贪婪的、众多的细菌包围。让你引以为傲的身体上,细菌也许比细胞还多,甚至你此时此刻身上的细菌数目可能比全世界的人口总量都多。

近几年来,进化生物学家一次次地重提寄生物的主题。正如理查德·道金斯在近期的文章中所说:“无意间听到有人谈论今日主要的进化理论时,寄生物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它们被视为性进化中的原动力,好像能够最终解决这个问题中的问题。”

寄生物比捕食者更加致命,原因有两点:其一,寄生物的数目众多。人类的捕食者只有大白鲨和人类本身,但寄生物的数量却不胜枚举。兔子的捕食者众多,如白鼬、黄鼠狼、狐狸、兀鹰、狗以及人类,但它身上的寄生虫数量更多,从跳蚤、虱子、蚊子、绦虫到各种原生动物、细菌、菌类和病毒,数不胜数。被多发黏液瘤病毒杀死的兔子数目远远多于被狐狸吃掉的兔子数目。其二,同时也是造成其一的原因,寄生物通常小于寄主,捕食者大都大于猎物。这意味着寄生物的生命短暂但在给定时间内繁殖频率高于寄主。人活一生,肠道中细菌所经历的世代,是人类从猿进化至今所经历世代的6倍。寄生物的繁殖速度快于寄主,可以控制或减少寄主的数量,捕食者却是随着猎物的数量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

寄生物和它的寄主被锁在进化链中,彼此影响。寄生物的攻击越成功,寄主的生存能力就越受制于它的防御能力。寄主的防御能力越好,自然选择就越能促使寄生物增强击溃防御的能力。因此,优势经常在两者之间摇摆。一方的形势越危急,它们就越发努力地投入战斗。这就是真正的“红色皇后”的世界。在这里,你永远无法获胜,只能获得暂时喘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