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

乐读文学 > 文学理论 > 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

“樊登读书”思维导图绘制法

书籍名:《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    作者:樊登



我绘制思维导图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准备工具


A4纸一张、黑色水性笔一支。



二、绘制技法


1.  A4纸横放。

2.主题写在正中间。

3.用线连接。

4.纯文字型思维导图。

5.一般写7~10个主分支(如果有比较琐碎的知识点,可以单独在纸边记录)。



三、在绘制该书思维导图时主要有两种思路


1.根据书本的章节结构进行划分。

2.根据自己读完之后所理解的内容进行重新解构(这个方式更难,更考验一个解读人的水平)。



四、我构建思维导图的语言有两个特点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思维导图里面很多的话语并不是全部照搬书籍里面的内容,而是我自己的理解。

2.有自己的解读逻辑

作者写书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按照部分、章节进行排列。但是我可以根据自己对于书籍的理解,进行重新解构。

以上四点是我绘制思维导图时的特点和习惯,这是我经过实践,总结出的针对图书阅读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读书思维导图和思维导图发明人东尼·博赞的经典思维导图有什么异同。



一、相同点


1.结构相同

都是从中心到四周的结构,中心主题往下分一级分支,再分二级、三级分支。

2.布局相同

都是横放的纸张,这样阅读起来符合人眼的水平分布的特性。



二、不同点


1.线条差异

博赞的经典思维导图的线条是由粗到细的流畅曲线,我的读书思维导图的线条就比较简单。

2.颜色的差异

经典思维导图的颜色比较丰富,读书思维导图的颜色只用到了黑色。

3.图像的差异

经典思维导图有比较丰富的图像,有代表中心主旨的中心图,也有周边的用来解释说明的小插图,而读书思维导图是纯文字型的。

4.关键词的差异

博赞的经典思维导图鼓励大家用关键词来概括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关键词可以是从文中挑选出来的,也可以是自己概括总结的。而读书思维导图有关键词也有句子,处理比较灵活,没有被关键词束缚住。

总结:思维导图的绘制风格没有好坏之分,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看一张思维导图应该要看最核心的部分,比如逻辑结构、绘制思路等。这些才是真正能够反映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关键要素。



经典私家思维导图大公开


“樊登读书”成立6年多,累计读了300余本书。下面我挑选了几张有代表性的思维导图与大家分享,其中很多都是第一次公开亮相。希望读者能通过这几张思维导图,领会思维导图绘制的要点和我解读一本书的大致思路,然后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思维导图绘制之路。



励志心理类


《即兴演讲》


《即兴演讲》思维导图手稿



《掌控谈话》


《掌控谈话》思维导图手稿



认知学习类


《认知天性》


《认知天性》思维导图手册



《OKR工作法》


《OKR工作法》思维导图手稿



人物传记类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思维导图手稿



《孔子传》


《孔子传》思维导图手稿



家庭亲子类


《父母的语言》


《父母的语言》思维导图手稿



《热锅上的家庭》


《热锅上的家庭》思维导图手稿



科学文化类


《世界观》


《世界观》思维导图手稿



《我们如何走到今天》


《我们如何走到今天》思维导图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