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

乐读文学 > 哲学心理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

社会互动的功能

书籍名:《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    作者:仲英涛



“互动不单是社会形成的条件,也是人性形成的前提。”霍曼斯说,“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科技的最高水平表现在,”他伸出一根手指,以作强调,“发明了人与人相互关系和沟通的高级工具!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互动的方式,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而人类及其个体的沟通与交往的能力也得以大大提升。我说的对不对,同学们?你们赞成我的观点吗?”

“对!”一些同学说。“赞成!”另外一些同学说。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互动就具有更为强大的功能。”霍曼斯说。

“它的强大功能,主要有哪些体现呢?”张梓说。他不愿再看见老师绕弯,而是希望他能直奔主题。

“首先,社会互动具有信息传播功能。”霍曼斯说,“什么是信息?信息就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过程,还有关于这种状态及过程的知识。而传播,就是信息的传递与分享。信息与传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谓信息传播功能,是指社会互动具有传递、交流与分享信息的作用。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或非语言媒介相互联系、影响、沟通,进而形成社会关系。我告诉大家,交往、参与会使人更聪明。只有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人的素质才能得以改善;也只有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人的智力才能得到发展。到今天,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谭日辉老师评注


社会互动具有传递、交流与分享信息的作用,这就是社会互动的信息传播功能。

“毫无疑问,在现代社会中,什么最贵?是信息!一条珍贵的信息可以使人功成名就,而信息闭塞就有可能摧毁一个人的未来。如今是信息时代,要想尽快被社会接纳,就必须具备能力把握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

“在共同的生活中,人们时时刻刻都在信息里打滚,都在传播着各种情报,交流着各种观念、思想、情趣。不消说,个人活动的范围总是有限的,因而所能获取的信息也是有限的。通过社会互动,就能以更迅速的方式直接获得信息。

“现代,各种传播媒介越来越发达,人很容易获得种种信息。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媒的信息传播可以替代社会互动中的信息交流呢?显然不能!社会互动中的信息交流,是永远不可能被替代的!我们说,每个互动的主体都是信息源,互动的面越广泛,获取的信息数量也就越大。”

霍曼斯一口气讲了这么多,这时终于停下片刻。张梓怀疑,如果不是说得口干舌燥,他是否会停下来。张梓心里不无埋怨,因为他觉得老师说得太快了。他不该说得这么快,也不该一口气说那么多。

“关于社会互动的信息传播功能,我们已经讲了很多,”霍曼斯说,“现在我们来讲一讲它的第二个功能,即人际互化功能。

“我们说,一个真正的社会人,其形成与发展是在生物性基础上不断获得文化性的过程……”

“这就是社会化!”一个同学叫道。他的口气中不无炫耀,好像只有他知道老师说的是社会化似的。

霍曼斯看了他一眼,说:“不错!人通过社会化,从一个自然实体转变为社会实体。社会化过程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双向互动式的,所以成为人际互化。”

“老师,学校教育中的‘教学相长’现象,是不是就是一种人际互化?”

“说得很对!”霍曼斯说,“再比如,人际交往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两代人间的哺育与反哺现象,都是我们所说的人际互化。”

“老师,在社会互动中,人际互化是如何实现的呢?”一位同学问。

“在我看来,人际互化是通过两种途径、四种方式来实现的。”霍曼斯说,“大家想不想知道是哪两种途径、哪四种方式?”

“想知道!”大家说。

“一是社会途径,二是个体途径。”霍曼斯说,“社会途径又有社会教化与环境同化两种方式。所谓社会教化,是一定社会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对人施加影响,且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环境同化与之不同,它是自发的,是社会环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施加影响。”

“个体途径也有两种形式,一是自我内化,二是自觉优化。个体通过观察、模仿、学习、锻炼,主动接受环境同化和社会教化,以便使自己适应社会,并让自己与环境保持一致。这一过程就是自我内化。至于自觉优化,它是个体通过对比、判断、评价、选择,让各种社会观念、行为准则及风俗习惯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自己的内在体验及行为方式。

“我总结一句,人际互化的这两种途径,实际上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霍曼斯说,“这四种方式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它们是共同发生作用的!”

大家“嗯”了一声,表示对老师的回应。

“社会互动还具有动力激励功能!”霍曼斯说,“如果人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会不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一定会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环境因素起着导火索的作用。我认为,人的内部力场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人的行为动向。”

“那么,其中主要的决定因素是人的内部立场吗?”一位同学问。

霍曼斯点点头,“是内部力场的张力,而不是环境因素!这个问题应该好理解,比如一个人,他孤独工作时,往往会缺乏生气,工作效率也不高。但是,在一个互动着的群体中,人与人常常会相互激励。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已经学会了将社会情境视作竞争情境。因而他人在场时,人就会感受到由社会比较引发的竞争压力。那你说在这种状况下,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会不会增加?”

“会!”同学们齐声喊道。

“对呀!”霍曼斯抿了抿嘴唇,“好,现在我们来讲社会互动的整合互补功能。通过互动,个体整合为群体与社会,每个个体的力量整合为合力。一切由人构成的群体或组织,都有赖于社会互动才能产生、维持和发展。这种促进群体形成的力量,便是社会互动的整合功能。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就是,在互动中,人们互通情报,沟通信息,产生共同的态度、语言及目标,先前各种观念也趋于标准化、规范化;个人自然存在的相对闭合性被打破,而聚合力则产生了,人开始参加更大范围的社会活动。

“群体中,所有成员都在寻求一种归属感与认同感;对一些重大事件及原则问题的认识,群体成员力求与群体的要求相一致,把群体及群体其他成员作为自己认同的对象。一个个体,如果其思想、行为符合群体要求,就会得到赞许与鼓励。

“不消说,人的阅历、知识结构、性格特征等各自有别,互有短长。若干个体组成一个群体,互相配合、补充,就更容易完成一项复杂的社会工作。不过我要说,互补不是无条件的,不是随意两个人之间都可以产生互补行为的。”

陈艳心想:不错!互补关系及互补行为的产生,需要一个条件,即双方的需要以及对于对方的期望正好产生强烈吸引。当互补行为发生时,整体的合力就得以强化。



社会互动的强大功能


无论是社会还是人性,两者之所以形成都离不开社会互动,无论社会互动的方式如何,它都发挥着强大的功能,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尤为如此。



社会互动的类型


“我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社会互动划分为多种类型。”霍曼斯说,“比如以情感距离为标准,可将其分为友好互动、敌意互动及情感无涉的互动;以相互影响的性质为标准,可分为暗示性互动、传授性互动及模仿性互动;以利益关系为标准,可分为合作、竞争与冲突……”

“老师能为我们详细讲几组互动类型吗?”有男生问。

“那好,我们首先看这一组互动类型,即模仿与暗示。”霍曼斯说,“什么是模仿呢?简单说,就是一种个体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人行为而行动的现象。大家想必能够领悟到,模仿是个体适应环境的基础能力,是人类学习知识的基本方式。”

陈艳心想:不错,模仿也是掌握经验的重要途径。

“一个最常见的事实是,个体出生以后,除本能反应外,几乎一切都始于模仿!”他说,“在以后的一生发展中,模仿力也一直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能力,而不管他处于社会化过程的哪个阶段。”

陈艳想道:是这样的!在各种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增长、行为方式的形成及改变……在这诸多方面,模仿都显现着巨大作用!

“我要说,”霍曼斯说,“模仿未必都是自主行为,既存在有意模仿,也存在无意模仿,还有介于有意与无意之间的模仿;模仿也未必都是自愿的,即便是非强制性模仿,也总在社会互动中受制于环境力场的引力及压力。”

“老师,”陈艳说,“暗示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暗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他说,“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人都时刻在接受他人的暗示,同时也时刻在暗示着他人,从而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影响。”

张梓心里嘀咕道:这样说还不够夸张吗?

陈艳问:“我们应该如何来定义暗示呢?”

“在没有明示或没有对抗条件下,环境中某些刺激物诱导人们按照一定方式做出反应,”霍曼斯解释道,“使人们自动接受某种思想、观点及行为的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暗示。我认为,就效果来讲,暗示常常比明确要求更好。”



社会互动的三种类型


依据不同标准,可将社会互动划分为不同类型,模仿与暗示、竞争与合作、强制与顺从,这三组主要的互动类型。

“老师,”陈艳说,“是否暗示得越含蓄,效果就越好呢?”

“在我看来,常常如此!”他回答,“在客观环境中,一切事物及现象都具有暗示功能。环境同化作用都是怎么实现的?大多是通过暗示而实现的!”

陈艳点点头,心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暗示,是通过言行的相互影响产生的,是更加强烈的暗示。

“有一点很明显,”他继续说,“暗示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它存在着施与受的关系,是典型的互动关系。”

霍曼斯瞅瞅大家,略作停顿,方说:“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这一组互动类型,是竞争与合作。我们说,竞争是一种互动,合作也是一种互动,它们是人类社会普遍的互动方式。人类都有趋乐避苦的本性,每个人都希望满足嗜好,避免痛苦。为了达成愿望,人不得不与他人争斗,从他人手中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并抵御他人对自己发起的进攻。”



谭日辉老师评注


暗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任何人都时刻在接受他人的暗示,同时也时刻在暗示着他人。

“跟竞争一样,合作也是人类群体具有的重要特征。可以说,就提高群体行为效率而言,竞争与合作是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它们乍看上去是对立的,却也是共存的。一旦过分强调合作,群体内部竞争元素太少,高效率就无从谈起;倘若过于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意向,就会激化矛盾,高效率同样无从谈起。大家明白吗?”

“明白!”同学们喊道。

“下面,”霍曼斯说,“我们最后要讲的一组互动类型是强制与顺从!在强制这一互动形式中,一方被迫要按照另一方的要求行事……”

张梓微微颔首,心道: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强制或制约,这是强制的核心。

“强制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互动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意味着一方力量显著高于另一方力量。在强制性互动中,所借助的可以是物质的力量,比如武器、军队、警察等,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力量,比如批判、各种社会压力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强制广泛存在于社会上的各种互动关系中。”他抿抿嘴,“我这样说,大家认可吗?”

“认可!”同学们说。陈艳心想:老师说得没错,从长辈为教育子女而采取的强制手段,到各种规章制度对人们的限制及约束,再到具有国家法律意义的强制……凡此种种,无不属于此类互动。

“顺从与强制不同,它是一方自愿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简单地说,顺从就是一方服从另一方。我们不难发现,对于群体的要求,大多数成员是顺从的。可以说,在任何群体以至社会,顺从都是不可或缺的互动行为。我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大家不妨试想一下,一旦没有了顺从,群体乃至社会还能运行吗?不能,不能正常运行了。所以我认为,顺从也是一类非常重要的互动。”

说到这儿,霍曼斯停下来,扫视大家,然后说:“同学们,关于社会互动,我们就讲到这儿啦!下课吧!”

教室里响起一片惋惜的声音,希望霍曼斯老师能留下来,再多讲一些,哪怕一小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