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反惯性思维

乐读文学 > 科普学习 > 反惯性思维

结语如何运用本书

书籍名:《反惯性思维》    作者:任白



在本书的最后,我们要探讨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不是通过本书学到了多少思维的知识,而是如何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需要运用反惯性思维,帮助你取得实际的收益。反惯性思考最应该遵循的一条原则,或者说开启新思维的第一把钥匙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不要追求一步到位,先打开大脑中思维的牢笼,让思维可以自由地发散。

有一次我给人讲故事:

有一个警察局长和一个老头下棋。正下到难分难解时,从外面跑来了一个小孩。小孩着急地对警察局长大喊:“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头就问:“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警察局长回答:“他是我的儿子。”

问题来了:吵架的那两个人和小孩分别是什么关系?

故事讲完,我给自己倒上一杯茶,等了20分钟,仍然没有人答对。他们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有着傲人的学历和工作成绩,是思维能力很强的一群人。但是面对这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他们却仿佛突然遇到了另一种维度的思维,束手无策。

后来我又讲到这个故事,只不过听众从大学精英变成了一群小孩。讲完不过5分钟,就有一个孩子给出了答案:“一个是他外公,一个是他爸爸。”成人迷惑不解的问题,为何小孩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解?因为成人的思维不仅具有强大的惯性,而且被许多固有的常识所束缚,无法发散思考。人们习惯把警察局长跟男性联系在一起,再加上故事中的“和老头下棋”这个元素的暗示,更加强化了“警察局长是男性”这种固有的思维。于是,身为精英的成人突然发现,回答这个问题就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如果我们的思维不能发散,不能战胜惯性经验,就往往无法得到问题的答案。本来非常简单的事物,摆在面前却像一个迷宫。所以当你放下本书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开思维的绳索,跳出思维的鸟笼,让头脑自由地飞翔,不受阅历、经验和常识的左右。

第二条运用原则,是抹掉头脑中的“不可能”,对事物的判断,要创造性地允许任何可能性。

比如这个问题:“24个人排成6列,每5个人为一列,我们应该如何排列?”有人看到后就说:“每列5人,6列就是30人,不可能是24人啊?所以根本排不出来。”他想了3分钟就放弃了。

为什么“不可能”如此频繁地出现在成年人的脑海中,变成我们思维中的一个怪象?为什么我们想不到其他可能性,甚至都不去想?这是因为在人们的常规思维中,对于“列”的理解总是停留在横向和竖向的层面上——从中学到大学,我们一直接受这种固定思维的灌输和熏陶,早已形成了强大的惯性认识。所以,当必须拿出其他可能性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大脑中既定的思维模式阻止我们去创造性地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要稍加发散,将24个人组成一个等边六边形,就可以完美地得出答案。是的,一个创造性的等边六边形,它就是超出惯性思维创造出来的可能性。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的,它们代表着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思维运用。我们不仅要在不同的学科中体现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还必须在日常的工作中打破思维的惯性,尽量减少经验的干扰,作出最优的决策。

最后一条运用的原则,是尝试着多角度或反向地分析问题,调高思维的宽度与广度。

由于经验强大的惯性,人们通常会在无意识中被限制在某一固定的车道上思考问题——这个状态是不自觉的,我们自身毫无察觉,因此纠正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人与人思维模式的差异,是由经验、知识和环境的不同决定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阶层都有他们独特的思维模式,他们都像各自流水线上特点鲜明、固定和雷同的产品,身上贴着同样的标签,思想层次无法有根本性的区别,也不能超越同类。

要彻底地摆脱经验和习惯对于思维的影响,就不能仅是用单纯的二元、三元乃至四元模式进行自我改造,而是要让自己的头脑获取开放性的宽度与广度,灵活地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反向思考。要多想想问题的反面,并且习惯于用否定句式启发自己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得出不同的答案,充分地对比分析,作出最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