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反惯性思维

乐读文学 > 科普学习 > 反惯性思维

PART 7 反主观知足思考获得高效能的生活

书籍名:《反惯性思维》    作者:任白



所有的人都在做加法,钱越来越多是奋斗的目标;事业越来越成功是必须完成的梦想;娶媳妇要门当户对;做生意要不断扩张;做任何事都只有前进,没有退路。这并不是一个错误,但却需要我们调整思维的方式——既要追求有钱的幸福,也要满足于没钱时的平静。



我必须很有钱吗


追求有钱的幸福,也要享受没钱的平静

不论过去还是今天,对于幸福的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的标准。有人把幸福定义为事业上的成功——做成一些大事,甚至改变历史的进程;有人认为和睦美满的家庭就是幸福——老婆孩子热炕头,其乐融融享受生活的每一天;也有的人认为幸福必须要依靠财富才能获得——必须赚到很多的钱,名列富豪排行榜。这些形形色色的观点都没有错,因为谁也不能用一种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和定义幸福。

每个人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对幸福的认知也不同。但是有一条是你必须明白的,金钱并不能完全地决定人生的幸福。在思考财富的问题时,要辩证地看待金钱,冷静地审视物质的作用,不能被金钱思维绑架头脑。

就像人们熟知的渔翁和富翁的故事——富翁认为幸福就是赚到很多钱,这样他就可以环游世界,享受海滩的阳光;渔翁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即使没有钱,我已经在享受阳光了呀!你那么辛苦赚钱又是何必呢?”渔翁拿起鱼竿,坐在海边快乐地消遣;反过来,富翁又赶回自己的企业拼命地赚钱。

所以你看,在富翁的思考中,要赚许多钱才能去享受阳光的快乐,他生活中的每分每秒都为了钱在努力,不知道赚多少才能实现目标。但在渔翁的思考中,阳光每天都在,是否享受阳光,全看你的心境的好坏,而不是财富的多寡、地位的高低。从这一点来看,知足的渔翁没多少钱,但已经在享受幸福了;有钱的富翁将赚到更多的钱,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拥有渔翁的心境。

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幸福,是大鱼大肉还是吃糠腌菜,是环游世界享受阳光,还是坐在自家的庭院里摇着蒲扇、晒一晒太阳,从来不是由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你自己的心态。我们要获得足够长久的幸福感,首先需要的就是学会知足——在头脑中建立强大的、知足的思维,与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主流思维保持距离。

当大家都在着急赚无数的钱、拼命地挤那一座狭窄的成功之桥时,我给你的建议却是回头看一下。

在别处,是否有一个宽广的世界

在这时,我们的思维要拐一个弯,向后看,或者向左、向右看:“我为何必须参加这场游戏呢?有没有别的更宽阔的出路,更宽广的世界,也可以让我获得幸福?”想一想,没有那么多的钱,我就不能过得快乐吗?打破追求金钱的惯性。假如及时调整思维,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别有洞天,人生并非必须变成有钱人才是幸福的。

刘女士和自己的丈夫在上海打拼了许多年后,最终选择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家乡,那座平凡的二线城市。在谈到回到家乡的感受时,刘女士说:“年轻的时候只想着赚钱,在大城市生活下去,以为那样就能活得体面。但是上海的生活压力是非常大的,我和老公都在外企上班,每年20万以上的中产收入,但我们却过得缩手缩脚,家里基本没有积蓄。但回到家乡仅一年,我就体会到了存钱的快乐,每天睡觉都是笑着的。我们有钱带着孩子去国外度假,也不再担心父母生病却拿不出一点儿钱。虽然从上海回到老家听起来不太有面子,但是我认为谁也不能永远活在别人的眼睛里,自己有了真正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的刘女士是知足的,她突破了大众挤向北上广深一线大城市的惯性思维,转身到二三线小城市寻找机会,反而得到了一线城市没有的快乐。最近几年我也发现,不少人正在或计划从大城市回归家乡,他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苏格拉底说:“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疲于奔波时,幸福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不信你去北京、东京、华盛顿等大城市的地铁站、街头看看,人们面色焦虑地奔忙着,没有享受生活的时间,也没有工作的快乐,因为努力工作成了生存唯一的需要。

中国古代哲人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最大的罪过莫过于放纵内心的欲望,最大的祸患莫过于对现实不知足,最大的灾难莫过于对未来有过多的贪欲。所以懂得满足且不贪心的人,他们才会常常觉得快乐。不贪的快乐是真实的,也是饱满的。有一颗对金钱的知足之心,钱少一点儿也够花;但如果欲望一刻不曾停止,就会陷入永远的不满足和不幸福中,赚的钱再多也是痛苦的,因为欲望在体内弥漫,焦虑在血液中流淌,想要活得幸福是不可能的。

逃出鸟笼逻辑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狄德罗效应,讲的是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的故事。有一天,狄德罗获得了一件做工精良的睡袍。他穿上这个睡袍之后,忽然发现和高级睡袍相比,家里的一切都显得很不协调:家具风格陈旧,地毯针脚粗鄙,餐具廉价劣质,就连空气闻起来都是一股下层人的味道……为了配上这件睡袍,他把家里所有的家具都换掉了。但这仍然不能使他满足,到最后狄德罗才发现,自己的生活竟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更好的物品以后,会不断地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与此类似的心理现象,还有鸟笼效应,也叫鸟笼逻辑。这些欲望就像鸟笼,把人困在里面,按照鸟笼的意志安排自己的行为。

物理学家卡尔森退休后在家过着悠闲的生活。有一天,他的好友心理学家詹姆斯对他说:“不久之后,你一定会养上一只鸟。”卡尔森不以为然:“我可从来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结果没过几天,在卡尔森的生日上,詹姆斯送上了他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了:“就算如此,我也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艺术品。我还是不会想要养一只鸟。”

但事情却并不如卡尔森想的那么轻松。自从他收到了这只鸟笼,只要家中有客人来访,当他们看到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几乎无一例外地问他:“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不厌其烦地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然而,这种回答每次换来的都是客人的困惑,甚至是有些奇怪的目光。最后,卡尔森教授只好向这只鸟笼妥协了——他买了一只鸟。

其实,卡尔森如果被解释这只鸟笼所困扰,他完全可以把它丢弃或者找一个看不到的地方收起来,这样就没有人会再询问他鸟笼的问题。但在买一只鸟和丢弃鸟笼之间,买一只鸟似乎更容易。

适当培养知足心,可以消灭不必要的欲望

鸟笼逻辑产生的原因很简单:人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采取的是惯性思维,能够用知足思维思考的人少之又少。人们会想,既然我有了鸟笼,那就买只鸟放在里面吧。之后,他就会买鸟食,建设适合这只鸟生活的环境。再过一年,他可能已经离不开这只鸟了。这些不必要的欲望让人的生活一直在做加法。

今年我赚了20万元,明年要赚60万元;

这个月我买了一套高级音响,下个月当然要买一些限量版的唱片;

我在北京有了第一套房,接下来就要争取第二套房;

我现在是部门主管,未来要进入董事会;

……

所有的人都在做加法,钱越来越多是奋斗的目标;事业越来越成功是必须完成的梦想;娶媳妇要门当户对;做生意要不断扩张;做任何事都只有前进,没有退路。这并不是一个错误,但却需要我们调整思维的方式——既要追求有钱的幸福,也要满足于没钱时的平静;  有机会时当然要积极进取,没机会时也能从容地活在当下,从现实的生活中获取真实的快乐。

生活在一个五光十色的繁华世界,每天都有新的娱乐、新的目标,一个人想要拒绝物质的诱惑并不容易。每个人都想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所以人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一根神经都是紧绷的。因而,欲望是无孔不入的。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使心灵没有任何欲望。而且换个角度来说,欲望确实是我们不断追求和前进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欲望。但是,对于欲望的开发必须要有限度——你要知道哪些是自己能够拥有的,哪些是不应该去羡慕的。这样做,你才会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