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反惯性思维

乐读文学 > 科普学习 > 反惯性思维

知道自己的无知

书籍名:《反惯性思维》    作者:任白



当你认为自己懂很多时,犯下的错误往往很大

你总会遇到那么一些人,他们自以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管说到什么样的话题,是不是自己擅长的领域,他们都会滔滔不绝地长篇大论一通,系统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展示自己多么有才华。可如果我们要在这个房间找一个最无知的人,他们通常会位列榜首。越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自以为是的人,往往就越无知,同时他们的头脑中也存在思维的巨大盲点。这和坐井观天、盲人摸象没有任何区别。

《荀子·天论》中说:“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意思是说,那些笨人自以为他什么都知道,这其实才是最大的无知。一个人就算博览群书,知识广博,见解高明,然而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仍然是一无所知的;即使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被视为行业的权威,他擅长的也仅仅是一个领域而已,在其他方面他可能知之甚少。比如一个经济学家,在音乐韵律、政治及科学技术方面可能就是一个白痴;而一个音乐家,他也许完全解释不清楚什么是道琼斯指数。

所以,求知性的思考对我们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并谦逊地对待这个世界。当你认为自己懂得很多时,你将要开始犯错误了。你越不谦虚,思维的自负指数越高,犯下错误的概率也就越大。

我认识一个人是做期货的,他戏称自己是“世界经济的海盗”,对自己在这方面的才能非常自负。前两年赶上了好时候,他狠狠地赚了一大笔,在美国夏威夷买了别墅,在中国的海南岛购置了庄园。后来机缘巧合下,他摇身一变又成了某电视节目的特约专家,在财经节目中向希望迅速成为投资大师的“小白”们兜售他的成功经验。再后来,他还出了一本书,对自己的专家身份进行了文化包装。

经过这一系列的华丽变身后,他的虚荣心急速膨胀,忽然感觉自己了不得了:“在投资领域,比我眼光强的人不超过20个,我是指全世界。”除了巴菲特、索罗斯等投资界的大神级人物,他可能谁都不服。他逢人便宣讲自己这些年的发迹史,然后指责别人的眼界是多么肤浅。发展到后来,他的视野跨出了投资行业,即使是自己一无所知的行业,他也会拿出自己炒期货那一套指点江山,为别人指出一条“光明大道”,企图说服别人按照他的建议行事。

如果有人因此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便会非常生气地痛斥对方:“你懂什么?你知道我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吗?”后来,人们便不再当着他的面表达自己的想法了,他的朋友都在私下调侃:“也许等他从橡树尖上掉下来,他才知道赤道的沙子是多么烫屁股!”

这一天来得很快,全球经济的下行影响着每个行业,他的投资终于失手了,在去年赔了个底朝天——房子、车子乃至股票等全部搭了进去,还欠了银行数亿元的债务。那些曾经被他羞辱的人举杯欢庆,没有一个不说他活该。

“他这人太自大了,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现在终于知道自己只是海滩上的一只怕水的蚂蚁了。”

“他早晚都会有这一天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上次我就提示过他最近的行情不好,叫他不要冒险,但他不听,总认为自己有先见之明,听不进任何相左的意见。”

……

在经历了这次不光彩的惨败之后,这个人就从大众视野中销声匿迹了,财经节目和商业专栏中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一起为这次失败埋单的,还有那些多年来追随他的粉丝。其实他完全可以避免这次失败——如果他欲望的触角不伸向自己不懂的领域的话。但他太自信了,觉得自己什么都擅长,无所不能,现在他为自己的无知缴纳了一张天价罚单。

一个人无论多么神通广大,判断力总是有限的,因为谁也无法掌控未来。一件事情,一个项目,计划得再周密,进展的过程中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任何一个因素发生了微小的变化都有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导致全局的失败。我们的想法就一定是正确的?谁也不敢打保票,上帝也不能。

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请一定要远离他。假如你被他表现出来的自信所迷惑,按照他的思路展开行动,就等于认同了他的无知,说明你也是无知的。如果你就是这样一个自信爆棚的人,现在起就要小心了,未来的某一天你可能会突然为此付出代价。

“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最可靠的方法。”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无知都不曾正视,那么失败就是迟早的事情。

1.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

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到“思维之圆”外面的无限的世界,我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眼界有限、能力有限、认知有限,必须不断地学习、求知和探索。人们不知道自己处于怎样的水平线,眼高手低,制定的目标远远地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才容易半途而废。

比如那位做期货发家的投资专家,他完全可以继续在期货市场做得风生水起,凭借天赋和经验占据一席之地,但在别的领域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成功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可他总拿着在某一领域的成功经验去解决所有的事情,结果肯定是搬起石头砸到自己的脚。

2.任何时候都不要自作聪明

自作聪明的思维让人看不到对手的存在,认为自己才是最正确的,自己看到的东西别人都没有发现。可事实恰恰相反,也许大家看得更远,他自己才是那个蒙着双眼走路的人。  例如在期货市场,每一个成功操作过几个项目的人都是投资或投机的专家,都非等闲之辈,未必就比那位财经节目的红人差。况且在这种高风险的行业,经验丰富也不一定就是优势,任何自负都属于自作聪明。

因此,要改正固执的缺点,去除思维中顽固不化的成分,不要认定了一件事情,就片面地看待与它有关的所有问题,忽视其他细节。如果你认为自己是聪明人,将有很大的概率得到一个笨人的结局。

3.得意勿忘形

偶尔一次获得了成功,有人可能就会得意忘形了。他感觉这件事没有想象得困难,做起来非常简单。我见过一些做生意失败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前期一帆风顺,志得意满,但是突然间就一败涂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旗开得胜,所以看低了事情的难度,认为未来一片坦途,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恰恰在这时,真正的危机开始了。

在我们取得一些成功的时候:

别着急庆祝  ——先总结自己成功和别人失败的原因。

可以假设一下  ——如果是自己处在那些失败者的位置,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不要有侥幸心理  ——没有人保证下次仍能成功,要警惕因为这次成功带来的轻率和侥幸心理,要看到潜在的问题并把它们解决,而不是蒙上眼睛欢庆胜利。

4.即使获得伟大的成功,仍要保持谦逊

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优异的才华,但是他的人际关系并没有因为才华的增加而得到扩展。相反,因为他太过狂妄自大,人们都不太喜欢他。生活中就是这样,我们总是讨厌那些不可一世的家伙。

有一天,富兰克林去拜访一位老者。当他踏进门口的时候,因为门框较低,他的头被门框狠狠地教育了一下,起了一个大包。富兰克林虽然很恼怒,但他并没有因此低下头,依然高昂着自己的脑袋屈身而进,展现了他高傲的性格。

老者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他笑着问:“是不是很痛?”

富兰克林抚摸着自己的头说:“是的,先生,您的门太低了。”

“不,我亲爱的富兰克林,不是我的门太低,是你的头抬得太高了!”

听到这句话,富兰克林顿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冒犯了老者,赶紧低下头认错:“是的,先生,我知道了。”

一个骄傲自大的人,无论他的成就有多高,名声有多大,人们都不喜欢与之接触。就像早年的富兰克林,人们虽然敬佩他的发明和创造,却不认可他的品格,不愿意与之做朋友。直到他懂得了谦逊的重要性,看到了自己在知识面前其实是多么渺小,改变了思想,调整了态度,朋友才重新回到了他的身边。

约书亚·斯坦伯格说:“我们可以根据树影来判断一棵树的大小,可以根据谦逊来判断一个人的优劣。”一个具有强大思维能力的人,在获得伟大成功之后仍然能够保持谦逊的态度,严格地规范自己的心态。同理,一个懂得在成功之巅保持谦逊的人,才能获得人们最真诚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