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红楼之铁血琏二爷

乐读文学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铁血琏二爷

第138页

书籍名:《红楼之铁血琏二爷》    作者:紫生


        这样的人,野心勃勃又极为警惕,那日江大人去调查钦天监监正曾煜奇的家人,五皇子还浑然不觉,只怕司徒硕就有所警觉。若是我所猜不错,那时司徒硕就或是已经逃走,或是已经藏起来了。

        江大虎能从一个边关逃兵做到景和帝的心腹探子,执掌破晓,自然是个能人,不用贾琏提醒,江大虎也大约猜到了司徒硕是什么时候逃走的。只是自己一手建立破晓多年,自问天下多少事逃不过自己的眼睛,但自己追踪司徒硕数日,却毫无线索,江大虎也难免挫败。

        江某无能,用尽法子却连司徒硕的一根汗毛也没寻到,定远伯料事如神,依定远伯之见,司徒硕是藏是逃?江大虎问。

        贾琏今日带着先锋营的士兵操练了整日,又累又渴,将剩余的半杯茶喝完,又自斟了一杯一饮而尽,才道:江大人,这司徒硕处心积虑筹谋已久,他现下身在何处,我也实在拿不准。我姑且一猜,江大人姑且一听罢了。我觉得,五日之内,江大人能查到有关司徒硕行踪的线索。

        江大虎能有今日的成就,自然也是聪明人,贾琏此言一出,江大虎立刻就知道了贾琏的意思:定远伯是说,司徒硕会拿自己当鱼饵,在恰当的时候露出线索,叫我们的追查?他这样做的用意何在?将我们引到一个地方一网打尽?可是他贵为亲王,这样做值得吗?

        贾琏肃色摇头道:不是司徒硕拿自己当鱼饵,而是司徒硕被人当了鱼饵。

        听了此言,江大虎大吃一惊,手上的茶碗都发出了一声轻响:这如何可能?定远伯的意思是司徒硕也是听令于人,与人做嫁衣裳么?

        贾琏抬起头来瞧着南方道:司徒硕既然敢肖想大位,自然不会甘心听命于人,不过黄雀捕蝉螳螂在后,司徒硕自以为他利用了五皇子司徒礡,却不知自己也被人利用罢了。若是我所猜不错,这几日就会有人将司徒硕的行踪透露给江大人,只不过看上去像是江大人的手下千辛万苦才查到的。

        饶是江大虎这些年刀尖上来去,早就练就一副强大的内心,听了贾琏这番话也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若是贾琏说得不错,则意味着有个十分强大的势力,这股势力有勇有谋,还强大到能够操控亲王之尊的司徒硕行动。更可怕的是,这股神秘势力至今没有露出任何行藏,神秘而强大的存在,越发令人生畏。

        沉吟半晌,江大虎呼出一口气,才道:虽然定远伯之言令人匪夷所思,细想却又觉十分合乎情理。我信定远伯的话。定远伯明日启程,江某祝定远伯马到成功,早日踏平南蛮,载誉归来。江某就先告辞了。

        贾琏站起身来道:那我就谢江大人吉言了。

        江大虎对贾琏一抱拳,转身出了梨香院书房。江大虎习武之人,步履极快,没几步就到了院子门口,贾琏心中一凛,突然想到一事,忙叫住江大虎道:江大人。

        江大虎转过身来问:定远伯还有何事?

        贾琏道:没什么,都是些江大人知道的事,我不过白多嘴一句罢了。江大人就是要拿凶,也莫疏忽了京城的防范。

        江大虎粗中有细,这些道理自然也明白,只是论料事的本事,江大虎自认在自己识得的人中还无人强过贾琏,贾琏明日就要南下,今日这话绝非白嘱咐的。于是江大虎郑重道:江某省得。江某静候定远伯载誉归来,替定远伯接风。

        贾琏点头笑了一下道:我等着喝江大人的珍藏佳酿。

        送走江大虎,贾琏才命人备水沐浴。沐浴时候,贾琏将几条新线索梳理了一遍。

        原著里,景和帝围猎时候失去了权柄。以前,贾琏一直没猜到原著中的新帝是谁,现在看来,倒是明晰了。大约就是司徒硕以司徒礡为跳板,做了新帝。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江南甄家在原著里还先于四大家族抄家。因为甄家,是司徒礡的外家,司徒硕坐上龙椅之后,先除司徒礡顺理成章。可是原著里,贾王氏居然接了甄家送来的脏银,可见贾家二房既胆大包天、贪得无厌,又毫无政治觉悟,难怪会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下场。

        次日一早,皇太孙代表景和帝为两路南下大军践行。

        两军交战,刀枪无眼,此一去不知多少人马革裹尸,贾琏原本想着卫九、覃越、关七手、程进、程取、范珣兄妹、李青等人是普通百姓,也不拿朝廷俸禄,便准备遣散了之前贾代善留下的幕僚们,只带着一众新入伍的贾家子弟,在族人的嘱咐相送下,出了南门。

        贾琏骑着高头大马,身后的贾芸扛着贾字大旗,一行人浩浩荡荡上了官道。行出不远,贾琏就瞧见前面长亭外拴着几匹熟悉的马匹,贾琏一拍马赶上前去,茶寮中坐着的不是卫九一行人是谁?

        众人走出茶寮,范珣道:琏二爷忒也小气,独自去瞧南疆风光,竟不带我们去见识见识。我们一干人,除了程家兄弟,其他人都还没去过南疆呢。

        贾琏满心感动,口中没说什么,却突然想起了以前在滇缅边境缉毒时候那些战友。看似嬉笑怒骂,实则可以将自己的后背交给对方的兄弟。而眼前这些和自己同过生死的人,难道不也是自己可以生死相托的战友吗?

        贾琏哈哈一笑道:南疆虽然地处边陲,但是风光迤逦,倒是值得大家同去瞧瞧。众位先生请。

        卫九等人跨上马背,一起拍马南下。

        贾琏为南征先锋,带着三千骑兵简装快行,路上遇到逃难难民无数,瞧难民们的境况,贾琏便知前方战事不容乐观,越发加紧赶路。不过月余之后,贾琏率三千先锋就到了川边,而南越军,则已经占领了云南、粤海两地。

        南越虽然吞并了暹罗和粤海、云南大片土地,但是不管怎么说,比起朝廷,南越不过是一小国罢了。无论是军员补充还是物资储备上,仅凭南越之力,都难以长期和朝廷抗衡,南越所依仗的,除了和东南沿海的倭寇互为犄角、相互照应外,就是迅速吞并土地,抢劫当地的富户,掠夺粮食物资以备军需,并强抓壮丁组织成军队,补充损失的兵员。

        越是如此,沦陷之地更是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

        贾琏到得川边的时候,距南越吞并暹罗已是半年之后。川滇之地山高水险,亏得南越多山地,但南越士兵也熟悉山地作战,突然发动战争,打了暹罗一个措手不及,才在短短两月吞并暹罗,发兵云南。南越士兵到了川滇之地,也没有丝毫不适。

        古时不比现代,因为交通、通讯都十分落后,越到边陲之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弱。云南一地虽然也是朝廷疆域,云南土司也受朝廷册封,但是云南土司乃是当地世袭的首领,独揽云南军政大权,与云南土皇帝一般无二。

        云南一地一直是景和帝的一块心病,只是中原皇帝十分遥远,云南百姓更加效忠于本地的土司,加之交通不便,地形独特等因素,景和帝这些年加强对控制云南的手段一直不太奏效。

        十多年前景和帝派五队巡按巡视全国五地之后,景和帝就加强了对粤海的控制,原本粤海和云南相邻,有着粤海的牵制,景和帝料定云南土司高元泰只要偏安一方,也不会以卵击石与朝廷为敌,谁知这次南越犯边,高元泰竟倒戈相向,和南越大军一起攻打粤海。

        粤海总督拼死抵抗,无奈一地驻军岂能和南越举国之力相抗?何况南越还有高元泰的大军相助。

        抵抗数月之后,粤海巡抚只得且战且退,到川边和巴蜀节度使的大军汇合,依托盘龙城的有利地形和南越军周旋,才止住了南越军继续北上的势头,贾琏带着三千先锋赶到的时候,两军已经对峙了大半月。

        虽然只是到了三千先锋,巴蜀节度使周振安和当地守军得知朝廷援军到了之后,也是士气大振。当即吹角传令,喊声震天,那阵势,仿若来了千军万马。

        盘龙城南门外两山对峙,地势易守难攻,是川边一道屏障。只是敌军十数倍于守军,若是援军迟迟不到,难免会影响到守城官兵的士气。再是仰仗地理优势,盘龙城也是迟早守不住的。好在这时,援军先锋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