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卡耐基成功学:做最好的自己

乐读文学 > 哲学心理 > 卡耐基成功学:做最好的自己

第77页

书籍名:《卡耐基成功学: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戴尔.卡耐基


在致颁奖辞的场合中,真诚是介绍人最重要的一点。我想即使不用细说,每个人都能明白这一点。因此,如果你有机会给人颁奖,你本人就已经如同获奖者那样,获得了某种荣耀。

在颁奖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夸大其词,添油加醋地说些溢美之词。瞎乱吹捧会令受奖者难过,更说服不了眼明心亮的听众。另外,我们也要避免夸大奖品本身的重要性,不对它的实质价值作强调,而应该强调的是赠奖人的友善心地。





长时段演讲的实用技巧

一段长长的旅程,事前必须先绘制好行程,

倘若一个人随随便便地从某个地方开始,

那么他很可能就终止在那个地方了。

如同长时段的演讲,也需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去进行。

在修造房屋之前,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是不会没有计划就开始动工的。同理,一个人为什么会在没有任何准备的前提下,却妄想随意发表演说呢?拿破仑有句话说得好:“战争艺术是门科学,没有经过计划、思考,就休想成功。”我真想把这句话漆成火红的一尺高的大字,悬挂在所有演讲班学生上课的教室门口。对于演讲来说,也是如此。但这个道理有多少演讲人明白呢?或者即便明白,又有多少人真正去实践过呢?我想这是难以确定的。事实上,许多演讲者在准备一场演讲时,所花的时间竟然并不比烹饪一碗爱尔兰菜多多少。那些初学演讲的人更很少有事前的计划。

动脑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发明大王爱迪生把雷诺德爵士的一句名言钉在工厂的墙上,这句名言是:“成功之路,只有用心思考,除此之外,别无捷径。”

已故的诺斯克里夫爵士,从一个周薪微薄的小职员到后来成为英国最富有的报业公司老板。他说他之所以成功,受益于法国哲学家巴斯葛的一句话:“事前预先计划,就能领先。”

在你准备演讲时,可以把这句话放在桌上,当成你的座右铭。事先计划,也就是说,你得提前思考演讲的方式,想好当观众的脑子里还是空白,能够记住你说的每个字时,你希望给他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否则过后你就没有什么补救的办法了。

用哪种方式最受听众欢迎?在你没有具体研究以前,不要妄下定论;这是个永远存在的问题,是每个演讲者在每场演讲之前都要询问自己的问题。虽说我们对此没有绝对的法则可以依靠,但我们仍然能够指出,想要做好长时段的演讲,有三个阶段十分重要——开场、本文和结论。而这三个阶段都各自有其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供演讲者参考发挥。

一、以精彩的开场激发听众的关注

前西北大学校长林·哈罗德·胡有着漫长的演讲经历,我曾向他请教,即在演讲中他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他沉思了一下,然后说:“想出一段足以吸引听众注意的开场白,它必须要能立即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他对演讲的开场白以及结束语,在事前都要进行周详的计划。约翰·布莱特、葛雷史东、韦伯斯特、林肯都是如此做的。几乎每一位有着丰富演讲经验的演说家都是这样做的。

那么怎样才能在演讲的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听众呢?这是一场演讲成功的关键。在这里有一些建议和方法,只要善于运用,就可以令你的开场白吸引听众。

1.列举事件展开演讲

长时间的抽象式的声明,对于一般的听众来说是很困难且很费劲的,可是,如果举个例子就能令他们比较容易听下去。既是这样,那何不在开头就举个例子呢?可是,许多演讲者却认为,他们必须要先发表一些声明才对。实际上并不见得一定得这样做。如果你一开头就举例,就可以首先引起听众的兴趣,然后再说出你的评论或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举世闻名的新闻分析家、演说家和电影制片人罗威尔·托马斯,在讲论《阿拉伯的劳伦斯》时,他是这样开始的:

“有一天,我行走在耶路撒冷的基督街上,忽然看到一位身着华丽东方君主袍服的男子,他的身上挂着一把金黄的弯刀,是只为先知穆罕默德的传人佩带的……”

就从这个例子起,他起程了。以自己的经验故事开场,这种方式多半十分有效,它有行动,不断向前推进,所以听众紧紧跟随,想知道将会有什么下文。这样无须去冥思苦想,也不用担心意念中断。他讲述的是自己的经验,是他过去生活中的片断重现,是他自身生命的一部分。最后,他那气定神闲、挥洒自如的态度,帮助他与听众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2.制造悬念

要想吸引听众的注意,制造悬念不失为一个好方法。鲍威尔·希利先生在费城的宾州运动俱乐部就以这种方法展开了一场演讲。他是这样开场的:



“八十二年前,大约也是这个季节,伦敦出版了一本故事小书,它注定要名垂不朽。许多人把它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书’。它刚上市时,朋友们在街上相遇,总会彼此询问:‘你读了吗?’回答总是一样的:‘是的,上帝保佑它,我读过了。’

“它出版那天卖出了一千本。两周之内需求量达到一万五千本。在那之后,它被无数次再版……几年前,J.P.摩根以极高的价格购得原稿,把它与许多无价珍宝安放于他的艺术馆中。那这本举世闻名的书究竟是什么呢?”

听了这样的开场白,谁都会感兴趣的。你会否急于想知道更多呢?为什么它会激起听众的兴趣?那是因为,它吊起了你好奇的胃口。想必你想问它的书名,甚至是作者是谁了吧?为了满足你的好奇心,就告诉你答案:作者是查尔斯·狄更斯,书名是《圣诞欢歌》。

好奇心,人皆有之。如果你能在第一个句子里就引起听众的好奇心,那么听众将会对你产生兴趣并接着往下听。这就是制造悬疑的功效。

我在演讲《人性的优点》中的“如何停止忧虑开始生活”时,便设法制造了一个悬疑式的开头。我说:“1871年的春天,一位注定要成为闻名全球的医学青年威廉·奥斯勒拾到了一本书,读了那上面的二十一个字,结果对他的将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二十一个字究竟是些什么字?这些字又是怎样来影响他的?这些,都是听众想得到回答的。制造悬念是一个技巧,但制造什么样的悬念更符合演讲者的演讲内容,仍需要演讲者自己去搜索题材。

3.讲述一个惊人的事实

一家重要期刊的创始人麦克鲁说:“一篇好的杂志文章,就是一连串的惊吓。”演讲也是如此,能震惊人心的事实,必然会引来听众的关注。

宾州州立大学婚姻顾问处处长克里夫·R.亚当斯在《读者文摘》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如何选择配偶》的文章,他以惊人的事实开头,足以牢牢抓住你的注意力。他是这样写的:

“今天,我们的青年人在婚姻中所获得快乐的机会,实在是微乎其微。现在的高离婚率也令人触目惊心:1940年时,在五六桩婚姻中会有一桩失败,到了1946年,我们预计将是四桩。如果长期这样发展下去,到五十年代将会是二比一了。”

这样的文章,足以警醒我们,同时也掌握了我们的注意力。下面是一则演讲的例子,且看看惊人的事实能在演讲的开场白中起到什么效果。

纽约哈里·琼斯公司的总裁哈里·琼斯先生,作了一次名为《犯罪情势》的演讲。他以下面的几句话作为开场白:

“前任美国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塔夫托宣称:‘我们的刑法管理,是对文明的一种耻辱。’”

这个开场有两处高明的地方值得学习。首先,这是一段令人震惊的开场,其次,它引述于一位司法界的权威人士所说过的话。震惊的事实之所以能与听众建立联系,是由于它震撼人心。这种“震撼技巧”,是利用出乎听众的意料来达到吸引听众注意力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当演讲者以惊人的事实作为开场白的时候,应该避开一个危险,那就是过分的戏剧化,过分地耍噱头。曾经我记得有一个家伙以对空射一枪来展开他的演讲,他的确获得了注意,不过,他把听众的耳膜也震破了。

4.请听众举手作答

在长时间的演讲中,演讲者请听众举手回答问题,是一个绝佳的吸引兴趣和注意力的方法。举个例子,在谈《如何避免疲劳》时,我以这样的问题来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