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心理学的诡计

乐读文学 > 古典文学 > 心理学的诡计

第46页

书籍名:《心理学的诡计》    作者:万宇峰

  在社会生活中,竞争激烈、残酷,人的世界比动物界要复杂得多,人们自然难免遇到外来的侵害,这就需要进行自我保卫。自卫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导致不同的人际效应。
  需要强调的是,人际纷争不是谁吃谁那么简单,多一点忍让和迟钝,也许就凤平浪静了,就像乌龟,缓慢、迟钝,自卫而不伤人。乌龟的这种行为和性格特征,在心理学中有个相对应的名词钝感,它与“敏感”意思相对,词性相同。而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的以“钝感力”为书名的杂文集告诫我们,“钝感”相对敏感而言,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ib.A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钝感力恰似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在各个领域中取得成功的人七,其内心深处‘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他还表示自己早在_二三十岁时就感到了钝感力的重要,“这个世界不过是一场生存游戏,所以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而要保持或者加强自己的生存能力,钝感力又是必不可少的。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对于大多数事物不要气馁,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现代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
  渡边淳一还举了例子:“当初还是文学新人的时候,经常遭编辑退稿,并受到严厉的批评。我对这些就很迟钝,只觉得对方不采用我的稿件是因为他没有欣赏能力。”
  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时要学会忍耐,学会等待时机。在为自己争得面子的同时,也给别人面子,不要总像刺猬那样把刺扎向别人。针尖对麦芒,只会使仇恨深化;撞个鱼死网破,对谁都没好处;两个人都做刺猬,便无法拥抱、亲近。
  而像乌龟把头脚缩进壳里,用硬壳的保护化解对方的挑衅,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直到对方倦了、腻了,无功而返,甚争“化敌为友”。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乌龟式人际性格的人,较受欢迎,即使起初对他有敌意的人,也很有可能最终成为朋友。
  而拥有刺猬式人际性格的人,就算击退了有敌意、恶意的人,也可能在厮杀中遍体鳞伤,成为一个他人“敬而远之”的孤独者。显然,做乌龟好过做刺猬!
  1j甘做老二并不是什么环事
  观察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无论两者怎样互相攻击,却总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不断做大市场,不容第三方插足。也就是说,他们既有利益争夺,又有利益共享。而且,不管双方在广告投入、产品开发等方面如何竞争,却不依靠价格战来削弱对手的实力。不打价格战,其实还与市场定位有关。作为“老二”的百事比谁都清楚:在饮料市场,可口可乐拥有无可撼动的老大地位。也正因为清楚自己的定位,百事才甘做“老二”,乐做“老二”,不发动价格战与可口可乐“死磕”,以免两败俱伤。
  正如百事公司的前任CE0罗格·恩里克所说:“只要我们能做到有规模的第二品牌,那就够了。因为在这个行业,我们能做到有规模的第二品牌,就能得到成熟性的利润。”
  中国有句话说“宁当鸡头不做凤尾”,古往今来多少人费尽心思要拔个头筹。而百事可乐却甘做“老二”,这种态度对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有启发性、指导性的。
  对于企业来说,做“老二”并不是没有上进心,也不是把市场拱手相th,而是对市场进行准确分析,知己知彼后所做的明智选择。
  这是因为,在未成型的市场,群雄混战,谁都有成为“老大”的可能,此时是可以奋力一搏的;但已经很成熟的市场里,竞争对于的实力太强,且基本不犯错误,此时强求“老大”地位,尤其是在市场策划、新品开发都不如对方的情况下,只能施行以价格战为代表的恶性竞争,无异于自掘坟墓。
  因此,在企业竞争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实力是十分重要的。当你的实力还很弱,不具备争“老大”的条件时,那么就要向?老大”学习,立足于做“老二”。学会做“老二”,其实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好高骜远很可能导致走不远。学会做“老二”,是在资金有限,实力、技术及人才资源不足的阶段中一个现实的选择,是生存的需要。在与强大的对手竞争时,要避免硬碰硬,可以坚持错位竞争,寻找市场空白。例如,可IZl可乐始终坚持自己是适合男女老少饮用的全家型产品,而百事可乐则定位为青少年时尚饮料。
  对于个人来说,当“老二”也是一种明智的做法。虽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规律,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高位,想成为“老大”,但是应先想想自己有没有与之相符的实力,如果暂时还没有,就要及时调整目标。合理、客观地制定目标,并按部就班地实施,终有-天会变成“老人”。此外,即使实力具备了,也可以暂时先当“老二”,夹着尾巴做人,这样才可能会避免一些麻烦,有句童谣不是说“老大屁股大,裤子穿不下”吗?
  总的来说,不论对企业还是个人,当“老二”都有以下的好处:当“老二”町以冷眼旁观老大的做法,无论成功、失败都可以为自己提供参考的素材,扬长补短,免走弯路;当“老二”可以养精蓄锐,韬光养晦,培养自己的实力,等待有朝一日厚积薄发;当“老二”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勉力去做事,避免成为被枪打的“出头鸟”……
  不动声色,甘当“老二”,会让别的竞争者放松警惕,等于给自己涂上了一层“保护色”,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保全。
  8生活需要恬淡的一≮态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中有这么一段话: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她想的也有个道理,她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喜之时,她反以为悲。那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奈何了。
  其寅,贾宝玉的“喜聚不喜散”和林黛千的“喜散不喜聚”是一回事,他们都留恋聚时的欢喜,伤感于散后的冷清。只是为了避免散后的冷清,林黛乇才觉得“不如倒是不聚的好”。
  虽然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小说中的人物,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聚时欢喜散时伤感的情绪,也是相当普遍的。心理学家发现:人的情感像大海的波涛一样变化,起伏、涨落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在社会生活中,人的感情住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因其强度的多样性和情感的正反性而呈现出多梯度性和两极性的特点。
  住情绪心理学中,这种由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动而引发的像钟那样向两极摆动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心理摆效应”。而且感情的等级越高,呈现的“心理斜坡”就越大,凶此也就很容易转化为相反的情绪状态。例如,此刻你感到兴台无比,那相反的心理状态就会在另一时刻出现,正所谓“乐极生悲”。再者,情绪往“正”向摆动强烈时,心理摆朝着“负”向的挥动力往往也很大。这种心理状态巨人的变换,多发生在那些环境和角色反差较大的人身上。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难免会大悲大喜,但是长期的剧烈的“心理摆效应”会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缓解甚至消除其负面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心灵的淡然,才不会出现这样强烈的心理反差。
  在导致“心理摆效应”的因素中,思想存在偏差,自我认知不足是关键。生活,就像一首歌的歌词所写的:
  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呀。……生活像七彩缎,那也是一幅难描的画。生活是一片霞,却又常把那寒风苦雨洒呀。……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的苦乐年华。
  生活是麻,但也会拧出花。nr见,没有什么真的糟糕的事情,换个角度,一团麻会是一朵花,“山穷水尽”之后是“柳暗花明”。所有的潮起潮落、聚散离合、酸甜苦辣,其实都是很自然的,何必使自己备受折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