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心理学的诡计

乐读文学 > 古典文学 > 心理学的诡计

第19页

书籍名:《心理学的诡计》    作者:万宇峰

  5制造共同体验,使其对你产生好感
  温哥华的卡皮诺拉吊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吊桥:全长450英尺,宽5英尺,以2条粗麻绳及香板木悬挂在高250英尺的卡坡拉诺河的河谷上。吊桥来回摆动,令人心生惧意。1974年,埃伦曾在这座吊桥上做过一个实验。
  他让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士站在桥中央,等着18~35岁的没有女伴的男性过桥,并邀请他们回答几个问题,再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他.
  然后.在另一座普通的小桥(横跨了一条小溪但只有10英尺高)上,进行另一个实验。再让这位年轻、漂亮的女士,向过桥的男士出示同样的调查问誊,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他。
  结果显示,走过卡皮诺拉吊桥的男性认为这位女士更有魅力,约有一半的人后来给她打过电话。而走过那个普通小桥的16位男性受试者中,只有2位给她打了电话.
  埃伦由此得出结论:在恐怖的环境中,人们更容易动心。因为恐惧激发了生理E的感觉和异样。
  后来,埃伦在实验室中再次验证了他的“激活论”。让一组人慢跑10分钟,再给他们看一组照片,另一组条件相同的受试者不跑步,而直接看照片,结果显示,运动后的人更易被照片上的帅哥美女所吸引。
  也就是说,任何生理上的“激活”都可能令人更易心动。这个结论后来又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当人们的情绪被激发起来,例如欢笑、焦虑或恐惧的时候,更能发现别人的魅力。而当人们有了共同的体验或相同的秘密,彼此间的关系将更巩固,更亲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少的男生喜欢带女友到游乐园的鬼屋去玩。其实,这些男生是为了找机会和女友更亲密。这是因为,恐怖感激发了生理上的感觉和异样,会感觉对方更有魅力,也就更容易爱上对方,或是双方的感情会加深。事实的确如此,从鬼屋出来的情侣,比进去之前显得更亲密。
  有同样经历的人,容易找到廿^同的语言,有了共同的语言,就容易放松警惕,产生亲密的感情。在交朋友时如果我们能掌握这种心理技巧,巧妙地加以利用,就可缩短两人之间的距离。即使从未打过交道的人,也可以迅速成为你的朋友。
  但是,人与人之间,尤其是想引起某人的注意却与之没有共同体验,那该怎么呢?要想制造共同体验,可以适当地犯某种禁忌,或违反某项规则,从而赢得对方的好感。例如,在办公室里,如果女同事出现了某个小过失,可以帮她掩盖,不让上司知道,这样双方就有了共『百|的小秘密;再如,存考试时,把写仃答案的小纸条悄悄地传给自己喜欢的殳生。
  而如果你喜欢·个女生,而义琢磨不透她对自己的真灾态度。那么,就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试探一下:找一个普通的女性朋友来配合表演,多次出现在她的而前,让她以为你和那个女生是情侣。然后,你再想方设法与她约会,并适时表达爱意。如果她对你有爱意,便会故意说:“你不怕那位小姐知道吗?”你呢,则故布疑阵:“她不会知道的,只要你不告诉她,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她就会小经意问嗔怪:“你怎么这么花心啊?”此时,你就可以趁机追问:“如果我足·个感情专-的人,你会接受我吗?”如果她回答:“我不知道。”恭喜你,她对你是有爱意的。
  制造共同体验,以增进感情的方法,还可以用丁-其他关系,如公司组织集体出游,就有利于使公司的工作气氛更融洽。而多花些时恻和心思陪客户.也有助十双方的合作。
  6制造别无他选的困境
  古代罗马的政治家布鲁斯特在杀害凯撒之后有一场演说:“你们是希望让凯撤死,而你们大家过自由的日子,还是希望让凯撒活着而你们都沦为奴隶终至死亡?这两种你们所要选择的是什幺?”
  布鲁斯特的演讲,给出了当时长老院的长老们这样两个选择,再没有其他可以选择的方法,迫使他们从“自由”或“死亡”之中进行选择。而很显然,自由比死亡看上去是更有好处、更有意义的。所以,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长老院最终选择了自由,而布鲁斯特也因此获得了胜利。
  其实达就是一种制造别无他选的困境的攻心战术,它的要点就会给人提供有且只有的两个选择,而且其中的一个选择必然好J二另一个,再没有其他什么选择的余地,于是就可以达到普遍认同,而最终选择其中的好的一个。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面临着一些选择,很难下定决心,但足如果犹豫不决,就可能失去机会,在左右摇摆中浪费时光,此时就要善于把自己引导别无他选的境地,这样做选择就会容易一些。比如,当有人面对着是否该换工作,而7己法下决心,就可以对他说:“你是要换个工作,开拓新的人生呢,还是要继续在这里虚度余生?”对方在这两个选项中,自然会容易做出选择。
  设置的两个选择没有优劣之分,还是会让人无法做出决定,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二者皆吾之所欲也”,没有大的差别,很难让人取舍,因此,我们还要强调两个选择中哪个更优,哪个更劣,有着这样的一个对比,就更容易让人做出选择了。
  当美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时,为了摆脱英国的统治,巴特利克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被称为是独立战争的宣言。其实选择一个什幺样的独立宣言,对当时的美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万一失败,就会遭致不可估量的惨重后果。而且当时的代议员对于局势也很迷惑,于是要人民自己做个决定,巴特利克就采用了两者选一的方法,而且使两个选项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得人们都能做出最明智的选择。当时.他说的很多话都成f流传后世的名言,如“要锁链还是要隶属”、“要英国还是要战争”以及“不自由,毋宁死”,等等。
  以这种强调两个选项中其中一项的缺点或者优点,使两个选项形成对比,让人们二者选其,在一般的情况F,人们。定会选择你所希望中的那一个。因为已经别无他择了,选其;扣看起来更好一点的是最明智的选择。
  虽然运用这种方法也常会发生许多障碍,但对于处于迷惑不决中的人们,则可以迫使其朝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去选择。例如,当你要说服正在选择就业单位的毕、Ik生时,可以说:“与其勉强地进入一家好的单值,却因为能力不够而被漠视,进l硐萱受打击,产生挫败感,还不如进入一家自己能胜任的单位,找回信心,发挥山自己的优势,并且得到有效的提高。”像这种说服方式,则可以帮助对方消除疑虑和犹豫,尽快地作出选择。
  住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遏剑谈判、竞选等场合,这种场合下,当然是需要做出选择,谁都想让对方选择和自己合作,谁都想要群众选举自己担当职务,但是如果不懂得采取-定的心理战术,则可能会遭受失败。
  例如,在某选举大会上,被选举者与共对那些正在犹豫该投票给谁的选民说“选择我,还是选择列’方”,不如对选民说“你们是要选择我,让这个公司更加繁荣呢?还是要选择另一名候选人,而使经济变得更为萧条呢?”这样的说辞显然更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
  7相似的经历更容易得到对方的认同
  有一位求职青年,应聘几家单位都被拒之门外,感到十分沮丧。最后,他抱着一线希望到一家公司应聘,在此之前,他先打听该公司老总历史,通过了解.他发现这个公司老总以前也有与自己相似的经历。于是,在应聘时,他就与老总畅谈自己的求职经历,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这一席话勾起了老总对自己早年的遭遇的回忆,与这位求职者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很多.很耐心地听他介绍完自己的经历,最终根据他的能力录用他为业务经理。
  上二文巾所提到的求职青年就是有效运用了“名片效应”。所谓“名片效应”,是指两个人征交往时,如果苗‘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办感觉到你。j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珲距离,更愿意同伯:接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