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解密硅谷

乐读文学 > 科普学习 > 解密硅谷

个中神秘和事实真相

书籍名:《解密硅谷》    作者:米歇尔 E. 梅西纳



电影、新闻媒体,当然还有创业者本身,这三者共同铸就了一个信条:硅谷是创立、发展壮大一家成功公司的不二之选。许多人坚信只有在硅谷才能成就他们的事业。硅谷被视为高科技初创公司的中心。一方能满足创设、发展公司所需的所有条件的宝地,这便是我们所称的“硅谷的神秘感”。

正因为这种神秘感,创业者们趋之若鹜地来到硅谷,希望打造他们的全球化公司,希冀改变世界,或是发家致富;还有一些人是为了筹集资本,寻找客户,或寻求合作。不胜枚举的大型公司成功范例进一步印证了硅谷传奇。苹果公司、eBay、谷歌、脸书、英特尔、思科、Saleforce、优步、爱彼迎、贝宝等,这些公司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为广大消费者和全球商业界人士所熟知。巧的是,这些公司要么在硅谷被发掘,要么在早期就迁移到硅谷。

任何怀揣梦想的人都会在硅谷梦想成真。

——凯文·巴鲁蒙德(Kayvan  Baroumand),SV101创投公司

硅谷到底可靠到什么程度?让我们开始通过三种手段来诠释这个问题:提供相关统计数据、陈述事实、展现硅谷环境。

·如今,加州的风投基金管理着940亿美元的资金。

·从全球范围看,硅谷公司在收购初创公司方面最为活跃:2014年,仅苹果公司、甲骨文、脸书、雅虎和谷歌几家公司就买下了共77家公司。

·硅谷的私营公司市场估值一般是其他地区公司的2倍~10倍。

·不计其数的顶尖的、智慧超群的、志向远大的人才来到这里创办公司或加入当地创业公司。成为一名硅谷创业者,被认为是一件很酷的事,这和找不到像样的工作,随便找点事做大不一样。

·这是一个迸发全新理念,将其完善并逐步转化为可视商业成果的地方。一些实为绝妙的大好理念,人们乍一看感觉不可能,再一想不可行,再回头琢磨一下还是觉着不切实际,但在硅谷,创业者充满热情地拥抱这样的奇思妙想。

·在硅谷有着这样一个精英群,这个群体由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人才组成。这些精英有广博的商业及技术专长,并有能力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商业行为。

·硅谷的投资者乐意在聪明的人和绝妙的想法上下赌注,甚至是在创业团队展示出能获得日益增长的市场青睐度很久之前。

·在硅谷,投资者与客户联系是如此紧密(这通常被称作“聪明的资金”),他们确实经常性帮助创业团队。风投机构的客户愿意小试牛刀,购买创业公司的产品,反馈体验,并主动成为这家创业公司的参考用户。

·各类活动、会议和社交网络提供了一个空前的可视化环境,确保当地的创业团队获得360°广角,纵览市场、竞争和客户潮流。

·坐落在硅谷的大型公司数量众多、林林总总,这为当地创业公司接触一系列潜在合作机会以及未来的收购东家提供可能。

·在这里构建全球化公司要比在任何其他地方容易得多。

·当你苦于不能遇到对的人的时候,在这里你能碰到几乎任何你期望见面的伙伴。

硅谷为世界各地的创业公司设立了一个高标准。这激励着各地的创业者不断进步,向硅谷看齐。

——克里斯·希普利(Chris  Shipley)



克里斯·希普利

克里斯·希普利有多重身份,她是记者,也是技术分析师,还是知名路演峰会DEMO的前总策划,她与世界各地的创业公司合作过。

“对于硅谷,人们有很多误解。外地人,甚至一些当地人,都认为硅谷是一个公司成长的沃土,但把硅谷看成资本驱动型区域更为贴切。波士顿企业家创造的开创性产品,可以为世界上的许多事物带来改变。他们建设的公司,将对世界产生影响。相比之下,如果你问一个典型的硅谷创业者在做什么,以及他为什么这么做?他会告诉你他在赚钱。硅谷关乎财富和财富创造,这是同波士顿、格但斯克或雅典的创业社区的迥异之处。”

“大多数外界人士对硅谷的另外一个误解是:大力宣传就会吸引全球知名人士的眼球,就能筹集到资金,就万事俱备了,就这么简单!实际上,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没意识到竞争是多么的激烈。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去参加活动、聚会和会议,却没有意识到,他们必须更脚踏实地。赶场子般的忙碌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

“那么,从大局着眼,硅谷是否重要呢?从激励作用的角度来看,答案是肯定的。硅谷为世界各地的创业公司设立了一个高标杆。如果你在硅谷可以成功,那么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成功。不管这种说法是真是假,这种理念促使各地的创业者精进不休。”

当你初来乍到时,你会感到心存敬畏,这种感觉异常强烈,但是没过多久,你就适应了。你会对自己说:“他们很优秀,但他们和我差不多。”或者说,“我和他们也差不多”。这时你便可以真正开始你的游戏了。

——戴夫·麦克卢尔(Dave  McClure),500  Start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