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不怯场:与众人沟通艺术

乐读文学 > 哲学心理 > 不怯场:与众人沟通艺术

思维清晰,让话语符合逻辑

书籍名:《不怯场:与众人沟通艺术》    作者:译夫



当众说话,逻辑一定要严密、有条理,保持思维的清晰度,通过逻辑分析的方式,将自己说话的目的清楚地表达出来。思维形式其实就是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所使用的概念、判断、推理。思维规律是我们在使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维活动时必须遵循的规律。这些规律要求我们在进行当众说话时保持同一性,不能互相冲突,不能模棱两可,而是需要有充分的依据。这些是说话具有严密逻辑性的要求,必须贯穿在我们说话的每一个环节中。保持清晰的思维,让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具有逻辑性,如此更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在一些公开说话的场合,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啰啰唆唆说了大半天的话,下面的听众却如坠云里雾里,正当人们极力想弄明白他到底说的是什么时,说话者却结束了自己的说话,并表示:“我很简单地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各位多多指教。”这时下面的听众却议论了起来:“说了大半天,还说是简单地表达?”“这人是不是脑子有毛病,自己都忘记说了多久了?”“简直是浪费我的时间,说话没逻辑,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为什么说话者会如此令人生厌呢?关键就在于说话没有逻辑,没有归纳出自己所说内容的重点,让人根本搞不懂他在说什么。

那么如何才能增强自己话语的逻辑性呢?

1.说话有理有据

当众说话需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当你提出一个观点之后,需要有大量的材料来论证这个观点,让听众听了觉得很有说服力。当然,你所寻找的材料论据,需要是真实的、准确的,一定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如此说话才能做到事真、情真、理真,也才能令人信服。

2.观点明确

当众说话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必须明确,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模棱两可。你在说话中需要肯定什么,反对什么,这些都需要明确,绝不能似是而非。如果你的话语陷入了含糊其辞的境地,就让听众难以琢磨你到底在说些什么。

3.不能随意地变换话题的中心

在一段说话中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思想,这个思想就是贯穿整个说话的中心。作为说话者不能另外选择一个中心,也不能随便变换中心,否则说话中就存在多个中心,听众自然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也不懂得你所表达的思想。随便变换话题的中心,很容易给听众造成错觉,很容易分散听众的注意力。

4.话语前后保持一致

在某些当众说话中,人们最容易犯的就是自相矛盾的错误。比如“我基本上完全同意他的意见”,这句话就是表达有误,“基本上”和“完全”是两个逻辑意义不同的词语,“基本上”意思是绝大部分但绝不完全,那如此理解这句话来就是自相矛盾的,说话者自己也难以自圆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