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不怯场:与众人沟通艺术

乐读文学 > 哲学心理 > 不怯场:与众人沟通艺术

第08章 修炼本领,激发无往不利的潜能

书籍名:《不怯场:与众人沟通艺术》    作者:译夫



“四个W”法则,让表达更清晰


当众说话,需要将语言表达得更清楚、更具体,这就需要遵循“四个W原则”,即“when”“where”“who”“what”,也就是什么时候、在哪里、谁、发生了什么。在说话时遵循这四个原则,一件完整而清楚的事情就会呈现在大家面前。如果在说话时只涉及了其中的一两个方面,叙述就不够完整,听众听了就会产生疑惑。说话的目的在于向听众清楚地传递信息,若听众听不懂,那你就等于白说。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在说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牛头不对马嘴,说到半截就开始跑题,前面的没交代清楚就开始说后面的,结果弄得大家都迷迷糊糊的。

早上,办公室里聚集了一大群人,只见小王急匆匆地跑进来,大声喊道:“出事了,出事了,出事了!”顿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什么事情啊?”“瞧你,火急火燎的,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你倒是说啊”“到底啥事?在哪里出的?谁出事了”……小王端起放在桌子上的一杯水就直灌到嘴里,然后大大地喘了一口气,才说:“有人跳楼了。”

同事们都睁大了眼睛,无数的问题抛出来:“是真的吗?”小王点点头:“应该真的吧,我怎么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又有人问:“那跳楼的是男的,还是女的啊?在哪里跳楼啊?为什么跳楼啊?人死了还是活着啊?”小王摇摇头,说道:“这些事情我哪知道啊,我也只是知道有人跳楼了,其余的事情我还真不知道,反正吓死了,我现在心还跳得厉害呢。”同事埋怨道:“那你这不是存心吊我们胃口嘛,连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没搞清楚,就跑过来说一句话,这不是糊弄我们嘛。”

案例中,小王只是简单地叙述了一件事情,但这件事情是在哪里发生的,谁出了事情,时间、地点、人物这些关键要素都没有交代清楚。因此同事们听了就会心生疑惑:这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具体怎么样。这些关键性的问题却难以从小王的嘴里找到答案,这就在于小王并没有清楚地掌握事情发生的四要素,因而造成表达含混不清。

通常造成语言表达不清晰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紧张或慌乱引起的思维混乱,对于谁、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了什么,常常是东一句、西一句,表达不清楚;另一方面是由于说话者本身就对事情的过程不熟悉,只模糊地知道一些情况,就急于说出来,因此才给听众一种不清不楚的感觉。

在实际语言表达中,如何遵循这个“四个W原则”呢?

1.搞清楚状况再说话

在生活中,许多人总是在还没搞清楚状况时就说话,结果只能是说得只言片语,将本来完整的一件事情弄得支离破碎,自己说起来费劲,听众也听不明白。

2.理清思路让叙述更清晰

如果说话者思维不够清楚,不妨在说话之前,在纸上写下事情发展的四个要素,或者将这“四个W原则”在脑海里整理一遍,让整件事情清楚地呈现在脑海里,再进行详细的叙述,这样就可以避免表达模糊不清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