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超级记忆:10倍速轻松学习

乐读文学 > 文学理论 > 超级记忆:10倍速轻松学习

第4章 成为世界记忆大师,挑战最强大脑

书籍名:《超级记忆:10倍速轻松学习》    作者:卢龙斌



1.为什么无法应用记忆法


有些朋友在经过上述的学习后,发现自己并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方法,这里存在几个原因:

(1)记忆法的核心在于图像转换的速度和持久度,能够把抽象的事物转为形象化的图像,这个速度够快就能记得快,转换后的这个图像越持久,记忆时间也就保持得越长。对于只是了解方法,训练很少的人是很难做到转换图像的速度和持久度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打羽毛球一样,就算世界冠军林丹来教你打球,把全套技术都传授给你,但你是一个没有打过或者很少打羽毛球的人,你能够马上领会到要领,和林丹一样杀球超快,打得非常漂亮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学习之后靠的是练习,而且是长期努力的训练,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因此比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更愿意说“好好练习,天天向上”。

也就是光学习不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方法再好,就像学习到的游泳技巧再全面再深入,只要你不下水练习,基本是不可能学会游泳的。所以记忆法其实是个慢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特别是记忆宫殿,你要认真去找很多地点桩才行,而且熟悉地点桩之后还要复习,如果长期不用,很快就会变得陌生,甚至被遗忘。

(2)信心。很多朋友在学习记忆法的过程中,本身就持怀疑态度,因为把记忆内容通过谐音、拆分等转换成图像,本身转换和复原都很浪费时间,而且还曲解了原意,所以并不认同这样的方法,加上自己图像转换和记忆能力比较差,使用起来就更加困难,因此是没有信心学习的。

对于这样的朋友,我想先分享个小故事:先空掉杯子,才能倒满水。

有个人不远千里去请教有名的禅师,见到禅师就开始喋喋不休。禅师则默默无语,只是以茶相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满了也不停下来,而是继续往里面倒。眼睁睁地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这人着急地说:“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再倒了!”禅师说:“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你不先把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每个人的心,就像这个茶杯,如果装满了自以为重要的东西,利益、权力、知识,还有优秀、经验、骄傲……便再难装入更多的东西,一直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话,不愿意借鉴别人的思想和方法,也就无从学习,自然也很难超越和进步了。这个故事浓缩出来就是四个字:空杯心态。

在学习面前,永远保持空杯心态,先学习再怀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果一开始就认为这是糟粕,那么你肯定很难从中找到精华,最终只是浪费了时间而已。古人云: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了就好好学习,学完之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选择性地吸收和使用,这样才能有收获。

经过实践后你觉得确实不适合自己,那么至少尝试过了,也就无怨无悔,但至少思维导图这个工具是不存在太多问题的,值得运用。

(3)旧有思维和记忆习惯难以改变。我们从小的传统教育和考试试题大都是唯一性的答案,以致学生养成了唯一和定向的思维习惯,也没人教他们使用记忆法或者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以致大多数学生都只会死记硬背,根深蒂固了几年甚至几十年,改变谈何容易,但是到底要不要变呢?同样分享一则故事:如何除掉杂草。

一位著名的禅师即将不久人世,他的弟子们坐在他的周围,等待着师父告诉他们人生和宇宙的奥秘。禅师一直默默无语,闭着眼睛。突然他向弟子问道:“怎么才能除掉杂草?”弟子们目瞪口呆,没想到禅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一个弟子说:“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掉!”禅师听完微微笑地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说:“可以一把火将草烧掉!”禅师依然微笑。

第三个弟子说:“把石灰撒在草上就除掉杂草!”禅师脸上还是那样的微笑。

第四个弟子说:“他们的方法都不行,那样不除根的,斩草就要除根,必须把草根挖出来。”

弟子们讲完后,禅师说:“你们讲得都很好,那么从明天起,你们把这块草地分成几块,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地上的杂草,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再到这个地方相聚!”

第二年这个时候,弟子们早早就来到这里。他们用尽了各种各样办法都不能铲除杂草,早就已经放弃了这项任务,如今只是为了看看禅师用的什么方法。禅师那块原来杂草丛生的地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金灿灿的庄稼。弟子们顿时领悟到:只有在杂草地里种上庄稼,才是除去杂草的最好方法。

他们围着庄稼地坐下,庄稼已经成熟了,可是禅师却已经仙逝了。这是禅师为他们上的最后一堂课,弟子无不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是的,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种上庄稼。要想改掉旧有的坏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一个好习惯替代,记忆和学习方法也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