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

乐读文学 > 哲学心理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

社会分层的标准

书籍名:《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    作者:仲英涛



“我们来探讨一下社会分层的标准问题。我要说,把社会中的人们划分成若干等级层次,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布劳说,“可见,使用的标准不一样,那划分的结果也自然大不相同。

“确定社会分层标准,首先要考虑什么问题呢?是不是任何可以对人们进行等级划分的因素都可以作为分层标准呢?”布劳停顿下来,转着眼睛观望着同学。

片刻后,他继续说:“一定的社会条件与社会状况,这是确定社会分层标准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如若不然,其他则无从谈起。那么能作为分层标准的,应该是什么?我们说,只有那样一些因素,它们能对人们的心理及社会表现产生较大或持续影响!”

陈艳把胳膊撑在木桌上,用一只手托住下巴,微微点了点头。

有位男生问:“社会分层的标准有几类?”

“我为大家总结了两类。”布劳说,“第一,以外显地位为划分标准,比如以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为标准;第二,以潜在地位为划分标准,如以收入、教育程度、技术水平等为标准。”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位男生说。

“请说!”

“以外显地位为标准,是否主要为了描述人口在社会垂直分层中的分布状况,为了描述人们活动的时空范围?”

“你理解的没错!”布劳说。

“那么,”男生接着说,“以潜在地位为标准,是为了了解人口内在素质的垂直分布状况以及对人们的影响吗?”

“正是这样!”布劳说,“社会分层标准的选择,一定要结合对所研究群体的经济关系及传统文化的考察。”

“老师,”陈艳说,“社会分层的标准是一成不变的吗?”

“当然不是这样!”布劳笑了一下,说,“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各种标准的相对重要性是不一样的,有效性也不一样啊。不过,有几种常用的社会分层标准,我现在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谭日辉老师评注


收入多少与地位常常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收入高,地位往往较高;收入低,地位往往较低。

“我们先要提到收入。收入常常是划分地位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收入高的人,其地位往往较高;收入低的人,其地位往往较低。现实中是这样的吗?有一点很明显,收入与人们的消费方式、生活习惯、安全感及积极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张梓心想:不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收入差距对社会安定也有影响。如果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社会的稳定系数将会大大降低。

“职业,作为个人所从事的其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也是划分地位的重要指标。可以这么说,在现代社会中,职业地位是人们的主要社会地位,它是个人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

当然可以!职业环境也好,职业活动的范围及性质也罢,它们不单对在职人员的社会表现有所影响,且对社会流动的方向也有影响。陈艳这样想着。

“我要说的第三个重要指标,是教育程度。”布劳说,“毋庸置疑,教育程度全面地、持续地影响人的一生,它直接影响着人的知识、技能、趣味、修养、价值观……就是在选择伴侣时,人们也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自身的教育程度大抵相同的。对不对?对于整体社会的运行而言,教育分层结构也无疑是一个关键因素。”

陈艳心想:恐怕随着社会发展,教育程度在划分等级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嗯,幸亏自己考上了大学!接下来自己得准备考研了!

“权力,包括对资源的运用能力,也包括对他人的制约、影响能力。”布劳说,“处于同一权力阶层的人,无论是对社会政策的评价,还是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往往比较容易有共同之处。所以权力高下,也往往是社会分层的重要标准。”

“老师,声望呢?它也是社会分层的标准吗?”

“嗯,我正想说这个!”布劳看了那位男生一眼,怀疑他是自己肚子里的一条蛔虫。

“什么是声望?说白了,它就是一个人从他人那里获得的良好评价及社会公认。毫无疑问,声望标志着一个人潜在的社会影响力。我要指明一点,即声望是许多其他标准的折射。”

张梓心想:是的,声望是收入、权力、技能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它的标准不是独立的。

“不过,我想,”陈艳说,“在多数情况下,声望来自较高的社会地位。”

“是这样的,没错!”布劳总结道,“收入、职业、教育程度、权力及声望,它们是常用的社会分层标准。我最后要说的是,这五个标准是紧密相连的,彼此间并不孤立,有着较强的关系。这就意味着,某单一标准,并不构成社会结构中不同阶层的划分标准。对吗,同学们?”

“对!”大家说。收入、职业、教育程度、权力、声望……只有在这诸多方面具有同一性的人们,才有条件构成一个阶层。

“这节课,我们就上完啦!”布劳一边说,一边收拾着讲台上的文件夹,“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度过了这美妙的45分钟。”

同学们鼓掌、呐喊,欢送着布劳离开了教室。



布劳老师推荐的参考书


《不平等与异质性》 布劳著。出版于1977年,系布劳的代表作之一,该书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布劳的理论体系。全书共分为十章,逐步推进,层层深入。在第三章中,作者对交往中的不平等含义及影响不平等的条件,做了透彻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