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硬核运营 : 技术流新媒体养成

乐读文学 > 科普学习 > 硬核运营 : 技术流新媒体养成

第43页

书籍名:《硬核运营 : 技术流新媒体养成》    作者:计育韬


Q:整个页面设计的字体选择方面有什么讲究吗?

A:我们在结构上采用粗体的英文和细体的汉字,让页面更加丰富,同时价格的字体是单独的字体,价格和产品名称都用粗体,用于突出主要信息。另外,使用黑体是为了最大保证识别度,不会因为字体问题造成误解。

Q:为什么商品展示的第一张图都采用了“黑色产品名称+红色产品价格+产品图片”的形式?是为了特意将产品名称和价格凸显出来?

A:白底产品图可能从苹果公司的线上商店设计开始走红,因为它能最直接地告诉大家:我是谁,我长什么样,我是什么价格,它没有任何的理解障碍。另外,价格和名称是最重要的部分,理应凸显。价格部分用了红色,一是因为我们想迎合电商用户对价格敏感的特性,抓住用户的眼球;二是为了在略显单调的黑白色外,凸显活泼的气质。

Q:界面底部“黑市”+“购物车”+“个人信息”+“在线客服”的设计出发点是什么呢?因为有的有赞商城底部设有“商品分类”的选项,也有的没有“在线客服”的选项。

A:这部分在做布局时我们也考虑了很久,有赞支持在底部菜单做相对自由的按钮设计,因此我们需要在很多不同的功能间进行取舍。底部菜单会在首页、商品分类页和个人信息页出现,因此“首页”这个功能是我们首先确定的,主要是为了帮助进入二级页面的用户更快地回到首页;而购物车功能则是因为有赞缺少悬浮购物车图标组件而做出这个决定,这样确保用户在所有页面都可以进入购物车进行结算,避免了一部分客单的流失;个人信息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底部菜单功能;而客服按钮的增加则主要是出于方便用户的目的。

Q:为什么界面底部的按钮设计都设置成了“文字+图形”而不是单独的图形呢?

A:如果只有图形的设计,对于第一次进入“黑市”的差友,那么可能需要5~10秒才能了解这个按钮的作用,而加入了文字以后可能只需要1秒了,所以文字解释在按钮设计中其实还是比较重要的。比如那个个人信息页的“小人”按钮,如果没有文字,那么大家第一次看到都不会知道是个人信息,所以为了照顾用户,我们选择增加文字。

Q:商品展示为什么选择了每行两个商品并排的形式?而有的有赞商城设置成了单个或多个。

A:在手机屏幕上,手指和屏幕间需要合适的大小比例才能达到最好的体验,同时要兼顾视觉,让用户可以第一眼看到最多的产品,产生购买欲。单列产品会导致页面过长,单页产品过少,用户不会有沉浸式的购物体验;多列产品会导致看不清产品和更高的按错率。测试之后,我们选择了双列。

Q:为什么首页的商品展示不设直接添加购物车的选项呢?

A: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有赞提供的商品图添加购物车模板不太美观;第二我们希望差友理性消费,了解产品后再下单,这样才能在“黑市”买到他们正合心意的东西。如果盲目下单产生售后问题,那么我们的成本会更高。

Q:商品购买的界面“客服”+“购物车”+“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的颜色和顺序有什么设计上的考量吗?

A:这是有赞的固定样式,不过这部分做得还不错,比较符合用户直觉。

Q:商品详细信息介绍完毕之后,有一张“黑市”商城固定形式的图片可以返回到首页,也可以看到更多的商品。这种便利的设置是一开始就想到的吗?

A:是这样的,这部分是继承最早版本的“黑市”页面设计元素,初衷是让用户在浏览完某个产品后可以直接回到首页或者其他分类,而不用滑动好几屏回到顶部(有赞没有提供回到顶部的功能)或者伸手指去够左上角的返回键。不过,这部分设计在有赞添加了更多精选商品的模块后已经趋于无用,我们可能会在下个版本中做出改动。

Q:有时在相隔很近的界面,会有多个返回相同界面的不同按钮,这样的设计会显得重复吗?

A:这可能会让用户不清楚按钮指向哪个界面。我们当初设计时是出于尽量不让用户需要伸手指去够返回键的目的,不过,因为不同的浏览器有不同的返回设计,所以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多个返回功能出现在相邻区域的情况。

Q:为什么商城首页的页面底部或者页面顶部没有直接放二维码,而是点击底部的“关注我们”之后才会放出二维码?这样不怕错过顾客的关注吗?

A:有赞商城的客流90%以上来自公众号,所以关注我们这样的功能并不很重要,而且此处提供的“差评黑市”服务号也是一个工具性比较强的存在,并不需要强制吸引用户关注。

Q:为什么“黑市福利”一栏点击之后是不存在的页面?

A:(捂脸)这是个忘了更新的链接,我先去打一顿前端设计师。

Q:“差评黑市”的销售量和“差评”的粉丝关注量关联是否密切呢?

A:前期确实是这样的,而且会与选品有很大的关联,不过我们正在尽力摆脱这种关联。

Q:你们有专业数据可以分析先购买再关注的人数和先关注再购买人数的占比吗?

A:同上面某个问题,有赞平台的客流90%以上(夸张点说几乎是全部)来自公众号,所以肯定是先关注后购买的,不过我们正在淘宝进行这方面的调查。

独家访谈:黎贝卡的异想世界

(Q代表JZ多媒体解决方案,A代表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团队)

Q:公众号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当时为什么会想到要做公众号呢?这和您的专业背景有关吗?

A:我一开始做公众号时,持有一种试水的心态,从2014年10月到现在,一转眼就进入第4年了。因为不想与本职工作重叠,特意避开娱乐而选择时尚。当时常常有朋友问我穿衣搭配的各种问题,我想与其不断地跟不同人解释,还不如写下来分享给大家。我推送的第一篇文章是《丝巾的使用方法》,发稿时弄了一整晚,从申请账号到排版上传,一边琢磨一边打电话跟别人求救,在一片慌乱中按下了“发送”键。

做自媒体最关键的还是内容,传统媒体人在采编经验或新闻敏感方面本身就有很多经验,受过比较系统的训练,所以在做内容方面是有优势的。

Q:“黎贝卡的异想世界”现在粉丝数量大致是多少?目前粉丝的增长趋势是什么样的?从账号创立至今,有没有粉丝爆炸性增长的时候?

A:现在全网有500万粉丝(包括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还在一直持续增长。

我一直认为,自媒体最大的魅力是不同的人可以吸引不同的受众,允许不同的个性同时绽放。所以我们从来没有刻意追求涨粉,都是靠文章慢慢累积认可我审美的粉丝,关注我的读者大多数是对品质生活有追求的女性。

倒是每次媒体报道带来了不少新的关注,例如我上《鲁豫有约》那期刚播出,就多了超过2万个新关注。我记得那段时间后台有读者留言说,她妈妈看了《鲁豫有约》后还神秘兮兮地介绍给她关注,母女两人每天都看我的文章。

Q:目前运营公众号的团队是什么样的规模?

A:我自己是内容的把控者与生产者,现在内容团队十个人,主要协助我做一些图片处理和资料搜集的工作。但设定品牌和电商之后,包括运营、商务、品牌,现在团队约有三十个人。

Q:我们看到“黎贝卡的异想世界”推送的文章中,有很多原创的内容。您在制作原创内容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困难?

A:我们的内容是100%原创的,每天坚持更新就是一个大挑战,体力上的挑战。

我每天基本都会花4~5个小时写稿,每天更新后还会固定留一段时间回复读者的留言,忙完已经是凌晨一两点了。现在要做的事情更多,写稿的时间都是“抠”出来的,比如两场采访的间隙、候机的时候、看完秀不参加晚宴直接奔回酒店写文章,这样连轴转对体力的考验很大。

Q:“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和其他时尚类公众号有什么不同之处?

A:很多人觉得我们是一个时尚号,其实我们不只是时尚号,我们更是一个偏女性的生活方式品牌。我们粉丝的男女比例之前是3∶7,现在直接变成了1∶9,这是一群对生活品质有高追求且有消费力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