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嫁给恶人夫君前揣崽

乐读文学 > 都市言情 > 嫁给恶人夫君前揣崽

第34章

书籍名:《嫁给恶人夫君前揣崽》    作者:山吹子


江满月希望言采能多一点朋友。

        占有欲或许有,但他更希望言采不孤单。所以,言采和林殊做朋友,江满月从来不阻拦。只是冷眼旁观那个他看不顺眼的小白脸。

        小白脸貌似也看不惯他,从第一次见面,就完全在忽视他。好在江满月也不搭理他,不惯小白脸怎么忽视,总之言采第一个想到的绝对是他。

        江满月低头摇了摇崽:宝宝,你说是不是,你爹爹最喜欢我了,根本看不上那个小白脸。

        林殊的新品,言采只看一眼,就觉得很熟悉了。漂亮的青花瓷杯子里摇曳着杏色的乳汁,浓浓的奶香刚一端上来就让人无法抗拒。

        是言采喜欢的甜。

        言采的口味就完全跟江满月相反,吃辣噬甜好酸,可以说非常重口了。

        林殊一见言采的眼睛亮了,就知道这种茶绝对是言采喜欢的。自从言采的茶叶在他们店里走俏,他也会研究茶的其他吃法。这一研究就拿红茶研究上了,这还是从一个外族人那里学来的。

        来他们店里的女眷都很喜欢这个味道。

        言采嘛应该也爱吃甜的。

        温度适中,言采就直接喝了一点,味道很不错,很纯正,而且甜度并不是很高。他看了眼一起端上来的,还有一小叠白糖,估计是准备给客人自己加的。

        既然不甜,言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江满月了。他认为的好东西都想给江满月。

        很好喝。你尝尝,不甜的。言采端起来到江满月嘴巴上,江满月虽然不爱甜食,然而这种分食的亲密让他觉得心里很舒坦,当看到某个单身汉的眼神,他心里更舒坦了。

        儿子砸吧嘴,看起来也馋的不行。然而他两个爹都没有考虑到他。

        儿子嘴巴一扁,战略性假哭,言采哐当就把奶瓶怼他脸上。这个奶瓶是言采和江满月两个人手工制作的。

        瓶嘴是言采利用一种类似橡胶树可以分泌ll出胶体的植物做出来的,那种植物叫不出名字来,言采也不认识。瓶身是用陶瓷烧制而成,外面套了层绒布隔热。

        虽然看不清里面还剩多少奶,但是出门在外方便许多。否则还真不好带儿子出来,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突然觉得饿。

        因为之前没有带儿子出来过,林殊也是才发现他们竟然连孩子都有了。单身汉林殊真是狠狠震惊了一把。

        两人的感情那么好,难道谁出去搞了个孩子出来?不是吧,看这情况不像啊,还是领养了一个。

        林殊打量崽崽几眼,相较于刚出身,崽崽已经长开不少。林殊一会儿觉得像言采,一会儿觉得像江满月,最后脑子里冒出一个最可怕的想法。

        这该不会是他们俩人亲生的吧。

        林殊全身一寒,觉得自己的想象有点可怕,要是这俩大男人能生孩子,他也不会直到现在还是个光棍。别看林殊长得年轻,其实他年纪比江满月大了好几岁。

        林殊狐疑的眼神瞒不过两人。然而他们的态度都是让林殊一个人想去吧。

        第43章

        其实我这趟来是跟你谈笔生意。言采喝过茶后开始谈正事。

        林殊早就等着言采开口了,  毕竟无事不登三宝殿,  言采应该也没那么空闲,  况且言采家里还有一个看他像眼中钉的江满月。

        哟,  是什么生意?林殊那根生意神经立刻便敏感起来。

        等着,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言采把那篮子往桌上一撂。

        还没有掀开上面蒙着的布,  林殊就有预感这绝对是好东西,  大厅里人多眼杂的,  连忙引着他们去了后院谈生意。

        这些是什么?林殊奇怪地看着一筐红艳艳的干辣椒。

        辣椒。好吃的。

        林殊低下头,  拿起一根掰开,  凑近闻,一股辣味扑面而来。他看起来好像还想ll舔两口,  忙被言采阻止。

        不是这样吃的。

        林殊对食物的灵敏触觉立刻便猜这会不会是香料,然而言采不说,  神神秘秘的。

        让你们的厨师直接做几个菜吧。江满月一副嫌弃的眼神盯着林殊。没见识,连辣椒能吃都不知道。这个时候他就会忘记自己之前也不知道能吃这件事。

        林殊接收了嫌弃的目光,眼皮子直跳,  奈何不敢跟江满月横,  只能哼哼两声。不跟他一般见识。

        厨师对着没见过的菜也是面面相觑。言采现身,说着几个以前听过的菜,  虽然不大会做,不过大概步骤也猜得出来,至于更多的就看林殊家的大厨技术怎么样了。

        清渠靠水,  水里的绝不会少。正好早上刚来了新鲜的大草鱼还有河蟹,正好就做了水煮鱼和香辣蟹。

        一盆飘着红油的水煮鱼上桌的时候,  林殊眼睛里有一丝丝怀疑。太抢味了。这种香辣实在霸道,仿佛一下子夺去了主菜的风采。

        本地吃蟹,一向是鲜字最要紧,清蒸白灼醉蟹,沾特制的酱汁儿。所谓鲜,即是鱼加羊,水里的如果不鲜,那就失去了它的风味。

        如此浓油重酱的蟹是否会好吃,林殊其实是保持怀疑的。他试着尝了一点儿,怀疑会咽了回去。

        福满楼的大厨厨艺精湛,对美食的触觉精准,只是听言采的三言两语描述,就上手烧出了不错的菜品。

        香且辣,却没有夺走鲜味,反而去除了荤食都会具有的腥味,让鲜的层次变得更加丰富。

        下饭!林殊直接就邀请言采以及江满月坐下吃饭,当然江满月是顺带的,他自己端起碗配着菜吃了好大一碗饭。江满月不吃辣,对热情拖着言采吃饭的林殊冷眼旁观。言采想做生意,他不会阻止。

        吃完饭,林殊才仿佛如梦初醒一般,跟言采谈起生意来。

        言兄弟,没别人吧。林殊笑眯眯地说,丝毫看不出心里的小九九。

        暂时还没有。言采也很谨慎因为相熟,所以林殊是他第一个想起来的,不代表这生意就只能和林殊做。并不担心卖不出去。如果林殊无意愿,又或者价格压得太低,他不会死吊在这棵树上。

        林殊稍稍放心下来,只要还没有更多人知道就好。

        然后就是价格的扯皮和能不能让言采附赠更多菜谱的事情。虽然是熟人,但是做生意的时候,林殊可不会碍于朋友这个关系而抹不开面子谈价格。

        林殊嘿嘿笑着跟言采说了个价格。

        以前也没卖过,辣椒到底多少钱合适,言采还真不清楚。不过有江满月在,总之不会让他吃亏就是了。言采和江满月对视一眼,眼神交流后,一致认为林殊出价低了。

        得到江满月的赞同,言采就开口了。

        我说,这个价格不是买断价吧。

        这怎么不是买断?林殊心里滴汗,仍旧咬死了独家价。每家店都有,那就没有意义了。

        要的是独此一家别无二店。

        江满月冷笑一声,林老板真是好算计。清渠的酒楼可绝不只福满楼一家,我想其他酒楼应该会很高兴开发新菜色。

        林殊心里一凉,他出的价格比牛羊肉价格高了。稍微耳朵软一点儿,其实是很容易被打动的。

        但言采不愁卖,说不定不高兴就扭头进了隔壁酒楼。估计言采不会那样翻脸,但江满月可说不定。

        看他抱着孩子半只脚都快出了大门了!

        言采也摇摇头:你看仔细,我这都是干货,脱了水的。

        价格可以再谈。你们的产量能供得上福满楼的需求吗?福满楼每日的消耗还是很大的。林殊颇为得意自己的经营之道。

        能供应得上。言采估摸着种辣椒的活全部交给了赤他们,明年产量就能大大提高。

        虽然得到保证,但林殊还是觉得不放心。

        仔细想了很久,才意识到他担心的其实是不稳定。一旦言采他们离开清渠,这生意就做不成了。

        潜意识觉得清渠并非二人久留之地。不说清渠县太小这件事,就是江满月估计在这里也留不久。

        江家大房的势力可都在京城。京城可不是清渠这个地方能比拟的。

        林殊有啥说啥,就直说了。

        二位看起来并非久居此地之人。我想知道这生意能和你们做多久?

        一听这话,言采有点愣住。是说离开清渠吗,其实一开始他是准备伤养好就离开这里的,但渐渐的,都待到第二年春天了。

        对这个世界也不熟悉,被林殊的问题问蒙住,言采下意识地就去看江满月,结果却发现江满月也有点走神。

        满月?他也被这个问题问住了吗?

        江满月回过神,想到家里的情况,那几个人都能上手种,便点点头。

        可以。供应这方面,你可以放心。

        林殊心里高兴,江满月说可以那就是真的可以了。连忙给两人定了一个独家的价格。

        那以后?林殊关心的还是之后。

        但江满月又补充了一句。

        垄断不可能。

        林殊连忙就去看言采,江满月不好说话,那就只能从好说话的言采这里下手了。

        言采虽然好说话,然而江满月都一口拒绝了,他实在没有驳回江满月的意思。他一向对江满月很听从。

        只能不好意思地对林殊笑笑。林殊心里恨呀,言采耳根子也太软了,太容易听枕边风了!

        江满月说:生意的事他做主。这话就是他胡说了。言采要做的生意,江满月只在做重要决定的时候才会过问一两句。

        然而林殊却是被唬住了。因为江满月看起来就很凶悍,言采则是温和好说话,潜意识就觉得言采不像会骗人的样子。

        要是哎哟!咱这什么关系啊,意趣相投的朋友啊!再说你给别人,价格还不一定好呢。我是实诚人,要是别的人,指不定怎么坑你。言采,你仔细想想吧!一向亲兄弟明讲价的林殊也开始打感情牌了。

        等产量大起来,你的酒楼不可能吃下所有。不过我可以答应你,三年之内,不会供应给第二个人。而且林殊,你往好了想,到时候就不会卖你这么贵了。言采自己都知道这个价格如果不是独家根本喊不出来。

        辣椒能食用的事情迟早会传开,估计等不到三年,就会有人也开始种植辣椒了。到时候林殊这个精明人自然就会选择价格更便宜的。

        但那也不错。言采虽然喜欢钱,也放得下钱。他还想蛮想看到辣椒被推广到这个世界的。

        当然,和他赚钱并不冲突,因为他是上没老下有小还有个爱花钱的伴侣的要养家的男人!

        能赚钱的机会当然不能随便放弃。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福满楼的生意不免还是让人知晓了。茶叶的生意传到了言家的耳朵里。

        第44章

        言夫人殷ll红的指甲留的老长,  跟黑山老妖的魔爪似的,  脸上藏不住的嫉妒。

        老爷!那茶山那么赚钱,  便宜那小子了。言夫人不死心,  那小子明明是外面捡回来的一个小子,凭什么得了他们言家的东西。

        我向人家打听过了,  能赚这个数!言夫人的手翻了翻,  听说赚了几万两了,  这才过多久啊,  老爷,  你说说那小兔崽子怎么那么运气好。

        谣言总是在传播过程中被添油加醋自由发挥,短短几天,  升级到了以万计数的地步。丝毫没有人会去辨别真伪。

        茶山都已经给人家了,你还想怎样?言老爷不耐烦,  显然也不是很想搭理家里的婆娘。那茶山赚钱又如何,后悔又怎样,都已经不在他的手里了。

        白纸黑字写着的,  能不作数吗?

        不能去跟他拿回来吗?反正他又不是言家人言夫人不死心。她最近缺钱花啊,  死老头子禁了她的月钱,家里的钱也不让她再碰。

        她也就拿了几串首饰而已,  用得着这样防范吗?

        有钱能使鬼推磨。言夫人不信,这茶山还拿不回来了。县老爷原先和他们也有点交情的。

        徐县爷接了新状纸,底下还附赠了心意。心意倒还实诚,  不过要告的人

        可算了吧。江家大少爷的夫人。江家他可得罪不起,徐县爷本想回绝,  然而他的外甥陈毅恰好在此,却劝了他。

        江家这个大儿子,舅舅你不是不知道,没什么地位的。陈少假惺惺地说,不然怎么会丢在清渠好几年不闻不问呢。江家大房的势力可都在京城呢。

        陈毅说着却停下来看徐县爷的眼色,虽然舅舅宠爱他,但万一说错话惹恼了舅舅,就不好了。

        这倒也是。江家这个少爷根本不受宠,恐怕死了都不会有人惊讶。徐县爷笑眯眯看着他这个看好的外甥,让他继续说。

        况且,咱也不一定非得治他的罪。舅舅你青天大老爷,顺应民意,查个真ll相罢了。这可是老百姓给舅舅您的一份心意陈毅拍了拍桌上随状纸一起压住的心意。

        至于能不能查清楚,这还得看江满月有没有这个诚意。只要心意到了,证明他的清白,您自然能把他放出去。舅舅,你看行不行。

        陈毅一派为舅舅着想的好外甥模样,心里却是想着如何给江满月和言采下绊子。

        原本被下了面子,已经是不悦。那天从言采家的围墙下仓皇而逃,回去后就发现自己中了毒。现在回想起来,岂不是被他们陷害了?

        如今听说那两个人更是恩爱地蜜里调油,怒火中烧。人只要,越是得不到就越想得到,反而因为几次偶遇,陈毅越发想要言采付出点代价。

        当天,江满月和言采就被传唤到县衙。

        捕快凶神恶煞地冲撞过来,就要拿人。

        怎么回事?言采不明就里,听到外面一阵喧哗走了出去。正见到两个捕快脸上露出尴尬之色。

        江满月淡淡地站在一边。

        没什么。问过了,有人想要我们的茶山。

        言采立刻便知道这个有人是哪个有人,一定是言家的人。他早就怀疑,这几个人迟早有一天会因为看到茶山赚了钱而后悔。因此知道这件事后,反而没有那么紧张了。

        地契在他手里,他有什么可慌张的。除非言家揭穿他并不是真正的言家人,但是如果言老爷不敢。

        如果那样做,那么言老爷一开始逼死亲侄子自杀后找人替婚这件事就要曝光了。

        想通这些后,言采就淡定许多了。

        倒是那俩捕快,一开始气势汹汹凶神恶煞地闯进来,结果现在一句话都不敢说地站在墙角等言采换完衣服再出门,再也凶横不起来了。

        一开始遇到江满月,吃了一大亏,心不甘情不愿的,又不敢强出头。再遇到言采,更是莫名其妙的那点不情愿都熄了,心甘情愿地等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