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红楼之铁血琏二爷

乐读文学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铁血琏二爷

第144页

书籍名:《红楼之铁血琏二爷》    作者:紫生


        卫九等人是跟着贾代善过来的,贾代善过身之后,又和贾琏共事,深知贾琏脾性,贾琏这一礼,是替万千百姓行的,自己也受得,于是也没人避开。

        行礼之后,贾琏接着道:只是今日之事远非以往任何一次遇到的凶险可比,贾琏不敢再拉着各位先生以身犯险。先时,叫众位先生随贾琏一同上山,原是为了不乱军心,现在贾琏就要上山排查险情,各位先生就此别过。

        说完这番话,贾琏又转身对贾芸一行人道:芸儿,你们都是在大军启程前入的军,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们和众位先生不同,此一去就是千难万险,九死一生,既是拿了朝廷俸禄,便断无退缩的道理。

        这次从军的贾家子弟从小受贾琏训练熏陶,且明知前方战事焦灼还勇于从军,本就没有一个胆小的。虽然听说极有可能被炸得粉身碎骨,自然一时胆怯,但是这些人本就年少气盛,又想到贾琏昔日说的那些保家卫国的话,贾芸站出道:二叔放心,我们绝不敢给二叔丢人!

        其他贾家子弟有从玉字的,有从草头的,也都纷纷表态道:琏二叔放心!琏二哥放心!

        贾琏点了一下头,朝山巅瞧了一眼,神色坚定的道:出发!转而对卫九等人一抱拳,大踏步的向前走去。

        卫九一言不发的看着这一切,平日无甚表情的脸上扯出一个淡淡的笑容:怎么,琏二爷觉得保家卫国的事只有贾家子弟做得,瞧不上我们外姓人不是?说着,也跟了上去。

        余者入覃越、关七手等人,个个艺高人胆大,且见惯了贾代善一心为民的豪情,原本就有大善大勇的志向,自然明知此行凶险,也无人落后,纷纷举步向前。

        贾琏胸中一热,觉得眼眶内热热的。略一瞬的工夫,卫九一行和贾芸一行都走到了贾琏前面。贾琏觉得自己面前的是一群跨过易水的荆轲,而身后,是万千将士和百姓的性命。无论是江湖义士卫九等人,还是新兵蛋子贾芸等人,他们都像自己最佩服和先烈和战友一样,在威望时刻将家国山河都抗在了肩上,义无反顾的负重前行。

        贾琏拼命的回忆前世烈焰山的地形,再上行不久,便大约相当于后世烈焰山的海拔高度了,也就是说,自己一行人,马上就要跨过一道相对安全的生死线,彻底进入一个危险的未知区域。

        方才贾琏问本地人李山子这山叫什么名字,李山子说没听说过。这原也不奇怪。古时交通不便,整个云南边境和东南亚山区,土著多半聚居在河谷两岸,一些深山老林,因为鲜有人至,是没有名字的。

        若是此时这山还没有名字,而日后有了名字,那么烈焰山这个名字,是否意味着这里遭遇了一场大火?山火能够改变一地的植被,但是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很强的,几十年后,这里又会变得郁郁葱葱,难以寻觅山火的痕迹,但是普通的山火几乎不可能改变一地的地形,能削平一座山头的大火,贾琏以为最有可能的便是爆炸。

        这也是为什么贾琏将几乎所有大军都留在山下的原因,如果这场爆炸能够被阻止最好,如果不能,至少给朝廷留下大量的有生力量。人在,希望就在。泱泱中华,能人无数,即便甄函关能得意一时,也不过是强弩之末,支撑不了多久。

        贾琏心中抽丝剥茧,闪过无数的念头,脚下却丝毫不停,追上卫九等人,拿出堪舆图略商议一下,将上山的人分组,分别向各个方向寻去。

        古时候没有大型挖掘机械,若要实施大规模爆破,极其耗费人力掩埋□□,要引起削平一座山头的大爆炸,是一项极大的工程。按贾琏推测,甄函关一定利用的山中本身的洞穴或者松散结构。现在只要自己一行人只要寻着一些隐蔽的山洞,多半能寻着引线处。

        卫九听了贾琏的计划,也觉有理,只是能不能寻着,寻着之后各引线处有多少人把手,能不能顺利掐断引线,却全都看天意了。

        事不宜迟,分配完毕,二十多人两两一组,向各个方向奔散而去。

        而南越军中,传令兵来往穿梭,将前方的战报一条一条的传回甄函关的大营。甄函关听说朝廷军果然上当,一步一步的踏入自己的陷阱,笑得一脸毒辣。招来几个心腹手下,将军令一条一条的传达下去,甄函关便带着楼天烈走出了大营。

        甄函关带人出了营帐之后,对楼天烈道:楼先生,等会儿烟花为讯,咱们也送贾敬、贾琏一程。

        楼天烈没有说话,却从鼻子中传出一声冷得令人发寒的哼声,面色阴冷的点了一下头。他可没忘记他折在贾代善刀下的手臂。虽然贾代善不自量力,年老体衰还和自己硬碰硬,最终拼掉了老命,但自己也因此成为残废。若是今日能送贾代善最宠爱的孙子和贾家最位高权重的贾敬去见他,也算报了自己断臂之仇。

        甄函关见楼天烈同意,便对楼天烈一抱拳道,那么辛苦楼先生了。说完,带着一个其貌不扬的随从向烈焰山对面的一个高地而去。那里地势虽高,两旁有巨石掩护,既有利于观察对面山上敌情,又不会被爆炸的余威所伤。

        正如贾琏猜测的,甄函关多年之前就发现了此山地势奇特,便于掩埋□□,当时便将此地作为一个秘密基地,利用山上纵横相连的山洞,加上人力辅助挖出蛛网一样的通道,布置了许多□□。今日一役,甄函关志在必得。

        至于什么司徒硕、什么高元泰,在甄函关眼里,不过都是诱饵罢了,在高元泰部和朝廷军激战正酣的时候引爆□□,甄函关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在甄函关看来,不能为自己所用的人,还是死了最好。

        甄函关一面算计着时间,一面往高地飞奔。当初自己和高元泰演了一回分道扬镳,朝廷军当不知道除了司徒硕逃到埋有□□的山上外,山上还有高元泰部在以逸待劳。虽然朝廷军兵多将广,但是高元泰部都是云南山民,山地作战能力强于朝廷军,加之高元泰求生心切,必然和朝廷军拼命。是故,按甄函关的计划,高元泰必定能拖住朝廷军不少时间。这些时间已经足够自己奔到对面的山上看这一出好戏,也足够化骨楼的人点燃引线,送他们一起归西了。

        越想越是兴奋,甄函关脸上出现了一抹癫狂的潮红色。

        贾敬听了贾琏的建议,带着大军未到半山腰,便放缓了行进速度。到了夜里,贾敬既没接到贾琏的讯号,也没遇到大股的敌军,索性下令寻地安营,只是大战一触即发,警戒比往日更严格。

        而被贾琏留下的三百精兵所出高度比主力军更高一些,警戒了半日,也不曾见到贾琏所言的从身后包抄的敌军,见天色已晚,也都就地扎营。

        行军打仗,精神高度紧张,体力又消耗极大,入夜之后,整个战区不分敌我,皆都安营扎寨,养精蓄锐,独有贾琏一行和甄函关一行依旧在趁夜行动。

        甄函关是生怕走得慢了,错过明日两军交战,自己趁机引爆□□的好戏;而贾琏一行则是没找到甄函关埋藏□□的山洞之前,片刻不敢停歇。

        次日,甄函关终于到了对面的高地,举目望去,只见高元泰部隐蔽得十分好,竟是瞧不出一点破绽。因朝廷军多,甄函关尚且能偶尔能看见朝廷军行进的影子,只是朝廷军行进缓慢,此刻尚在山腰,速度远慢于甄函关的预估。

        次日,贾敬部依计缓行,和贾琏留下的三百精兵打了照面,两军皆是十分诧异,不知贾琏此举有何用意。

        贾敬听李山子说了贾琏留下三百精兵警戒的经过,虽然依旧猜不透贾琏的用意,但是已经隐隐猜到贾琏如此安排必有蹊跷,只怕贾琏带着一帮江湖高人和他亲自训练的贾家子弟,已经孤身犯险去了。

        贾敬不知道贾琏因何不对自己言明,但是已经猜到贾琏有可能深入险境,贾敬不可能置之不理,转身对柳苹道:柳将军,司徒硕乃朝廷要犯,他既是往山顶逃窜,想必山上不是有退路,就是有埋伏,我带人上山去追,你带兵留在此处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