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红楼之铁血琏二爷

乐读文学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铁血琏二爷

第28页

书籍名:《红楼之铁血琏二爷》    作者:紫生


        另外四路前去巡按的人选议定,朝会方散。这次借二皇子之力扳回一城,贾代善心情颇为不错。

        裴远山政治素养是不错的,散朝之后独来独往,并未和任何人交流。唯有如此,他在朝上提出巡视全国重镇才是得了二皇子的启发,临时起意;唯有如此,才能证明他裴远山不群不党,一心为国。总之,裴远山已经打定主意,一口咬死二皇子不放了。

        散朝之后,忠顺王也留意过裴远山的动静,却一无所获。

        这一场朝会后,对许多王公贵族、文武百官而言,注定是一个不眠夜。但是睡不着的人不管是谁,反正不会是贾代善。这比起之前如履薄冰的形势已经好太多了,贾代善觉得十分乐观。

        忠顺王府里,吕先生听忠顺王说完朝会经过,感叹了一句:大意了。

        忠顺王满脸无奈,叹道:早知如此,就快些促成南下粤海的巡按出行了。是我太高看贾代善了。忠顺王这一点好,从不轻易推卸责任。刺探敌情本就是时刻置身险境的行当,若是有一个善于推卸责任的上司,极易让手底下的探子、细作们离心。忠顺王能执掌启明多年,和他这件脾性不无关系。

        吕先生忙拱手道:是属下的疏忽,请王爷恕罪。若非留着王子腾引蛇出洞,南下粤海一行,应当已经出发,便不会有今日之事了。

        忠顺王摆摆手道:不与你想干,献计是你分内之事,是否采纳却是本王自己做主。暂时留下王子腾,引贾代善对付司徒碣,是本王自己的决定。这次损失,是本王决策错误造成的。好在本王手上还有启明,终究占有先机。

        不可!吕先生连忙阻止。

        先生的意思是?

        王爷,此次五路巡按同时出发,巡视五省,咱们终究难以将五路消息全部掌握于鼓掌之间。若是某一路巡按回禀皇上的消息和启明传回的消息出入过大,就算皇上这次信王爷,也会消耗皇上对王爷的信任。如今咱们布局尚未完成,王爷切不可因小失大。吕先生劝道。

        难道就这样放任多年布局付诸东流?如今山东一省已经暗中被忠顺王收入囊中,他□□宫,有山东扼住南北通道,要从外省调兵也远水接不了近渴,山东是忠顺王图谋大事中的一部要棋,但也被列入了此次巡视范畴,要让忠顺王舍弃,无异于在他身上割肉。

        吕先生道:其实王爷也知道此事不得不忍,才会在朝上支持裴远山和吏部尚书,再是不甘,也只能暂且忍耐。只要王爷依旧得皇上信重,过了这次,以后咱们依旧可以将几处战略要地重新收入囊中。是以,属下建议这次五省巡按,其他人无论回朝后如何回禀各地情况,启明一定要说实话。

        忠顺王趁沉脸点了点头。他虽然心中气愤,到底知道孰轻孰重。

        忠顺王明白百忍可成钢的道理,面上并未如何,二皇子司徒碣却没有这份心智和度量。

        散朝之后,二皇子是十分得意的。他的一个提议得到裴远山支持,进而得到满朝文武附议支持,这次巡视五省若有所得,算来也是自己的功劳了,父皇必定会高看自己一眼。

        但是司徒碣糊涂,司徒碣的谋士可不糊涂,司徒碣回府之后将今日朝堂之事唾沫横飞的跟自己的谋士一通吹嘘,吹着吹着,就将谋士的脸吹黑了。

        左先生,你这是怎么了?本王在朝堂上露了脸,你似乎不太高兴?司徒碣终于也发现了左开合的脸色不对,忙试探着问。

        司徒碣的谋士名为左开合,左开合也是进士出身,在工部领个主事之职,官居从五品,没有资格上朝。即便如此,左开合也是实打实的进士才智,司徒碣被人利用的事,才略听一耳朵就咂摸出味儿来了。

        于是左开合将其中种种相互牵制的干系分析给司徒碣听。

        司徒碣可没有忠顺王的城府,忠顺王即便损失惨重,也能做到面上不显,还冷理智的调整战略,也算能屈能伸。司徒碣听完,却勃然大怒了:

        裴远山这个老匹夫,他不过区区一个朝臣,竟敢利用本王。看本王下次朝会不生拆了他!

        左开合知道司徒碣的脾性,忙劝道:王爷息怒!

        司徒碣这人吧,做事的时候不过脑子,事后又经常后悔。左开合因此没少劝他,而且往往后来都证明左开合是对的。次数多了,司徒碣也肯听几分左开合的劝。

        司徒碣终于闭了嘴,依旧胸口起伏,喘着粗气。

        左开合接着劝道:王爷,现在满朝文武都支持巡按五省,这主意虽然不是您出的,但也因您而起,背里无论如何,明面儿上也得记您一功劳;您此刻若是出言阻挠,自打脸面不说,岂非让人觉得您之前提议前往粤海的巡按队伍早些出发是别有用心?

        别的劝不住司徒碣,但是别有用心四字正中靶心。因为有不该有的心思,司徒碣反而很怕别人瞧出来,虽然他掩饰得并不好,他的心思不说朝野皆知,也差不多了,但司徒碣却很怕别人说破。

        于是,虽然司徒碣依然满面怒容,左开合却知道,他不会再去找裴远山麻烦了。

        这次对于国公府而言,算是扭转了不利局面。贾琏听完贾代善转述朝堂之事,愣了一下,仰头问贾代善:太子太傅突然发难,真的与祖父无关吗?

        贾代善笑道:太子太傅两朝元老,一心为国,提出增加巡视范围,乃是忧国忧民之举。我倒有心为国分忧,只是这件事上却不敢掠他人之美。

        贾代善嘴上这么说,贾琏却总觉得贾代善那带笑的皱纹中闪烁着别的含义。太给力了,不显山露水,但是一击必中,重新回到均势。这的确是一个优秀将领的素质。

        原本的巡视粤海变成了五路巡按一同出发。除了南下粤海的依旧是褚良、王子腾和史鼎外;其他四路巡视队伍也都仔细斟酌过人选,总体来说,这次参加巡视的人员照顾到了各方利益,也让大家相互监督、互相制衡。对于景和帝而言,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对于宁荣二府而言,也有一条不错的消息,其中贾敬被推举进入了前去巡山东的巡按队伍。

        古时交通不便,监察御史出巡,短则数月,长则一年,更有甚者,因遇到其他阻拦,超过一年的都有。

        出发前夜,贾敬来荣国府梨香院和贾代善相谈甚久,两人说了什么,他人无从知晓。只是次日出发,贾敬带走了两名贾代善举荐的长随。而贾敬则派人提前给贾敏送了一份大礼。贾敏今年及笄,按时间算来,到时候贾敬极有可能尚未回京。

        当然,即便贾敬不在京城,还有贾敬夫人在呢,怎么也少不了贾敏那份生辰礼,贾敬愿意提前送,那是他的心。

        展眼半年,到了年底,各路巡视的队伍都未回京,倒是林如海和贾敏的婚期越来越近,荣国府最忙的,便是这件事了。

        第23章

        说来可笑,贾母已经失了掌家大权数年,如今借着贾敏的婚事,贾母倒想收回权柄了。

        这日一早,儿孙们请安之后,贾母道:老太爷,眼看敏儿婚事在即,要准备的嫁妆也要预备起来,老大家的没经过这样的事,这敏儿的婚事该怎么操办?

===第16章===

贾代善自然能听出贾母的言下之意,国公府可是嫁过三个庶女的,这三个庶女的婚事都是贾母经手,贾母也确实有经验。不过这几年下来,窦氏掌家也是个稳妥人,开源节流,连家中产业的进项都比之以前长了不少。因而贾代善道:依旧是老大家具体理事,有什么不懂的就来问你,你指点她一二。儿女大了,便到了孝顺的时候,没道理什么都还让老太太操心,你也到了享清福的时候了,有人做事何必亲自劳心劳力。

        贾母被贾代善一句话噎了回去,一团气堵在胸口不上不下的让人发闷,面上却只能笑着应是。因而,贾敏婚事的嫁妆物品一律是窦氏负责具体操办,当然,该当贾母出面儿的礼节一点不少她的,国公夫人该有的体面气派也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