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红楼之铁血琏二爷

乐读文学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铁血琏二爷

第24页

书籍名:《红楼之铁血琏二爷》    作者:紫生


        事到如今,贾代善也怪不得慈母多败儿了,说到底败儿之所以是败儿,还是因为自己先犯了慈父之心。

        是啊,但凡有本事有志向的,谁又甘居人下。贾代善感慨道。

        贾琏有些同情的看了一眼他的祖父,有些替贾代善心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自己娶个老婆,姻亲是背后捅刀的;娶个儿媳妇,姻亲又是背后捅刀的。大儿媳妇的家人和女婿倒没有背后捅刀,不过一损俱损了。

        祖孙两个各怀心事,贾代善抱着贾琏在演武场绕圈,贾琏突然啊~的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  原著上贾史王薛四家,明着写的贾家的薛家肉眼可见的江河日下,王家和史家却在一段时间内如日中天。

        王子腾前面分析过,不但自己步步高升,保举的贾雨村都能做到兵部尚书;史家也很厉害,保龄侯史鼐袭爵,忠靖侯史鼎的爵位肯定是自己挣回来的。因为护官符上,史家只有一个爵位。

        曹公写家亡血史,两家明写,两家暗写,一明一暗,一正一反,虽然面上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是也借贾探春的口说:必须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个家里自杀自灭,自然是大房和二房的自杀自灭,但有没有映射四大家族内部的自杀自灭,相互倾轧呢。

        感谢:华丽丽的小叮当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8-06-22  13:39:40

        第20章

        贾代善听贾琏惊呼出声,问:琏儿怎么了?

        贾琏方才听说景和帝另派江大虎南下打探消息,突然想到按原著剧情,除了贾代善还活着外,南下的是监察御史褚良和王子腾查文官吏治,史鼎查武官防务,一切皆没有变。

        可是前世不但窦充落罪,太子坏事,后来皇位还落在了日后的新帝手中。刚才听贾代善说,另派史鼎南下是景和帝退朝之后自己在上书房提的,其他朝臣并不知晓。如此看来,景和帝非但不昏聩,还有几分为君的精明,知道让臣子相互制衡。

        然而十数年后,景和帝还是被逼退位了,证明景和帝在对粤海局势做了双重准备的情况下,粤海依旧落在的他人手中。为何会如此?多半是因为景和帝受到了错误情报的误导。

        祖父,除了军机处和都察院,皇上在全国各地有自己的探子网络吗?贾琏脸上带着和年龄不相称的担忧神色,仰头问贾代善。

        贾代善听了一惊,肃然点头道:自然是有的。

        坏啦。贾琏惊呼:按原著走向,即使没有贾代善,即使南下粤海的依旧是王子腾和史鼎,可是这些人南下做了什么,景和帝应该通过自己的情报系统了如指掌才对,可是日后的新帝逼宫的时候,景和帝退位了,证明景和帝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架空,粤海的情况会在这次事件中脱离景和帝的掌控。

        那只能说明,现在景和帝自己的控制的情报系统已经不可靠!

        贾代善见贾琏神色越来越凝重,皱眉问贾琏:什么坏啦?见贾琏还在发愣,贾代善还轻轻摇了贾琏一下道:琏儿?

        贾琏回过神来,看着贾代善道:没什么,还来得及补救。若是这次粤海之事,皇上自己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和江大虎传回的消息是一样的便罢;若是二者的消息有出入,祖父能说服皇上信江大虎吗?

        贾代善听到这里,冷汗都下来了。

        贾琏的意思,贾代善自然明白,但是景和帝会信江大虎还是信自己多年的探子,贾代善实在没有把握。

        贾代善的语气十分不确定:祖父也不知道。

        看到贾代善的脸色,贾琏心沉了一下。

        顿了一下,贾代善接着道:当年皇上能够顺利登基,离不开忠顺王的全力支持,忠顺王还曾因救皇上身受重伤。后来皇上登基后,便将启明交给了忠顺王打理。别看忠顺王花天酒地爱养优伶,竟是天生做探子的料,当年皇上登基时,建国不久,根基未稳,忠顺王刺探出不少关键消息,不但数次让皇上化险为夷,还帮皇上度过了数次重大危机。皇上对忠顺王的信任,怕是不会轻易改变。

        此刻,贾琏才知道景和帝自己的情报系统代号启明。

        在原著里,忠顺王无疑也是煊赫一时的人,蒋玉菡从忠顺王府逃出来,忠顺王府不过一个长史到荣国府要人,便吓得贾政战战兢兢的,为了表明立场,还把贾宝玉打了个半死。能不下重手吗?下了重手就是孩子不懂事,结交了不该结交的人;不下重手就是荣国府和忠顺王府作对了。贾宝玉那顿板子不怨。

        贾琏略一出神,又听贾代善继续道:忠顺王只有一个独子,不过是常人资质,另有两位郡主,再无别的子嗣。也是因此,皇上并不担心忠顺王会生出别的心思,对忠顺王越发信任。若是江大虎的情报和忠顺王所言有出入,只怕皇上会倾向于忠顺王。

        贾代善说到这里,自己也知道形势凶险了,若是忠顺王当真忠于景和帝便罢,若是忠顺王生了异心,即便有江大虎前去粤海,也不能保粤海形势能如实传回京中。

        琏儿为何会疑心忠顺王?贾代善忍不住问。

        贾琏想了想道:祖父知道,我记得前世学识,而我现下年岁小,不知朝堂局势,对王室宗亲、文武大臣皆无偏见。因为没有偏见,便不会先入为主,不会被固有印象影响我的判断,我也不过是考虑到最坏的结果罢了。江大虎是祖父举荐的,若是江大虎传回的信息和忠顺王得到的信息有出入,皇上难免会疑心祖父举荐江大虎的用意,反而不美了。

        贾代善深知此言有理,沉吟了会子,道:琏儿说得有理,不过此事也非全无转圜余地。

        贾琏见贾代善胸有成竹,便不再说什么了。即便贾代善已经回京荣养,他身上那种优秀军人的气质还在,有这种气质的人露出有把握的神色,便是真的有把握。

        祖孙两个说了半日的话,贾代善又当真教了贾琏几手功夫,贾琏练了一遍,祖孙两个才各自回了院子。

        贾代善刚回梨香院,管事婆子就回话说:老太爷,覃先生来了。

        贾代善道:你让他到小书房等我。婆子应是下去传话,贾代善原本吩咐的烧热水沐浴也顾不得了,衣裳都没换,就直接去了小书房。

        国公爷!覃越见贾代善来了,立在一旁拱手行礼。

        贾代善打了个免礼的手势,覃越跟着贾代善进了小书房,为了避免出现上次贾珠偷听那样的尴尬事,两人干脆书房门都没关。凭贾代善和覃越的敏锐和警惕,普通人也休想接近书房而不让两人发现,更何况偷听。

        不过覃越依旧十分小心,进书房之后,直接取过砚台磨墨,然后取过一张纸在上面写道:王子腾时常派人前往昌隆街隆盛银楼。一面写,一面口中道:国公爷,前儿您让我买的东西,我买回来了。

        贾代善看到隆盛银楼几个字,心下了然。城北昌隆街店铺林立,其中叫银楼的也有好些家,这些铺子名为银楼,实则是经营珠宝生意。商人贩卖四海货物,最是合适传递消息,因而这些店铺明面儿上是正经商人在经营,背里也有可能是某位贵人的暗产,一面经营,一面打探、传递讯息。

        说白了,这些商铺不过是联络的中转站,王子腾将消息传递到隆盛银楼,隆盛银楼开门做生意,整日接待顾客无数,随时能将消息传递出去,覃越跟踪王子腾的人到隆盛银楼,便追踪不下去了,毕竟不能将每个从隆盛银楼出来的客人都跟踪一遍。查不出隆盛银楼是谁的产业,就查不出王子腾究竟投靠了哪位贵人。

        贾代善道:覃越你辛苦了,上次你从南方带回来的泥人儿、风炉等物孩子们都很喜欢,以后瞧见这些小物件儿,不放再买几个回来孩子们玩儿。贾代善一面说,一面也提笔在纸上写道:留意忠顺王府。

        覃越看到忠顺王府四字,脸上闪过一丝讶异,显然他也没想到贾代善会疑心到忠顺王府头上。当年景和帝争皇位的时候,忠顺王和贾代善可说是景和帝的左膀右臂,三人也算是盟友关系,现在贾代善竟然让他留心忠顺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