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红楼之铁血琏二爷

乐读文学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铁血琏二爷

第22页

书籍名:《红楼之铁血琏二爷》    作者:紫生


        琼林宴后,状元、榜眼、探花都进了翰林院,状元封了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林如海都是翰林院编修。现在窦氏掌家,因贾敏学习理家,和窦氏共同理事几年,姑嫂两个交好,窦氏细心备了厚礼,给贾代善和贾母过目之后,才打发心细的管事给林家送去。

        本朝十日一大朝会,贾代善因上次重病回家荣养,养好之后,景安帝也恩准他只需上大朝会即可,其他时候无旨可不入朝。

        这一日,终于到了琼林宴之后的第一次大朝会。贾代善身着朝服,一大早就入了宫。

        果然,在议了几件大事之后,就有御史台张姓御史出班列奏事:启奏皇上,微臣本贯粤海青溪县,此次进京赶考士子中,有微臣同乡名罗青松者。此次罗举人进京,因系同乡,微臣便将罗举人接入微臣家中读书备考,据罗举人说,如今粤海颇多南越人。罗举人在粤海参加乡试时,一同年因和南越人冲突,被活活打死,那南越人也被抓入了衙门。后来不知怎么,那南越人被无罪释放了。微臣想,本朝天|朝上国,四海臣服,岂容小国寡民在我国国土上造次,还请圣上派监察御史到粤海巡按,还地方吏值清明,百姓安居乐意。

        贾代善早就料到近日会有一波剑指窦充的弹劾,但听了这张御史之言,贾代善依旧忍不住高瞧对方两分。张御史只字未提粤海巡抚窦充如何,却寥寥数语说明南越人在粤海打死人不会落罪,地方吏治不清,百姓生活提心吊胆。朝堂之上无蠢人,谁不知这是粤海巡抚失职。

        更妙的是,本朝除了设巡按不定期代天子巡狩,监察地方外,还在各地设有分守道一职,各地分守道有参奏之责,可递奏章直达天听。

        既然对方为了拉太子下马,可以在宁国府刺杀忠顺王,又同时构陷窦充双管齐下,自然也可以拉拢粤海分守道多管齐下,若是粤海分守道弹劾窦充的奏章已经到了景和帝手上,张御史这没有指名道姓的禀奏则恰巧能够成为激怒景和帝的引火线。

        贾代善在张御史禀事的时候,余光注视了一下景和帝的神色,果然景和帝神色略变。

        此时,三皇子又走出班列道:启禀父皇,张御史这话不可尽信,南越人和我朝粤、滇两地之人长得颇为相似。即便罗青松在粤海参加乡试时,有同年和人冲突,斗殴致死,他们考完试放榜之后便要启程进京,无瑕细查此事,如何笃定对方是南越人而非长相和南越人相似的滇、粤之人?况且罗青松中举之后,北上赶考,如今已隔半年,当时那打死人之人没受到制裁,焉知半年过去,那人没有下狱问斩?

        五皇子听了,也走出班列道:父皇,儿臣以为三哥所言甚是。

        自此,朝堂之上就议论开了,自然有大臣觉得两位皇子说得有理,但也有其他人站出来说自己也听说粤海吏治混乱,多有冤案污弊之事,直言粤海巡抚只手遮天。

        若只是罗青松同年斗殴致死一案,还可说事出偶然,如今许多朝臣纷纷站出来指证粤海地方治理混乱,倾向于粤海吏治有问题的自然就多了起来。

        这时候,忠顺王走出班列道:启禀皇兄,臣弟以为,如今朝上各位大人各执一词,粤海之事到底如何,还需再委派一巡按细查为是。只是监察御史乃国之栋梁,粤海是清是乱,如今尚且不知,派巡按大人代皇兄巡狩时,须得多派侍卫随同。粤海远隔千里,南下途中多凶险,粤海如今境况到底如何京中所知也不真切,若是巡按大人到了粤海之后,受人胁迫反倒替人遮掩,便误了国之大事。若是此次南巡粤海,巡按大人带着侍卫,能够应付凶险,免去后顾之忧,方能全心全意体察粤海民情。

        如今粤海已经被形容成一个步步凶险之地,忠顺王这番话自然应者极多。

        二皇子走出班列道:父皇,儿臣以为皇叔所言甚是。

        余者好几位尚书也纷纷附议。

        如此,另派巡按出巡粤海之事便定了下来,只是一同南下的护卫人选又颇费一番争执。

        二皇子首推贾代善,因贾代善是粤海巡抚窦充的亲家,自然反对者无数。贾代善因为避亲,一直不曾发言,却仔细观察着朝堂动向。这二皇子极力推动巡按南巡,又保举自己一同南下,自然是故意引人反对,让荣国府彻底不能插手此事。但他保举自己的行为显得颇为大方,又好标榜自己一心为国。

        这一切落在贾代善眼里,只觉二皇子急切之心过于昭然若揭了。太子若有意外,二皇子便是最年长的皇子,他急切推动此事原在情理之中,但因过于急切,难免给人留下浮躁沉不住气的印象。

        一番争执,最终景和帝点了监察御史褚良南下粤海代天子巡狩,由京营从五品校尉王子腾带领京营兵士三百人负责护卫,择日南下。仔细算来,窦家是贾家姻亲,王家也是贾家姻亲,王家和窦家自然不算全无关系。只是京城贵族就那么些,兜兜转转总能寻出一丝联络,王子腾护送巡按南下,倒是许多大臣皆可接受了。

        贾代善听到王子腾负责护送监察御史,想到前儿贾琏说王家有跃居贾家之上的野心,不禁心下冷然。若非贾琏提醒,只怕王子腾这次南下,就要立下揭破窦充勾结敌国的大功了,到时候窦充死无葬身之地,太子借敌国兵力意图逼宫的大罪坐实,贾家被牵连到何等地步尚未可知,王家必是青云直上。

        作者有话要说:  换榜之后数据一动不动,作者决定每天晚上蹭玄学自救。所以每天半夜2点左右会有伪更,大家看到更新提示不用来看,正式更新在每天上午。

        第19章

        贾代善在朝堂上未发一言,让人抓不到一丝错处。几个政敌见贾代善跟个泥鳅似的滑不留手,也就没有再纠缠。此事议定,景和帝宣布退朝。

        众皇室宗亲、文武朝臣陆续离开金銮殿,贾代善刚抬脚,掌宫太监戴权上前道:国公爷,皇上请您去上书房,有几句话要问国公爷。

        贾代善忙转身道:烦劳公公带路。

        戴权带着贾代善,一路到了上书房,景和帝屏退所有宫人,才对贾代善道:破军请坐。

        破军是贾代善的字,是太|祖皇帝所赐。太|祖给贾代善赐字的时候,前朝余孽还在疯狂反扑,太|祖道:希望此子将来破敌千军,就叫破军吧。老国公爷替贾代善谢了恩,从此以后贾代善就有了这个非常霸气的字,北斗第七星破军。

        贾代善谢恩之后,落了座。

        景和帝道:破军,朕信不过其他人,巡视粤海一事,还需你举荐一人。

        景和帝这么说一点也不奇怪,当年太|祖得国不久,并不十分安定,景和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也是如履薄冰。景和帝和贾代善虽是君臣,也是发小,景和帝能顺利登基,贾代善出力极大,以至于后来景和帝被逼退位称太上皇,失了权柄,依旧护着贾府苟延残喘了几年,太上皇驾崩之后,贾家才彻底抄家灭族。

        天子金口玉言,贾代善自然不会找死的反对,但是贾代善依然疑惑道:皇上不是在近日朝会上定了让王子腾王校尉护送监察御史南下了粤海了吗?不知皇上让微臣再举荐一人南下,主要是做什么?

        景和帝笑道:王子腾自然是要去的,另一人也得去,而且不能大张旗鼓的去。监察御史去了,是巡视粤海的文治民生;朕要你保举一人,南下巡视粤海的军备防务。

        贾代善听了,立刻就懂了,沉吟了一下道:依皇上看,江大虎如何?

        听见江大虎这个名字,景和帝面上闪过有一丝错愣。江大虎是因家贫和其兄长江大壮一同入伍的。这兄弟俩一心想立了功劳,好改换门庭,作战悍不畏死,十分勇猛。

        两年前,西海国犯边,南安郡王在西海沿子领兵大败西海国军队,军中将士皆立下战功。这兄弟两个立功甚大,却只得了和普通士卒一样的赏赐,原本该升官的,也被人冒领。

        江大壮心中不忿,将此事告到上级跟前儿,上级却和那冒领二人军功的人沆瀣一气,反诬江大壮是敌方探子,将其问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