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红楼之贾赦长子

乐读文学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贾赦长子

第143页

书籍名:《红楼之贾赦长子》    作者:天日月


        母子两笑闹了好一回儿,薛蟠又问道:“好端端的妹妹怎么不嫁给瑛哥儿呢可是荣国府嫌弃咱们薛家”

        他薛家虽然不过是个商户,远不如荣国府富贵,不过他原意拿薛家四分之一的家产嫁妹,说句不好听的,旁的人家那能像他们家给女儿这么多的嫁妆呢他可真不明白,瑛哥儿不过是二房次子,又有那么一个爹,还有什么好嫌弃他妹子的

        说起来瑚大哥也是个狠的,当年贾二老爷也不知道是那里得罪了瑚大哥,瑚大哥直接让贾二老爷跟着去建陵墓,从十公主的陵墓到太上皇的陵墓,而且还让贾二老爷亲力亲为,听说贾二老爷足足在河北一地待了七、八年,要不是贾母大寿,只怕还回不了家呢。

        不过跟据薛蟠在京里的朋友所透过来的小道消息

===红楼之贾赦长子  分节阅读  91===

d,这贾二老爷在贾母八十大寿时着实闹了一场,当着满堂宾客的面哭闹着要辞官,搞的贾母颜面无光,还被圣上下旨训斥。不过训斥完了之后,贾二老爷又被拉回去建陵墓了,也算是大晋朝中第一人了。

        “你啊”薛姨妈深怕薛蟠越说越让薛宝钗无地自容了,连忙道:“瑛哥儿很好,只不过”

        薛姨妈顿了顿叹道:“贾家讲究什么优生学,这三等亲之内是不许成亲的。”

        “什么优生学”薛蟠摸不着头脑,好奇问道。

        薛姨妈神神秘秘说道:“你知道贾家上一辈的贾三姑太太吧”

        薛蟠面露几分古怪之色,顿了顿,“自然是知道的。”

        他本来是不知道的,还是自家妹子上学后跟他一说,他才知道贾三姑太太这人,这人几乎都快成为家暴学里不可不说的例子了。

        薛姨妈轻啜了一口茶水,续道:“这贾三姑太太的夫君当年宠妾灭妻,他那妾室就是他的亲表妹,结果两人连生了二个有问题的女儿,都没活过周岁就没了,当年汪家没少拿这件事说事。”

        当年瑚哥儿帮着贾三姑太太跟汪家义绝,从而讨回嫁妆,结果汪家便以贾三姑太太有暗害庶女之嫌,不该义绝,而是该由汪家休妻才是,想借此逼贾三姑太太继续用嫁妆养着汪家一家。

        这汪家虽然恶心极了,但毕竟连着二个庶女没了,而且都活不过周岁,无论谁来看,都会疑心是贾三姑太太下的毒手,结果还是瑚哥儿出手,这才解决了此事。

        瑚哥儿详细调查了金陵一带的记录,结果三等亲内所生的子女,比一般人所生的子女有问题的机率足足高出了好几成,夭折机率就更别提了。

        瑚哥儿便是用着这份资料,再加上当年金陵城内大夫给汪家两个庶女医治的脉案,都证明汪家两庶女乃是先前之疾,这才帮着贾三姑太太洗刷了冤屈。

        不过也是因着此,贾府内便多了一个不许三等亲内人成亲的家规,而宝钗虽好,偏偏她和王夫人是亲姐妹,自然瑛哥儿和宝钗便不好在一起了。

        不只是宝钗,贾家的四姑太太当初也有意把黛玉嫁回贾府里呢,也是因着这个规矩,最后被王夫人拒了。

        薛姨妈细细说了,薛蟠的数学也不差,略略计算一下便知其理,他微微一叹,“倒真没想到荣国府内竟有如此规矩,只是这事以前怎么不曾听瑚大哥说过”

        要是早知道,他就不放任妹妹和贾瑛来往了,说句不好听的,在接触过贾家人之后,妹妹的眼光也跟着高了,那会瞧得上其他普通人呢

        薛姨妈笑道:“这事也是贾府里内部的家规,怎好叫外人知瞧况且这世上亲上加亲之人如此之多,要是让旁人知道了,说不定会引起朝中不安,贾家也是因此这才没告诉外人。”

        当初王夫人拿出贾家家规拒婚时,她原本也是有些不满的,后来听了荣国府大太太细细解释了之后,她这才平了气,况且也不是只有她女儿被拒,就连贾四姑太太家的黛玉都被拒了,她便也不觉得如何了。

        薛蟠微露忧色,“那妹妹的婚事”

        薛姨妈没好气道:“你先担心起你的吧。”

        宝钗虽然嫁不成瑛哥儿,不过宝钗怎么也是从贾家的女子学堂里出来的,再加上嫁妆丰厚,外头不知道有多少人抢着要,有好几户人家还特意走了王夫人的路子递话呢,就连自家二哥都有意为其长子信哥儿求亲,只可惜信哥儿也是三等亲之内,宝钗说什么也不肯,只能推拒了。

        比起女儿的婚事,薛姨妈更忧心儿子的婚事,“我的儿,甄太妃前些时候让人透了点讯息过来,有意把甄家姑娘赐婚给你,你意下如何呢”

        毕竟是自家儿子的婚事,又关系薛蟠前程,薛姨妈思前想后,也不好直接应了,趁着这个机会,便来找儿子商量一番了。

        这甄家姑娘便是甄英莲,这丫头本就生的貌美,又被甄太妃细心教养着,那通身气质,绝对不逊于京里的大家闺秀了,要不是甄太妃年事已高,自知自己没多少日子,只怕还不会便宜给自家儿子呢。

        只不过甄英莲虽被甄太妃调教的不错,但有一点不好,便是没个娘家

        当年贾瑚查到她身份之后,也曾经帮她寻找父母,但甄士隐失踪,其母封氏早在半年前过了身,这孩子当真是无父无母了,这才送到甄太妃那处。

        甄家败落,甄太妃也年事已高,也没几年活头了,但甄太妃一走,甄英莲便再无亲友可依,说穿了便是个无娘家之人,儿子娶了她,当真是半点妻族的助力都借不到。

        薛姨妈叹道:“那孩子是真好,不只生的好,这性子也好,我当年便爱到不行,这才特别把她留在身边。虽是这些年来出了点事”

        薛姨妈顿了顿,摸着薛蟠的手许久后叹道:“蟠儿,看你现在这么有出息,我反倒是感激她的。”

        浪子回头金不换,要不是当年那一场事,她的蟠儿也不会到了辽阳府,也不会成了现下这顶天立地的好汉子,她以往曾经怨过甄英莲,甚至就连贾瑚也曾经埋怨过,不过看着眼前的儿子,她倒反而想谢谢他们。

        想起幼年的荒唐事,薛蟠歉疚道:“是儿子当年太过任性了,对不住娘亲,也对不住妹妹。”

        那怕有着薛家四分之一的家产陪嫁,但薛宝钗的婚事仍旧有些高不成低不就,说到底还是他这个不成气的哥哥拖累了妹妹。

        薛姨妈晒道:“你妹妹可多得是人求亲呢,只不过我薛家的女儿,那能那么轻易允亲了,自然得好好挑挑了。”

        薛蟠大喜,“是是要好好挑挑”

        他就这么一个妹妹,自然要好好挑挑了。

        薛姨妈笑了一会儿后叹道:“你早些成亲,给咱们薛家传宗接代,就算是对得起娘亲了。”

        薛姨妈是个明白人,她明白阻止不了儿子待在辽阳府搞什么炮,那就只能指望儿子早些生儿育女,别断了她们薛家的香火了。

        虽说成亲了也不见得会有孩子,就像是姐姐的大儿媳妇至今仍没半个孩子,要不是珠哥儿护着,再加上珠哥儿直接带了妻子外放,这才让李氏喘了口气,要不这荣国府里还有得是好戏瞧呢。

        不过好在,她们薛家没那么多规矩,要是甄氏不能生,再纳几个妾便是,大不了生下的孩子全都挂她名下,也算是对得起她了。

        如此一想,薛姨妈倒觉得这没娘家的媳妇也是有些好处的。

        薛蟠倒不知道薛姨妈已经想的如此远了,他脸色微红,“儿子明白。”

        说来好笑,他自从来了辽阳府之后,已经休生养性好些年了。

        “甄英莲吗”薛蟠微微沉吟,也想起了当年那个让他一眼就瞧上的小丫头。

        薛蟠沉吟许久后笑道:“那就让人递个话给甄太妃吧,如她不嫌,我薛蟠愿娶甄姑娘为妻。”

        他欠那个小丫头的,只能在以后的日子慢慢还了。

        薛蟠当真做到了他的承诺,这一辈子和甄英莲和乐美美的厮守终生,虽然甄英莲体弱,给他生育了一子之后,便不能再生孩子,不过薛蟠仍守着甄英莲,不曾纳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