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红楼之贾赦长子

乐读文学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贾赦长子

第119页

书籍名:《红楼之贾赦长子》    作者:天日月


        “我要吃吗。”十公主撒娇道:“宫里的冰糖葫芦我都吃腻了,女儿想换换口味吗。”

        而且这是贾瑚哥哥送过来的,她说什么都要尝看看啊。

        拗不过女儿,甄妃只能无奈答应,甄妃一声令下,太监连忙把荣国府送上的冰糖葫芦送了上来。

        因着贾母爱吃,荣国府里的吃食向来比旁处要精致一些,虽然味道不如宫里做的,但要论新奇之处,倒是比宫里中规中矩的吃食好些。

        京郊附近出产的山楂果出了名的个头圆润,且颜色鲜红,一般冰糖葫芦用的都是以竹签串上一连串的山楂果,蘸上麦芽糖稀便是,糖衣既脆且甜,再配上酸酸甜甜的山楂果,让人每每忍不住一个接着一个吃,是以成了京中小吃之首。

        不过荣国府所做的冰糖葫芦用的是上等的雪花糖熬出来的糖稀,而非麦芽糖糖稀,是以当真是透明晶莹,宛如冰霜,而且用的水果也不限于山楂果,反而喜欢用着一些新鲜的水果,像是猕猴桃、提子、金桔等等。

        更特别的是荣国府所做的冰糖葫芦并非是把水果串在一起,而是一颗水果一串。而且知道是送进宫里的,荣国府的厨娘还特意花了心思,将冰糖葫芦放在小花瓶之中,各种颜色层层叠叠的,宛如一束花一般,饶是像甄妃这般年纪的人,也不由得心动。

        她忍不住拈了一个串着提子的冰糖葫芦尝着,笑道:“这味儿也不算差了。”

        这冰糖葫芦,她幼时也是尝过的,但可真记不清楚它的味了,而如今再次尝到,到是比记忆里的更胜一筹,不比宫里的差了。

        嬷嬷陪笑道:“可见得小贾将军也是用了心思的。”

        用心好啊,无论是什么原因,只要小贾将军肯对十公主用心,她们也能安心了。

        或许是高兴,也或许是这些冰糖葫芦当真对了十公主的胃口,十公主连吃了十来个,还是甄妃怕她累积了食,让她停一停,十公主这才停手。

        十公主脸色本有些苍白,但吃了好些甜食,气色倒是比先前好了些,她颇有一些恋恋不舍,但还是按着母妃的吩咐,放下手里冰糖葫芦。

        十公主突然开口道:“谢谢母妃。”

        甄妃笑道:“好好的谢个什么”

        十公主红着小脸低声道:“谢谢母妃给女儿挑了个好夫婿。”

        宫里没有纯粹的孩子,她年纪虽小,但也知道能得一个像贾瑚哥哥这般的夫婿是她的福气,像是其他的姐姐们,虽然她们的夫婿待她们也算尊重,但这女人一个接着一个往屋

===红楼之贾赦长子  分节阅读  76===

d子里拉,庶子一个接着一个生,好些姐姐面上虽说着不介意,但内里谁不难过呢,难得贾瑚哥哥全然没这心思。

        甄妃一楞,慈爱的亲了亲女儿额角,“既然如此,你可得好好休息,把身子养好才成,别把这么好的夫婿便宜了旁人。”

        “嗯。”十公主重重点头,“女儿会养好身子的。”

        她有信心,她一定会好好的,不但会好好的长大,还会健健康康的嫁给他,然后说不定那一天会养好身体,给他生儿育女。

        十公主欢喜之下,怀抱着对未来的美好梦想入睡。

        望着沉睡的女儿,一滴眼泪缓缓的从甄妃的眼角落下。

        作者有话要说:  注一:唐鲁孙的天下味里有谈到皇后娘家不时有供奉新鲜佳肴给皇后之事,所以送吃食给宫妃是可以的。至于圣上,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那怕是宫妃号称自己亲手做的,还是要皇后试过,觉得没有问题才能呈到御前。

        求收藏,求留言,么么哒。づ  3づ

        章节目录  黛玉入京

        十年后。

        一身青衣的林黛玉满怀着不安,  望着混杂的江水,想着爹爹、娘亲还有幼弟,小小的黛玉忍不住落泪。

        “姑娘怎么了”紫鹃低声问道:“姑娘可是舍不得四姑老爷和四姑太太”

        紫鹃虽然只比黛玉大上二岁,  也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  不过倒是极为稳重体贴,  一见黛玉神情哀伤,  便马上上前安慰了。

        黛玉微微点头,神色有些厌厌的,  “我担心爹爹和娘亲。”

        “姑娘别担心。”紫鹃笑道:“四姑老爷都说了,不过是先把姑娘和少爷先送来荣国府罢了,用不了多少,  四姑老爷与四姑太太就会来京里跟姑娘团聚了。”

        黛玉勉强扯了个笑容,但眉头紧蹙,  若是真有那么简单,怎么爹娘却安排她和弟弟分开走呢,  弟弟跟着冯表哥离开,  而她则是跟着琏表哥一起上京,好好的姐弟两却不一起上京,这事总觉得有几分古怪。

        虽说瑚表哥准备的极好,  不但让琏表哥亲自来接她,  甚至还安排好了丫环──紫鹃与春纤与方嬷嬷一起来接她,方方面面可说是安排的极为周到,好似真不过是请个表姑娘回外婆家小住一般。

        但一想到爹爹私下要她亲手交给瑚表哥的东西,还有娘亲像交待遗言一般的交待着她要好好照顾弟弟云云,  越发让她觉得不安,只觉得这一走好似生离死别了一般。

        黛玉想着想着,这眼眶渐渐的又红了。

        紫鹃无奈的叹了口气,以后谁要是跟她说什么孩子好哄的话,她就跟谁急,林姑娘年纪小,但着实敏感,虽然一句话未说,显然是疑心起了大爷的安排了,好在快到京里,到时见了自家兄弟,想来这心思自然会渐渐放下。

        黛玉浅浅一笑,“或许是我多虑了。紫鹃,你跟我说说外祖家的事吧。”

        她先前因为乍然离了父母,有些茫茫然的,又被父亲急急送来,虽然知道荣国府里有瑚琏两位表哥,还有外祖母与二个舅舅,但旁的人都不认识,如今快到京里了,好歹也该知道荣国府里究竟有那些亲戚。

        虽说此行除了她和雪雁之外,还有王嬷嬷陪着她,王嬷嬷是母亲的陪房,也是出身于荣国府的老人了,按说应该对荣国府里的大小事情熟悉才是,不过她毕竟离开荣国府多年,怕是也不甚清楚,再则,眼下掌家的是瑚表哥,听闻瑚表哥治家甚严,想来和母亲当年时有所不同。

        说到荣国府,紫鹃隐隐带着几分得意之色,紫鹃细细说道:“老太太也就是姑娘的亲外祖母,人是最和善也不过了,姑娘不必担心。大房与二房虽是住在一起,但当年老太爷过世之后,便分了家,只不过因为老太太舍不得二老爷,是以二房还住在荣国府中罢了。”

        林黛玉想起一事,疑惑问道:“我听娘亲说,大老爷似乎不住在京里”

        说也奇怪,明明承爵的人是大老爷,但大老爷却不住在京里,一直待在金陵,按说袭爵之人,无诏不得出京,但大老爷在金陵一待便是这么多年,也不见建隆帝下旨斥责,反而是每每赏赐无数的好东西给远在金陵的大老爷,也着实是件怪事。

        “是的。”紫鹃笑道:“大房大老爷夫妇自扶灵回乡之后,这些年来一直待在金陵,不曾回京。不过琏三爷即将成婚,想必大老爷夫妇必定会回来的,到时姑娘便可以见到大老爷夫妇了。”

        大老爷夫妇为何一直待在金陵这事始终是荣国府里的最大谜团,不过几个主子不肯说,他们做下人的也不好胡猜,不过到了琏三爷成亲的正日子,大老爷夫妇必定会回来的。

        紫鹃想到一事,又笑道:“大房里除了瑚琏两位公子,还有比姑娘大上几个月的二姑娘──迎春,二姑娘的姨娘早逝,是以二姑娘一直养在大太太膝下,去岁上大太太才把二姑娘给送了回来读书,眼下二姑娘就养在老太太膝下,表姑娘到了荣国府,刚好可以做伴呢。”

        一说到读书,林黛玉眼睛一亮,她对荣国府最最期待的,莫过于荣国府中最出名的女子学堂了。

        这京中除了贾家家学之外,也有不少书院,像是应天书院、石山书院都是京中一等一的大书院,甚至还有不少人家仿效贾家弄了什么家学,教导家中子弟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