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红楼之贾赦长子

乐读文学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贾赦长子

第27页

书籍名:《红楼之贾赦长子》    作者:天日月


        投桃报李之下,贾瑚也略略小露身手,亲自下厨做了一些简单的吃食给两位二先生品尝品尝。

        在田野考古的时间久了,贾瑚会的绝对不只有泥水泡面而已啊,况且就算是泡面,对这时代的人而言也是无上美味了。

        当然,贾瑚绝对不是什么大厨,其手艺别说荣国府里的厨娘了,怕是连这次带来的家下人中兼做厨娘的何嫂子都不如,但贾瑚有一个好处,便是舍得下料,用油全然不眨眼的,直看得何嫂子一个劲的捂胸口,心疼的直念佛。

        而贾瑚这次做的,不是旁的,便就是泡面

        所谓的泡面早在汉朝时便有雏型,名为踅面,为韩信所发明,即使是夏季也可以放置个三、四天而不坏,冬季甚至可以放到半个月,汉朝时能得天下,与此踅面之方便也脱不了干系,而清朝时亦早有所谓的油炸踅面,称之为伊面。注一

        当然眼下伊面怕是还未发明出来,不过并不妨碍贾瑚让何嫂子帮他做了一堆油炸踅面,无论是用热水一煮,捞出后再拌些红油辣椒,还是直接干着吃,味道都不错,不只两位二先生捧场的很,就连贾赦也颇为爱吃。

        贾赦若有所思,“这个应该不是府里的东西吧”

        荣国府以战功获爵,府里也有不少方便打战时食用的路菜,像府里的头等名菜──茄鲞便是其中之一,但其中可没有这一道油炸踅面啊。此物虽小,但着实方便,如果行军打仗之时备上一些,倒是方便许多,即使不便煮食,直接干着吃也可解饥。

        贾瑚眼睛一转,乖巧回道“我从外祖的书里看到的,什么汉朝韩信就弄了踅面,便于行军之用,便让何嫂子帮忙试做了一下,不过儿子帮忙时笨手笨脚的,不小心把踅面掉到了油里,成了油炸踅面,不过儿子试了一下,踅面炸过后别有一番风味,也不算浪费东西了。”

        贾瑚三下两下便把油炸踅面一事说成了无心插柳柳成荫而做成的,贾赦也不疑有他,在他看来,他这个儿子懂金石古玩是正常的,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况且瑚哥儿之前也曾是张阁老手把手教过一阵,懂些金石古玩也很合理,但要瑚哥儿懂厨事就诡异了。

        且不说君子远庖厨,无论是贾家还是张家都不可能让瑚哥儿一个小小孩子进后厨的,如果说是无心做出,倒也合理。

        贾赦一笑,“我儿弄出来的,自然好吃。”

        孩子难得对蜡烛以外的东西有兴趣,爱搞吃的总比爱玩蜡烛强些,就冲着这一点,就算不好吃,贾赦也得硬说好吃,况且这个什么油炸踅面味道的确不错。

        贾赦笑咪咪的吃着,他儿子果然是个天才,做什么都好。

        贾瑚暗暗黑线,老爹身上的爱子滤镜太厚了,不准

        他直接望向两位二先生。

        二一和二二不约而同的点点头,“味道的确不错而且也方便。”

        两人若有所思,虽然因为油炸的关系,油味大了不点,不适合他们暗卫使用监听时使用,不过平日赶路什么的拿一块来吃倒是方便,便别提贾瑚指挥人做的什么油炸踅面上还添了一个蛋,一把青菜,有黄有绿看着就有食欲,可比寻常的干面饼强多了。

        “做的好”贾赦摸了摸贾瑚的头,“你把这做法好好回忆一下,写起来给我,回去记你一功”

        此物虽小,但便于军中使用,自然要先便宜自个老爹了。

        无用贾赦明说,贾瑚也猜出一二,况且泡面这玩意在现代也是被例为军粮之一,当下点了个头说好,当真乖乖回去写起条子来了。

        制作油炸踅面的方法不难,说穿了就是把新鲜煮好的踅面用油炸一炸便是,唯一的缺点就是费油罢了,不过战争期间,非常时期,也就顾不得这一点了。

        至于细节部份自有荣国府的厨娘研究,荣国府里的厨娘连茄鲞都能弄出来了,想来弄出来的泡面比他胡乱搞的简易版泡面还好,是以贾瑚也就简单的略写成了条子给贾赦。

        “做得好”贾赦再摸了摸贾瑚的头,瞧着他的字微微皱眉道“等去了辽阳府之后,你的课业可不能再荒废了。”

        不过半年没盯着,这孩子的字是越写越回去了,要让他舅父瞧见,不打他屁股才怪。

        贾瑚尴尬的笑了笑。

        他外祖一家是当代大儒,他自小天份又好,刚能握得动笔就被他外祖父亲自带回去教导了,只是于年岁与阅历,字还稍嫌稚嫩,但已经几分雏型架构,加以时日,早晚能成为一代大家,不过

        那都是四十年前的事了

        在这现代,有谁会去练什么毛笔字,虽然他是考古学家,不好意思,考古学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更何况他是人类骨骼考古系的教授,平日里接触最多的是人类尸骨,而不是什么毛笔,隔了四十年后再捡回毛笔字咳咳,还能见人就不错了。╮_╰╭

        “是。”贾瑚也心下明白,虽然这几个月也好生苦练,但毕竟是荒废了四十年,那么有那么快捡回来的,只能拼命苦练,捡回一点是一点了,好在他当年练出来的雏型架构未变,旁人见了,也只不过道他先前荒废的厉害,倒不会怀疑他换了个芯子。

        在贾瑚的背后,贾赦微微的松了口气,他虽然回来的晚,但多少也听闻了一些瑚哥儿与香烛间不可不说的故事,还有好些人疑心起瑚哥儿是被鬼附身了。

        一开始他是不信的,但近来瑚哥儿着实变得过聪明了些,像那汝窑什么的,就算是他都不甚清楚,

===红楼之贾赦长子  分节阅读  18===

d瑚哥儿又是从那儿得知的再加上这油炸踅面,也不由得让他起了点疑心,不过在看见瑚哥儿写的条子之后,贾赦又安下了心来。

        有学问,但字又写的这么烂的鬼,不存在的。

        第23章  023

        东北虽偶有北戎人来犯,不过大多是在山野村落之间,官道之上向来颇为平静,再加上原生山林的壮阔景致,贾赦与贾瑚倒也起了几分闲情逸趣。

        贾赦本就有几分文才,只不过因为遇上了太子之事,不得不藏拙,但面对美景,贾赦难得的诗兴大发,或随口吟上一词,或堂场作上二句,其诗作虽然算不得惊世才绝,不过应变之快,倒也少见。

        贾瑚暗暗称奇,他还真不知道老爷有这份本事,不愧是贾敏亲哥,果然还是有几分文才。

        贾瑚做为考古学家,这吟诗作对虽然前世今生都没学过,但谈论起历史逸事更是一条条一道道,好些连贾赦自个都不曾听过,原本是父子闲谈,说到后来倒是连两位二先生都忍不住专心听着贾瑚说故事了。

        当然,其中最专心的自然是贾瑚的书童──华安。

        至于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咳咳,自然是贾瑚的恶趣味了,很少人知道,贾瑚可是标准的星迷啊。

        华安好奇问道“瑚少爷,像老爷房里的那些青铜器都是拿来煮人肉的吗”

        “也不全然是。”贾瑚笑道“青铜器是礼器,观其型制,其用途也是不同,商朝人好酒,像那青铜壶、青铜爵、青铜尊之类的多做为盛酒之用。而青铜鬲、青铜簋、青铜豆做为承食物之用,青铜鼎、青铜甗一般是做为煮食之用,史上也曾有发现商朝人用青铜甗蒸煮人类头骨的例子。”

        一听到煮人头,华安当场吓的尖叫了起来,把头直埋在枕里憟憟发抖,但过没多久又好奇问道“真的煮了吗会不会是不小心掉进去的”

        瑚少爷说商朝人爱祭祀,说不定人头是不小心掉进去的,虽然人头要掉进去是挺怪的。

        贾瑚赞赏的看了华安一眼,在史上没挖出第二个青铜甗蒸人头之前,大多的考古学家都认为头颅是不小心掉进去的,不过出现了第二个青铜甗蒸人头之后,便没人这样认为了,毕竟像人头掉进青铜甗里的意外,不可能出现两次,再则

        “真的煮了啊”贾瑚理所当然的回道“被烹煮过后的人骨和自然腐烂的骨头是不同的。被烹煮过后的人骨钙质流失,骨脆,剥下来的断口平整,而自然腐化的人骨里钙质并没有煮出来,所以这剥下来的断口是不规则型的,一剥这骨头就知道是不是煮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