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沙漠佣兵之王

乐读文学 > 历史军事 > 沙漠佣兵之王

第423章 上一轮文明的遗迹

书籍名:《沙漠佣兵之王》    作者:银河也是一粒沙

  蒋老师宽容地笑了笑了:“按我们几个老头子的看法,这是上一轮文明的遗迹。
  离我们最少五、六千年。
  或者上万年。”
  说完他又转头问元峥:“刚才你在那扇门前站了那么久,有什么收获吗?”
  元峥轻轻笑了笑:“我只是对门上的几个图案有些猜想。”
  蒋老师有些高兴:“哦!什么猜想?”
  “我认为那是几个字。有几个比较完整的我翻译了一下,就是:第一XXXX基地。”
  听完元峥的回答,蒋老师陷入了深思。
  好在这条隧道,又宽又直,思想跑马也不会脚下拌倒。
  对于那扇门上的图案,那些早先前来考察的专家们,都有了共识:那一定是文字。
  只是对那些文字的破译,根本没有方向。
  它跟以前的所有文字就没有相似之处,没有了对照,这些人连往那个方向想像都没有方向。
  但是每一个专家对那些像字一样的图案早就熟记在心。
  现在蒋老师心里默默回想,走了一段路。
  高兴地对元峥说道:“你的这个猜测很有道路。
  这么一会儿时间,你就能够有这样的想法,看来你对语言的天赋很高。”
  一番话让跟在后面的姜文娟得意又高兴。
  倒是元峥不好意思地说道:“老师!我也就是瞎猜测的,您这样夸我,我会骄傲的。”
  蒋老师微笑着说:“年轻人骄傲一些才有朝气,不要像我这个老头子一样,暮气沉沉的,就不好了。”
  “第一XXXX基地。我们才进来的时候,那些字还没有风化得现在这么厉害。
  可惜没有留下记录。
  这样的发掘本身就是对这个遗迹最大的破坏。”蒋老师有些心疼地说。
  这个隧道一直斜斜地向下,大家一直走了一个多小时,才看到前面有光亮闪动,走近了才看见。
  隧道在这里塌方了,第二组就在这里努力准备打通隧道。
  看得出来,这里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了。
  人们开挖的是一人高,两人宽的小洞,已经挖进去至少十几米了。
  站在外面无法估计,里面到底挖掘了多深。
  候主持也在这里,他的声音有些嘶哑:“作业过程中,要小心,注意安全。”
  二组的人退下来,他们一个个疲累不堪。
  这样的挖洞工作进行到第三天的时候,挖掘的长度已经快到三十米了。
  这天下午的时候,正在营地里面休息的人们。
  看到本应该在下面作业的人都加来了。随后就听到一个好消息:那个塌方位置已经打通了。
  这一次,考古队的组织者准备让大家好好休息下,明天所有人一起进去探索。
  这一次下去探索的时候,对大家的要求还是同样的严格。
  只有指定的人员,才能够带着背包。
  元峥知道这是防止有人偷偷摸摸地把里面的物品带出来。
  这几天,那些头发花白的老教授们,都在讨论元峥猜测出来的那几个字。
  好几次都邀请元峥参加他们的讨论会,让元峥说出这样破译的依据或者说灵感。
  走过辛苦好几天才打通的这段塌方,前面还是同样宽阔的隧道。
  又向前走了接近一个小时后,前面突然的隧道突然出现一个断裂。
  人们纷纷走到断裂位置,手提式强光灯照耀之下,能够看得到对面隐约是一座山峰。
  向下是深不见底的深渊。
  人们像四周查看,希望找到一个能够通向对岸的道路。
  很快就失望了。
  强光下的这个峡谷,深不见底,对面山峰和这边的距离,至少也有三、四百米。
  到达这个位置,人们已经没有办法继续前进了。
  不死心的组织者感恩思考出一个办法,先让人下悬崖一段距离,然后再用强光灯看看这个谷底到底有多深。
  然后再做打算。
  一条绳索向崖壁抛下,这条绳子足足有二百米。
  一个队员沿着绳索降下去。
  很快从对讲机里面让上面把强光灯送下去。
  第二根绳子慢慢降下去。
  十几分钟后,下面对讲机传来兴奋的声音:能够看到谷底了。
  又一要绳索送了下去。
  两根连接在一起的绳索再次固定,又一个队员开始下降。
  二十几分钟后。
  两个队员安全降落到谷底。
  他们兴奋地报告,在下面有大发现。
  上面的人们立刻兴奋起来。
  元峥时时刻刻记得老师的话,他不准备下去。
  蒋老师却是想要抢先下去。
  他的年龄在那些教授中间还算是年轻的,这次终于争取到了第三个下去的机会。
  毕竟速降近四百米对那些老人来说,是有些困难了。
  元峥想要跟着一起下去,被老师制止了。
  在谷底的几个人,发现谷底地面上露出一些粗大的白色的柱状东西,带有一个明显是动物头骨的东西。
  只是这个头骨太过庞大,有一辆卡车大小。
  随着下到谷底的人越来越多。
  候主持也到了谷底,他吩咐:一部分人继续沿着谷底朝对面山峰探索,争取攀上去,两边搭上一座索桥。
  他则看着那个巨大的头骨,眼前是没有办法弄走它的了。
  地上那些白色的柱状物,很有可能就是动物化石。
  如果这真是动物化石,那么这些动物会是恐龙吗?
  不管怎么样,也要带些样品回去。
  还在上面隧洞里的年轻人全都被召集下来。
  开始了紧张的发掘。
  他们挖出一根直径五十左右,长约二十米的化石。
  这么大的一件,这里的人们是没法带回去的。
  候主持对几个一直跟在身边的年轻人吩咐几句。
  这几人又带着十来个人匆匆离开,向营地方向去了。
  候主持对着那些还沉浸在大发现的那些教授们喊道:“我们继续前进,前面还有更大的惊喜。”
  前面开路的人,已经在山峰上面放下一架绳梯。
  沿着绳梯,慢慢爬上山峰。
  强光灯向上看不到洞顶,向四处照射,只能隐约地看到来的方向有些黑影。
  其余方向尽是黑暗一团。
  脚下倒是一条宽阔的大道一直伸向远方。
  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这一次走了半小时左右的时候,道路出现一条岔道,岔道也是同样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