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南明第一狠人

乐读文学 > 历史军事 > 南明第一狠人

第481章 光复苏州(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书籍名:《南明第一狠人》    作者:一袖乾坤

  挟持知府这种事情既已做了自然没有回头路可走。
  薛禄等人只能狠下心来一条路走到黑。
  不过有了裴远山的手书,事情也算办成了一半,至少裴远山的手下不会横加阻拦。
  眼下就是怎么跟明军接洽的事情了。
  虽然是投降,但他们是主动的,自然和城破之后的那种被动投降不同。
  虽然面对的是郑成功,薛禄等人还是想要争取一些利益的。
  再说若不是他们胁迫了裴远山,明军攻城再怎么顺利也得有死伤吧?
  就凭这点他们也应该得到好处。他们不求能够得到什么封赏,但求保住现有的家财这就足够了。
  却说郑成功把苏州城团团围住,正准备下令攻城却见城门大开。
  一时间他感到困惑不已。
  料想到这可能是敌军的诡计,郑成功并没有第一时间下令进攻,而是准备先观察一下再说。
  随后清兵们纷纷从城中走出。
  他们手中并没有兵刃,一副乞降的架势。
  就这?
  这就投降了?
  郑成功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也难怪他这么惊讶。毕竟这么多年抗清的经历告诉他清兵们虽然战力一般但却是茅坑里石头又臭又硬。
  通常情况下跟清军的战斗都是拉锯战,这种情况下要想速胜是很难的。
  但这次的情况却是完全相反。
  清兵们甚至连抵抗一下的意思都没有就直接投降了。
  事出非常必有妖,郑成功还是保有足够的警惕的。
  鞑子这是在搞什么?
  静观其变吧。
  很快清兵的代表来到了郑成功大军前。
  让郑成功感到惊讶的是清兵的代表不是将军士兵,而是一个商人。
  此人身着藏青色员外袍,身体显得和富态,明显不是练武之人。
  局势越发扑朔迷离了。
  “草民薛禄拜见忠王殿下。”
  来人自报名号,郑成功稍稍感到有些惊讶道:“你知道本王的封号?”
  薛禄一脸媚笑道:“忠王殿下声名远外,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草民仰慕殿下已久,今日一见果然有龙风之姿。”
  这话听的郑成功心中一惊,这话可不能乱讲。
  龙凤之姿是形容天子的,最不济也是用来形容太子的。
  用来形容臣子这不是要把臣子往死里头搞吗?
  “休要胡言乱语!”
  郑成功当即呵斥道。
  薛禄连忙称是。
  其实他很清楚郑成功嘴上在呵斥他,但心里肯定很爽。
  这种人最是口是心非。
  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像郑成功这种军阀若说没有觊觎大位,对天子那把椅子一丁点的想法都没有他是不信的。
  以郑成功的实力不说实行大一统,至少割据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有皇帝不做去当王爷,这是什么操作?
  当然,郑成功在人前肯定是要做一做样子的。不然传到御史言官的耳朵里参他一本确实是有些难办。
  “这是知府裴远山亲笔写的投降书,请殿下过目。”
  薛禄将裴远山刚刚写的手书恭敬的双手捧到郑成功的面前。
  郑成功取来展开看,上面的墨迹还没用完全干,应该是刚刚写罢的。
  他看的很仔细,投降书的内容也很详实,可谓是诚意十足了。
  郑成功咳嗽一声道:“城中兵马可都出城了,命他们全部出城受降。”
  薛禄连声道:“殿下请放心,这点道理我还是明白的,等到城中兵马全部出城受降,殿下命人检验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薛禄的意思很明显,反正我是把小命交到你手上了,具体怎么办你看着办。
  他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郑成功心里就踏实了不少。
  即便鞑子要诈降也不是这么个诈降法吧?
  只能说他运气不错,遇到了一个怂包没卵子的软蛋。
  这货连抵抗一下的勇气都没有,直接就举部投降。
  当然这对明军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苏州,明军便有更充足的体力去打淮安、徐州。
  对郑成功个人而言这同样是个不错的结果。陛下命他参与到进攻苏松、常州的战斗中,至少他得有所表现,不能完全落于人后吧?
  拿下苏州郑成功可谓是吃下一颗定心丸,即便常州、松江是别人拿下来的,郑成功也能够接受了。
  圣天子英明神武命大军先去攻打扬州、苏松。
  现在看来这是再正确不过了。
  因为这些地方富庶而且兵力较少,攻取的性价比很高。
  而徐州、淮安清兵较多,且没有苏松、扬州富庶。攻打的性价比就没有那么高了。
  手中有钱,心中不慌。
  打下这些地方后明军的财力可以得到很大的补充,如此一来接下来攻打徐州、淮安便是水到渠成了。
  一切准备工作做足后,郑成功在亲卫的簇拥下进入了苏州城中。
  对苏州郑成功并不陌生,当初他在南京国子监做监生的时候喜欢去江南各处游历。
  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杭州和苏州。
  这也正常,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
  像这等人间仙境,无数文人骚客流连忘返。
  郑成功当时少年心性喜爱苏州再正常不过了。
  只是时过境迁,再次回到苏州城中郑成功的心境已是大变。
  满目疮痍,物是人非。
  虽然现在的苏州城也还算繁华,但郑成功总觉得和十几年前相比少了一些东西。
  或许少的就是灵气吧?
  当然郑成功对苏州的未来有信心。
  只要在大明的手中苏州用不了多久就会恢复灵气的。
  “殿下,卑职觉得可以给陛下写捷报了。”
  郑成功的心腹亲兵沉声说道。
  天子如今就在扬州,距离苏州距离很近。命人快马加鞭最多几日就能把捷报送到。
  之所以要这么赶就是因为要抢功劳。
  万一说的晚了功劳被别人分了一些岂不尴尬。
  从现在看来大明中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无非只是时间问题。
  郑成功自然要打好基础,这样将来大明光复天下,陛下论功行赏时郑成功也能够捞到更多的封赏。
  这不仅仅是为了他个人,还是为了他的儿子他的家族。
  能否达到中山王徐达那样的高度,成为勋贵第一人就看他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