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我真是大昏君

乐读文学 > 历史军事 > 我真是大昏君

第2章 魏大爷登场

书籍名:《我真是大昏君》    作者:样样稀松

  蔫了,傻了,王体乾跟着皇帝来到南书房,又有点琢磨过味儿来。
  看来少年皇帝是很想娶媳妇儿呀,年轻水嫩的美女,那肯定比老菜帮子客氏更讨喜不是。
  想到这里,王体乾差点抽自己个嘴巴。多那个嘴干嘛,客巴巴就要失宠了,还巴结她?真是猪油蒙心,脑袋被驴踢了。
  叶轩在南书房里坐下,阴沉着脸吩咐道:“先把有关辽东的折子拿来给朕看。”
  王体乾赶忙照办,和南书房的值班太监把一大撂奏折搬了过来。
  叶轩瞅着这厚厚一撂,不禁轻抚额头,摆手道:“念给朕听,错一个字,砍你的狗头。”
  王体乾激灵一下,赶忙应承,拿起奏折念了起来。
  历史上说天启帝是个文盲,与魏忠贤一样大字不识。
  “诽谤,百分之百的诽谤。”叶轩对此是义愤填膺,要大声为朱木匠叫屈鸣冤。
  尽管由于政治原因,天启帝他爹就不受待见,是苦命孩子。天启帝更是在万贵妃的淫威下长大,成天战战兢兢。
  但天启也只是没受过太子那样的正规教育,也就是史书所记的出阁读书。
  可出阁读书与学习是两码事,出阁读书具备的是政治意义。文官让朱由校出阁读书,并不是为他争取读书的机会,而是为他爸爸朱常洛争取太子的待遇。
  可朱由校的倒霉老爹朱常洛,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便蹬腿了。朱由校即位的那一年还是泰昌元年,第二年才为天启元年。
  而泰昌元年十月,内阁辅臣就制定了天启帝的学习计划,四书是从《大学》讲起,五经是从《尚书·尧典》讲起。
  如果天启帝是文盲的话,肯定不会有这样高的起点。
  所以,天启帝不可能是文盲,读书少一些倒是完全可能。
  “辽东巡抚王化贞有奏,言‘敌弃辽阳不守,河东失陷将士日夜望官军至,即执敌将以降。而西部虎墩兔、炒花咸愿助兵。敌兵守海州不过二千……”
  “兵部尚书张鹤鸣有奏:微臣以为王化贞所奏机不可失,当令王化贞急速进兵,光复海州。”
  “御史徐卿伯有奏:当令经略熊廷弼进驻广宁,蓟辽总督王象乾移镇山海,王化贞即可督军进攻。”
  “员外郎徐大化有奏:弹劾廷弼大言罩世,嫉能妒功,不去必坏辽事。”
  “兵部尚书张鹤鸣有奏:言化贞一去,毛文龙必不用命,辽人为兵者必溃,西部必解体,宜赐化贞尚方剑,专委以广宁,而撤廷弼他用。”
  ……………
  叶轩听着听着,抬手止住了王体乾,微眯眼睛,陷入了沉思。
  王化贞信心十足,奏折上说得天花乱坠,好象一攻即胜,光复海州、辽阳不费吹灰之力。
  而叶轩却知道这根本不靠谱,王化贞在吹牛,在忽悠。
  特么的,老子可是读过《窃明》的,有学问的很,你甭想骗我。
  尽管现在的历史肯定是没有黄石,可王化贞最后丢了广宁,熊廷弼救援不及,这应该是没错的吧?
  再结合天启以前的记忆,叶轩也知道了熊廷弼和王化贞经抚不和的事情。
  因为之前的朝会中,便是争吵不断。而诋毁熊廷弼、力挺王化贞的臣僚还占多数。
  兵部尚书张鹤鸣更是偏袒王化贞,有奏必允;而熊廷弼所奏皆驳,兵部发出军令竟然不让熊廷弼知晓。
  而首辅叶向高还是王化贞的座师,也偏向于王化贞,对熊廷弼进行打压。
  当然,熊廷弼之所以不招人待见,除了身为楚党外,其实也和他的性格有关。脾气火爆,禀性刚直,心胸不宽,还喜欢骂人,骂得还贼难听。
  说白了,熊廷弼能力是有,可不善于处理和同僚之间的关系。因为一张大臭嘴,惹得人憎鬼烦。
  可不管怎样,王化贞不行,还是熊廷弼能稳住辽东局势,这就够了。
  嗯,嗯,老子读书多,你们可骗不了我。
  叶轩抿了下嘴角,吩咐道:“把以往王化贞和熊廷弼的奏折都调出来,再把群臣或附或劾的奏折也分类整理,今晚朕便要看。”
  “是,奴才遵旨。”王体乾应声答道。
  叶轩搜索着已被融合的天启帝的记忆,微皱着眉头问道:“前不久是镇江大捷吧?毛文龙是如何封赏的?”
  王体乾一时语塞,虽然知道此事,可却忘了当时朝廷对毛文龙的封赏。
  “皇爷,镇江大捷后,毛文龙升为参将,赏银百两。”随着声音,魏忠贤走了进来,跪倒磕头,“奴才叩见皇爷。”
  李进忠?魏忠贤?!
  叶轩盯着这个差一千岁就跟自己平起平坐的家伙,一时没有说话。
  说起来,这几天他不是没想过如何处置魏大爷。抛开后世对这位魏公公的捧和黑,叶轩倒觉得如何用他,更为重要。
  太监嘛,只有依靠皇权才能生存。出了宫,连谋生都难。而且,再是权势滔天,皇帝一纸诏书就可以拿下。
  正因为如此,明朝皇帝时常会重用太监。比如英宗于曹吉祥,宪宗于汪直,武宗于刘瑾,思宗于魏忠贤。
  说白了,重用太监不过是皇帝夺回权力、清除异己的手段而已。皇帝躲在幕后,手不沾血,拿太监当刀使。
  等到目的达到,要是民怨沸腾,就把太监推出去背锅顶罪,一杀还是明君。
  况且,叶轩觉得魏忠贤并不是多么重要的人物,与眼高手低的文官集团斗就非他不可。
  很简单,皇帝想要咬人的狗还不容易。太监可以,文官也可以。
  什么楚党、浙党、东林党,哪个也不是铁板一块。有得意的,就有失意怨恨的,找出这样的人也不是很难。
  半晌没有听见少年皇帝说话,魏忠贤有些纳闷,但卑微之态做得足,他连头也不敢抬。
  叶轩终于缓缓开口道:“对镇江大捷,辽东经略和辽东巡抚,以及朝中群臣,是如何奏报的?”
  魏忠贤虽然没读过书,不识字,但记忆力极好。要是没有点过人之处,他一个文盲能在秉笔太监位置上呆得稳稳的?
第3章
  “回皇爷,朝中群臣皆谓此乃与后金作战之首胜,人情踊跃。”魏忠贤稍一回想,便开口答道:“巡东巡抚王化贞,自谓独踪奇功。”
  停顿了一下,魏忠贤接着奏道:“独辽东经略熊廷弼,上奏称:三方兵力未集,文龙发之太早,致敌屠戮四卫军民殆尽,灰东山之心,寒朝鲜之胆,夺河西之气……”
  这家伙有两把刷子呀,叶轩对魏公公有些刮目相看了。这要考文科,凭这背诵能力,来个985也差不多吧?
  “起来吧!”叶轩语气稍显缓和,靠在椅中思索起来。
  毛岛主是可用之将,即便不能与后金正面硬刚,骚扰游击也能起到很大的牵制作用。
  但王化贞算是毛文龙的恩主,熊大臭嘴又贬低镇江大捷,想必毛文龙也是气恼怀恨。
  要是马上将王化贞拿下,用熊廷弼顶替其职,却没有合适的理由,毛文龙会不会心生不满,熊廷弼的命令他会听从嘛?
  魏公公站了起来,见皇帝在想事,便老老实实地在旁侍立。只不过,看到王体乾脸上红肿,心中有些讶异。
  王化贞是一定要拿下的,赶在广宁未失之前,再给他安排个同级的官职,甚至是再升一级也没关系。
  至于熊大臭嘴和毛岛主,尿不到一个壶里去,那就分开管理。一个在辽西,一个好象得单独开镇了。
  叶轩心中有了初步的想法,但还要和人商量一下。看了看魏公公和王体乾,不由得摇头,这两个家伙明显不是那块料啊!
  魏忠贤见皇帝的目光投注过来,赶忙陪着笑脸躬身道:“皇爷,刘太妃已于元辉殿选定淑女三位,分别是河南祥符县张氏、顺天府大兴县王氏、南京鹰扬卫段氏,正在宫外候着,等皇爷钦定。”
  刘太妃是明朝最长寿的妃嫔,万历六年(1578)选美入宫,册封为昭妃,年二十一岁。
  虽然刘太妃无宠无出,可在天启时受尊封太妃,尝居慈宁宫,因当时宫中无皇太后及太皇太后,便由她掌管太后印玺。
  天启帝生母早亡,选秀大婚之事本应该由抚养他的李选侍主持。
  但因为李选侍意图在光宗死后胁持天启帝,才爆发“移宫案”,被迫去前朝妃嫔养老的哕鸾宫仁寿殿居住。
  同时,天启帝的生母王才人据说是李选侍殴打致死,有这一层仇怨,选秀大婚之事便交由谨小慎微的刘太妃主持。
  叶轩听到魏忠贤禀报,不由得精神一振,美女来了耶,一下子就来三个,全都是自己的。虽然不是说好的八个,可也让人小激动呢。
  压着心中躁动,叶轩干咳了一声,说道:“宣她们去正殿候着吧!”
  “是,皇爷。”魏忠贤答应着退出去。
  叶轩起身,装作不紧不慢的样子,在宫女太监的陪同下来到正殿,居中而坐。
  “宣秀女入殿!”一个太监扯着公鸭嗓叫道。
  时间不大,司礼监秉笔太监刘克敬便领着最终选出的三名秀女走了进来。
  “臣等见过陛下!”三名身着盛装的秀女向着叶轩跪拜施礼。
  三名秀女走到这一步,即便不是皇后,也可册为皇妃,再不是民女了。
  至于落选的秀女,一部分会返回原籍,也会有一部分留在皇宫听用。至于以后有没有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机会,就看自己的运气了。
  “免礼,平身!”叶轩的眼睛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身段都不错,就差看脸了。
  “起!”魏忠贤叫了一声。
  “谢陛下隆恩!”三名秀女拜谢起身,在刘克敬的眼神示意下,按照事先安排好的位置站好。
  嘿,后世自己这样的穷屌丝找个媳妇儿多难啊,没车没房,人家都不拿正眼儿瞅咱,可现在都上赶着。
  你瞅瞅,个个都好看得不得了,五千选出三个,称为选美皇后也实至名归吧?
  经过三轮初选、三轮复选,再有第一轮面试,第二轮复试,五千秀女中选出的这三人,确确实实堪称完美。
  按照明朝的审美观,这三位秀女是“面如观音,色若朝霞映雪,又如芙蓉出水;鬓如春云,眼如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皑齿细洁,丰颐广颡,倩辅宜人;颈白而长,肩圆而正,背厚而平;行步如青云之出远岫,吐音如流水之滴幽泉;不痔不疡,无黑子创陷诸病。”
  瞧见没,脸上身上有个小痣小痦子啥的,都得被淘汰,嗓音不好都被刷下。
  这还只是外貌,文化素养还有书法、口算、诗词、音乐、歌舞等等。
  叶轩抬眼打量,满意之余也有些遗憾。
  虽然堪称完美,但都是按照明人的审美观点选出来的。当然,明人不是瞎子,什么如花之类的肯定连秀女都算不上。
  而就是因为这样,这三位窈窕佳人看起来有些相似,缺乏了那么一点多样性。
  按照叶轩的想法,美女要有些差异,各有特点,才会让人更有兴致不是。什么志玲、冰冰、圆圆……
  人哪,真是没有满足的时候。绝世美女站在眼前,还想着什么多样性。
  叶轩自失地笑了一下,目光停注在中间女子的身上。
  此女窈窕端丽、身材修长,比另两位秀女多了三分丰满,却又不失清爽、秀丽。
  要说五千秀女海选,那在年龄上便肯定不能比天启大,也就是要控制在十六岁以下。
  十五六岁的秀女,又是在古代,童什么颜巨什么乳的估计是很少很少。既便是有,可能也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下去了。
  所以,中间这位秀女说是丰满,倒不如说是发育得比同龄人好。前突突,后翘翘,一下子就吸引了叶轩的目光。
  其他两位秀女也不是不漂亮,但相对于叶轩的心理,年纪还是显得略小了些。
  注目良久,叶轩心意已定,抬手伸向此女,刚要开口,魏忠贤却在此时躬身说话。
  “皇爷——”魏忠贤压低了声音,却还带着谄媚的神情,说道:“奉圣夫人曾言:此女长大成*人后必是更加肥硕,缺少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