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30几岁女人,就是要有领导力

乐读文学 > 古典文学 > 30几岁女人,就是要有领导力

第二章 “我是不是活得过于被动?”

书籍名:《30几岁女人,就是要有领导力》    作者:未知


        “我是不是活得过于被动?”

        “她周围有那么多人帮忙,真是羡慕。”

        分析了自己属于哪种类型,了解了自身的优缺点,自然就有了想改变的想法。但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趋向不是想象当中那么容易的。

        …自结婚后,S与姑嫂的关系一直不怎么好,她总觉得姑嫂们脸皮厚、又自私。因为姑嫂的原因,她与丈夫的关系也疏远了不少。有一天,S觉得再也不能这么下去了,便当面去质问姑嫂,她们为什么要那样对她。面对她的质问,她的姑嫂不仅向她说了“对不起”,还真心实意地说:“从此以后一定会做好。”S心一软,也就没再追究下去,原谅了她们。但没过几个月,姑嫂们又像以前一样自私且我行我素了。这时S才懂得,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定型,那就很难改变,如果要与这个人很好地相处下去,只能改变你自己去适应他(她)。

        长年累月被周围人影响而形成的行为模式怎么会突然改变呢?也就是说即便年龄增长、职位得到了提升、有了更多的责任,但人的本质是不容易被改变的。

        如果要“熊”像“狐狸”一样结合现实有要领地生活,果真能做到吗?像“狐狸”一样有意图地接近某人并施予关怀,“熊”也许会连觉都睡不安稳。如果要“猩猩”像“羊”一样随波逐流,她会因无法满足其野心而浑身不自在。同样,如果要“狐狸”像“熊”一样生活,她会有自我磨灭的感觉。让“狮子”像“狐狸”一样娇媚,她的笨手笨脚会让自己丧失原有的气质。而如果要“羊”进行自我革新,虽然结果会更好,但其执行过程中所积累的压力很快会将其累垮。

        “熊”不能成为“狐狸”,更为重要的事实是“熊”也没有必要成为“狐狸”。现代的领导能力不强调要有特定的模式或类型。“熊”与“狐狸”各自去挖掘自我潜在意识是更有效率的。她们都只要激发自己的优点,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当然,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类型,还要了解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减少缺点带来的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