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心理学的诡计

乐读文学 > 古典文学 > 心理学的诡计

第29页

书籍名:《心理学的诡计》    作者:万宇峰

  为什么会出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样的现象呢?心理学家分析有以下几点:
  一是所处的位置有误。欣赏油画也好,待人接物也好,找到恰当的位置最好,选的位置很重要,观察点不好就会看不清画面或者事实。一个人制作了一个两面球,一面是白的,一面是黑的,让两个人观察这个球,一个人说是白的,一个人说是黑的,结果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其实两个人部没有错,只不过是他们站的位置不同而已。
  _二是情感卷入太深。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太任意,卷入太深的话,就会看不清事实,使自己沉迷其中,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行为就会被左右,很难看到事情的客观真相。
  苏东坡有一首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卣目,是因为我们身在庐山之中,我们的位置无法让我们尽观其全貌,我们的情感也无法让我们客观地认识它。而如果想要迷局,看清真相,那就需要改变自己的视角,更换自己所站的位鼍,使自己从某种情感中抽身而出,才会以旁观者的身份,看清事情的真相。
  生活中,我们要选好看待事物的着眼点,透过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要看到事物的多面性,了解到事情的全貌,看清事物的本质。根据现实的需要把眼光放准,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执迷不悟,不钻牛角尖。
  3有他人在场对我们的影响
  清早如果你一个人在跑步,你就或觉得单调、无聊、枯燥。于是,跑跑停停,而且还会感觉很劳累;但是这时候来一个同伴和你一起跑,你就会觉得轻松了很多,疲倦感马上就消失了,而且会很容易地跑完预定目标.
  一个人在家,四处无声,你在构思一篇散文,当你开始写的时候就会感到文思采涌,想表达的意思很自然地就表达出来了。但是假如你在办公室打算写一篇散文,周围还有两三个人,即使这里的环境和家里一样安静,但是你还是不会静下心来写,思路不清,不知道从何下笔。
  同样有外人参与进来,为什么结果却恰好相反呢?是什么左右了人的情绪,导致了不同结果的发生呢。
  社会心理学家特瑞普单特为此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他对骑自行车的人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如果是一个人骑车的话,时速为24英里,在旁边有人同行的话,时速是31英里,要是和别人进行自行车比赛的时候,时速就会达到32.5英里。特瑞普里特在实验室里特定的条件下,让被试者完成跳跃、短跑等活动,结果也是一样的。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社会助长。即:当有他人在场或者和他人一起完成某件工作时个体效率要高于自己单独做的效率。就像前面的例子,一个人跑步觉得很无聊,而有同伴一起跑,则会很有激情,这就说明他人的参与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效率。
  对于有人在旁边反而使自己的效率降低的问题,心理学家也做了实验和调查。例如,他们让一群大学生在观众面前记一些无意义的音节,这些大学生花了很长的时间也没有记牢这些音节,但是使大学生来到单独的房间里,他们很快就记住了这些音节,而且.记得也很牢。这个实验表明,观众在场会严重干扰人们的某种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干扰,即这种有他人在场或者和他人一块从事一项工作会使个体的工作效率降低。所以一个人安静地写作会文思泉涌,而有人在身边的时候则会受到干扰,很难集中精力写出东西来。
  我们在工作和学爿中为什么会出现社会助长以及社会十扰的心理效应呢?
  心理学家指出,他人在场,可以增强或者减弱个人活动的动机,当这种动机被增强时,就会增加个体的激情,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反之,则会减弱个体的工作效率。此外,社会评价和社会认知也是引起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他人在场,如果我们认为一r以突出自己的成绩和能力,就会增强自己的信心,对自己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就会消极怠工,出现消极的干扰作用。
  这两种心理效应是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的。积极的社会助K=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所以,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可以有效利用社会助长作用,创造积极的工作氛围,激发每一个个体的积极性,使其更加专注而充满激情地投入工作,有效地提高l:作效率。同时,还有防J上社会干扰的消极作用的影响,因为不同的I:作,对环境和人群要求也是不同的,·直保持多人合作,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最终会使社会助长变为社会干扰,结果就会减弱群体的工作效率。
  生活巾,我们要有效利用社会助长作用,尽量减少社会十扰作用。如不适合群体完成的工作就要把工作分给个人。还可以张贴每个员l:的成绩单,通过他人监督和刺激来提高自己的T作质量。
  4让你无法集中精力的衍射一弋理
  挪威心理学家诺德斯克右腿要比左腿长2.70厘米,这是他在服兵役期间的一次军事演习上受伤导致的,而诺德斯克真正受伤的原因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一条鞋带所致。黑夜的紧急集合开始了那次军事演习,由于时间匆忙,诺德斯克没有系紧鞋带就跑出来集合了。就在他准备重新系一下鞋带的时候,演戏开始了.从那一刻开始诺德斯克就一直在想着鞋带还没有系紧.总是在担心鞋带是否已经松开,会不会突然绊倒自己.脑子里总是想着这些问题,于是他一直无法集中注意力,结果导致大腿中弹。其实他原本是不需要担心的,因为那根鞋带一直很好地系在鞋上。
  诺德斯克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经历,提出了心理学上著名的“心理衍射论”。心理衍射论的理论基础是细小事件衍射作用,这种心理被称之为“衍射心理”或者“延伸心理”,说得更明白点,这其灾也是·种心理暗示。人们住这种心理暗示下,即使自己不想那样去做但又会不自觉去服从。
  “衍射心理”丰要表现为大脑因为小事的纠缠致使精神无法集中或者注意力发生转移。日常生活中,“衍射心理”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因为想着下班后要和女朋友有个约会,不断地看时间,结果把本应该打给客户的电话却打给了自己的女朋友;或者上课的时候正想着今灭的NBA比赛到最后一场了,根本就没有听到教授讲的是什么内容;甚至刚刚擦身而过的美女对你微微一笑,结果你就把篮球投到了对方的篮筐。这砦都是“衍生心理”在影响着我们的行动。我们似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它却在不知不觉巾左右着我们的行动,使我们的行动出现偏差。
  很多事情,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衍射心理”,一旦有什么事被忽略,而内心害怕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影响,或者内心惦记着其他更为重要的事情,人们的内心就难以平静下来,囚为一直有所思虑,才导致此时此刻无法集中精力,引起情绪上的波动,而影响现时的工作或者学习的效率。
  由于这种衍射心理的影响,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六想某件事情,沉浸于某种情绪,严重的话,就可能产生焦虑症、强迫症等。所以我们要善于摆脱这种消极心理的影响,想办法使自己尽快从某种忧虑、担心中跳出来,使自己的注意力得到转移,而不再受其他事情的干涉和困扰。
  当我们因为受其他事情的影响而心神不宁的时候,这里有两种有效地减少“衍生心理”影响的方法。其一是做深呼吸。如果脑子一直反复思考某件事,注意力无法集中时,最好先放下手中的工作,然后做一个深呼吸,要做到完全呼吸,然后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尽可能做到细致入微,细到看清楚这个人的鞋带系的是什么样子,头发上的饰品有儿颗钻,衣服上的皱褶有多少等,这样坚持lN2分钟,心态就会得到调整,从而使A己进人工作状态。
  还有一种方法是“习惯覆盖法”。心理学上的)1惯,一般是指“带给个体心理压力较小的行为”。所以,我们可以选择用我们以往的习惯暂时覆盖“衍射心理”。例如,如果你喜欢听音乐,听音乐时可以让你得到放松,并感到愉悦,那么就在你发生“衍射”情况时,你就不妨试着听听占乐,使自己的注意山发生转移,忘记正存纠缠自己的事情。注意力转移了,“衍射心理”自然就不会影响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