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文学

心理学的诡计

乐读文学 > 古典文学 > 心理学的诡计

第23页

书籍名:《心理学的诡计》    作者:万宇峰

  因此,如果我们赞叹、羡慕、向往和崇拜天才人物的成功,如果我们自己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一些成绩,就要善于培养自己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因为,专心致志是成为天才的必备素质,也是一种积极心理状态的体现。
  “专心法则”是成功法则中卜分重要的一项,它其实就是心理学意义上讲的注意力的集中问题。推广开来,注意力集中包括精力的集中,思维的集中,智慧的集中,能力和能量的集中。当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人的各项能力就会提升到极致,本能地摈弃-切干扰,将效率提升到最高。这样,小管是在学习还是l:作中,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军事上有一个术语,叫做集中兵力。两军交战,甚至是两个国家之间进行战争,他们之间较量自然是整体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对抗。但除此之外,战争的胜负还决定于指挥者具体的军事指挥。
  即使敌方的军队很强人,人数很多,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以少胜多,这就涉及到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的应用。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第·反应总是害怕,进而退缩,而没有想到集中自己的力量将其克服。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和战争一样,要解决问题,必须一个一个解决。而在解决一个一个陋J题时,必须相对地集中我们的力量。在学习中、_1:作中解决任何·个问题,也要相对地集中我们的注意力、思维能力、精力。如果我仃J总是把我们的精力、时间和思维分散到太多的事情上,恐怕哪一件事情都无法真正地做好。就像一个军事家,将自己的兵力分散在一个广阔的审间中,任敌人集中兵力来打击自己,那样结果只有失败。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上课的时候,既想听老师讲课,又想到教室外面玩耍,结果自然没办法听好课。因此,在学习以及工作中,如果我们的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不能够存一个一个具体的日标上予以集中,我们就很难解决问题,不会有高水平和高效率。只有专心致志地去做一件事情,去实现一个目标,这样才会有积极的心态和热情投入其中,并取得不凡的成绩。
  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甲、乙两个学生做一份试题,但是只让他们做对50道试题中的一半,学生甲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道,而让学生乙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者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问他i'il两个学生哪一个更聪明一些?结果却发现.大部分的被试都认为学生甲更聪明。
  两个学生做对的题数是一样的,为什么人们会产生这样的偏见呢?其实,这是因为受到首因效应的影响。首因效应m_zⅡq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印象足在短时间内以片面的资料为依据形成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而,45秒钟内就能广:生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作用很强,它持续的时间也比,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r事物整体印象产生的作用要大很多。被试者在看甲、已两个学生答卷的时候,都是从第1题顺序看到第30题,而前15道题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在被试者的脑海中形成第一印象,被试者会依据这些印象做出判断,这样被试者就会感觉甲学生对得多,If『:i乙学生对得少,因此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甲学生比乙学生更聪日月一些。
  很显然,这样的判断是片面的,有失公平的。但是在首因效应的作用下,我们常常会以此来判断人和事物,所以,第一印象则变得尤为重要。如果你能够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那么就可能得到对方的认可,存之后的交流和相处中就会更加自然和顺利;而如果你给对方留下的第-1;1]象很糟糕,可能就无法获得对方的好感,使得交际难以进行下去。
  首因效应矗: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我们所应用。l:kkn,年轻男女去相亲的时候,总是会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穿得千干净净的,说话做事都特别注意,目的就是给对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还有我们常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上任的官员往往要侄上任之初努力做好事情,为自己奠定好的形象,树立威信。这都是利用首因效应争取优势、占得先机,以免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首因效应”体现的是一种先人为主的效果。这种先人为主给人带来的第一印象是鲜明的、强烈的、过目难忘的。虽说第一印象靠初步的、表面的信息就做出的判断,难免失之偏颇。但是很多时候,人们还是会下意识地跟着“第一印象”的感觉走,因此,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是极为重要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新闻系的大学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来到某报社求职,他对总编说:“你们需要编辑吗?”总编说:“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那幺排字工人、校对呢?”“不,对不起,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听到这样的话,毕业生反而很开-0,他说:“那幺,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就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的广告部工作。”
  这个毕业生通过自制的一个牌子表现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很好的“第·印象”,因此,成功地引起总编的极大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善于运用首因效应来为自己争取优势,占据先机,会帮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创造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9不要总是把自己当做女王
  一天,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丈夫吵架了,丈夫独自先回到卧室,把门锁上不出来。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f]。
  丈夫问:“谁?”维多利亚傲然地回答:“女王。”里面既不开门也没有任何声音。她只好再次敲门。丈夫又问:“谁?”女王回答:“维多利亚。”里面还是没有动静。女王再次敲门。丈夫再问:“谁?”女王放下架子,柔声地回答:“你的妻子。”这一次,fl打开了。
  为什么jL夫不给女王开门,不给维多利亚开『J,而给自己的妻子开门?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个身份的问题。维多利亚以女王那种居高临下的身份来面对自己的丈夫,丈夫自然难以接受,而当她放下了架子,回归到妻子的身份,实质是学会了尊重和让步。夫妻之间争吵是难免的。而一旦发生分歧,我们就应该学会让步,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之上来处理彼此的关系。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聪明的人总是会根据情境的变化,做出适时的调整。而不会总是以一种身份、一种腔调去面对所有的人。
  在现代社会中,人物的角色是复杂的,一个人会同时扮演很多个角色,就像维多利亚一样,既是万民敬仰的女王,又是亲爱的丈夫的妻子,还是自己父母的女儿,是一群儿女的妈妈,但是一旦离开了皇宫,回到家就是丈夫的妻子,如果这个角色转换不过来,还以女王的身份去对待丈夫,显然是不合适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在公司是职员,在路上是行人,在商店是消费者,在家是爱人和家长,如果你以同一种角色的行为规范去面对所有的人,那将会出现十分糟糕的混乱现象。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场合,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角色,对自己的言行进行适当的调整。即使足女王,回到家中也得变回妻子的身份。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摩活在世问的变色龙。我们要善于询问自己“我是谁”,并在具体的环境和氛围之卜.,确定自己的身份,使自己以正确的身份去面对正确的人。否则你将无法被别人接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具体环境中的角色和身份,弄错了,就会对自己的社交产生不良的影响。类似的事情有很多,例如,你的朋友结婚,请你当伴娘,如果你打扮得花枝招展,夺人眼球,比新娘子还耀眼,那你就会喧宾夺主,没有当好配角;如果你当了官,在机关可以打官腔,而如果存外遇到自己的老同学,说话时就要特别注意别打官腔,因为你们是朋友,不能以上级的身份来对待,否则对方会很反感。